北洋艦隊的覆滅,應該負責任的是清光緒皇帝,對嗎?

大馬哈魚12


有句近年比較流行的話:在雪崩發生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是有責任的。北洋艦隊的覆滅,很難說具體到讓哪一個人負責。光緒作為年輕皇帝,一心想富國強兵,但他受制於慈禧,說了不算。慈禧作為實質上的最高統治者,每天被阿諛奉承、勾心鬥角的大臣所包圍著,對時局利害很難作出科學的預測和判斷。養尊處優的滿族官僚從小吃喝玩樂不學無術,長大靠著世襲罔替佔據朝庭高位,每天只是揣摩上級的心思,如何討上面歡心,既不會關心民間疾苦,也不願理會列強覬覦。國家是皇帝的,官位是自己的,保住官位享受榮華富貴才是最主要的。像恭親王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郭嵩燾之類的有識之權貴,畢竟是極少數,很難撼動守舊自封的舊官僚體系,更難澄清官場死水之渾濁。李鴻章與翁同龢為發展北洋海軍的長期爭鬥,在慈禧看來,很難說誰對誰錯。戰爭沒發生之後,多幾發炮彈或少幾發炮彈,除了軍人,沒人會當回事。慈禧注意的只是誰讓我舒心誰讓我煩心。籠統地說,大清官場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無視世界、唯我獨尊,互相傾壓、集團紛爭,官民對立、激增矛盾,遏止科技、固權愚民才是北洋艦隊乃至後來整個大清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


天使在身旁1218


中日甲午戰爭正好在慈禧還政的於光緒的邊緣,光緒不惜用北洋海軍的軍費給慈禧修頤和園,就是希望我給你修好園子,你慈禧趕緊養老去。

慈禧太后是真心想還政於光緒帝的。慈禧對光緒的教育吸取了自己親兒子同治皇帝的教訓。甚至在光緒不到十歲的時候,就帶在身邊讓其學習處理政務,而且有時還讓10歲的光緒代為批示大臣奏摺。但是兩個人畢竟是兩個利益集團,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

慈禧一手提拔李鴻章,李鴻章一手創立北洋艦隊,而北洋艦隊基本屬於李鴻章的“李家軍”。光緒下面的“帝黨”自然視李鴻章手上北洋艦隊為洪水猛獸。

光緒十六年(1890年),帝黨骨幹翁同龢以海軍規模以具和國家度支艱難為由,請求暫停向國外購買軍火。自此,直到甲午戰爭前夕北洋艦隊在未得到一炮一彈的發展。艦隊所用炮彈,包括日常維護,清朝都無法自給自足,需要求助外國人。而戶部由翁同龢掌管,四年未向北洋艦隊撥一筆銀子。

當時英國人曾經建議清朝:“必添購快船兩艘,方能備日製勝”,未料翁同龢不斷拖延,兩艘快船為日本購去,新日艦速度快、炮門多,其中一艘日艦“吉野號”成為甲午戰爭中擊沉中國艦隊最多的船艦。

另一方面,李鴻章作為北洋艦隊的直接領導,北洋艦隊的情況是最為了解的。李鴻章是一個功利性很重的人,有詩為證: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他不可能有功不立,那隻能說明李鴻章心裡明白只要打就是必敗。而光緒也非常需要一場勝仗來建立自己的威信,帝黨也因為自己的利益堅持向光緒上奏摺要求主戰。所以光緒隔過李鴻章直接指揮北洋艦隊。導致北洋艦隊的覆滅。對於帝黨來言,打贏了自然皆大歡喜而打輸了也削弱了李鴻章這個“後黨”的實力。

因為清庭內部之間的奪權,才導致北洋艦隊的覆滅。


史爭朝夕


甲午中日戰爭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恥辱點,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至暗時刻,它不僅打破了滿清統治者“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幻想,也徹底扭轉了列強對中國的畏懼。從此,中國開始淪落成一個半殖民地國家,而日本則正式進入列強的陣營。

甲午中日戰爭戰敗的標誌性事件,就是北洋艦隊的覆滅,這也始終是後人熱議的焦點。對於原因,眾說不一。有人說是李鴻章一味“避戰保船”所致,有人說是步兵出身的丁汝昌盲目指揮所致,也有人說北洋艦隊輸在了武器裝備上,當然,還有人說因為慈禧把北洋艦隊的的軍餉拿去修了圓明園。

那是風雲變幻的1894年,此時進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逐漸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且展露了它的野心,對外積極侵略擴張,並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依舊困苦,官場中各派系爭權奪利,不管是皇帝還是官員都沉浸在洋務運動的美好安全感中。此時的世界,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在朝鮮境內爆發的由東學道領袖全琫準領導的反對朝鮮王朝封建統治,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侵略的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求支援,當時的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通過其駐朝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消息後,伊藤內閣決議出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她的六十大壽被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李鴻章才應光緒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朝鮮。

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平壤之戰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雖然朝鮮政府被強行拉到日本陣營,但朝鮮的大院君李昰應暗中給清軍傳遞情報。清軍並未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由於其主帥葉志超的膽小昏聵,在戰局膠著的情況下,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

日軍一路高歌猛進,佔領朝鮮全境。之後戰火延伸到遼東半島,有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皆以失敗告終,日軍在此間還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旅順大屠殺,兩萬多中國居民慘遭屠戮。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的最後一戰。由於兵力懸殊,威海衛南幫炮臺被日軍攻佔。1895年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數被日本佔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1895年2月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其實,嚴格來說,甲午戰爭的失敗和北洋艦隊的覆滅光緒應該承擔一半的責任!可能很多人不贊同這個說法,那接下來就解釋一下。

首先離不開一個人:兩代帝師翁同龢,他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等光緒到了親政的年齡,翁同龢不斷聯絡其他大臣請求慈禧還政於光緒,無奈之下,慈禧只得同意,但是,實際大權卻依然牢牢掌控在她的手裡。一個要權,一個不放,新皇帝和老太后之間圍繞權力的爭鬥展開並愈演愈烈。作為“帝黨”代表人物的翁同龢和“後黨”中流砥柱李鴻章之間的矛盾也越積越深。

李鴻章掌控北洋水師,權傾朝野,但翁同龢執掌戶部,是名副其實的“財主”。他不斷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對北洋水師的軍費進行盤剝、甚至是推遲和停發。這樣一來,造成的局面就是,北洋艦隊從建成後就沒有進行武器升級,而日本則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軍艦建造。在甲午戰爭前,北洋水師竟然有近兩年的時間沒有拿到一兩銀子的軍費。翁同龢還慫恿光緒對日開戰,為的不是大清,而是為了讓北洋出醜、甚至是遭受重創,從而達到扳倒李鴻章的目的。

此外,光緒皇帝沒有采納李鴻章的“持久戰”的建議,他最擔心的就是日軍進逼北京,讓他和太后北逃的狀況再一次重現。他不能靜下心來分析整個局勢,沒有興趣在大腦中預演幾步之後的棋局,盲目地把棋子個個往前送。他日不停地把各地最優秀的軍隊調上前線。他催戰甚急,對所有的前方將帥都不滿意。

皇帝不懂海軍作戰規律,但是卻屢屢瞎指揮。戰爭正式打響後,光緒皇帝聽說日軍軍艦深人威海、旅順海口活動,生怕日本海軍進攻天津,遂下令命丁汝昌主動放棄了制海權,最終極大地束縛了北洋水師,使海軍處於單純防禦、被動獨打的境地。

北洋艦隊的覆沒,與光緒皇帝賞罰失當有直接關係。從戰爭開始,皇帝就不斷下嚴旨,威脅要將那些不敢拼命的海軍軍官們“從重治罪”。在皇帝的威脅下,著名勇將鄧世昌、劉步蟾、楊用霖先後自殺,最高統帥丁汝昌承受的精神壓力更大,“惟望死於戰陣”“恆挺身外立,以求解脫”。希望用戰死來解脫壓力。在自殺殉國後,丁汝昌仍然被光緒“朝旨褫職,籍沒家產”,兒孫流離失所。直到光緒死後,才被恢復名譽。

甲午中日戰爭中,光緒皇帝表現出了晚清統治者少有的血性,或者說,是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然而,對於一場戰爭來說,僅僅有熱血是不夠的。在戰爭中,年輕皇帝的性情急躁、缺乏耐心暴露無遺。他的急脾氣實在不適合指揮戰爭。

作為大清的皇帝,光緒在甲午年這個敏感時刻,他也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冷靜和遠見,而是沉迷於權力的爭奪中不可自拔,讓“黨爭”從朝堂擴散到地方,貽誤戰機。缺乏冷靜,指揮失當,從而最終導致了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歷史戰爭


北洋艦隊的覆滅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某一個人能負得起責的,這裡面既有個人原因,也有時代侷限。但個人原因肯定不能歸咎於光緒皇帝,他那時並實權

首先,看北洋海軍建立的歷史背景。它是洋務運動的產物,洋務運動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西學的開始,自此大清政府終於放低身段,承認落後於西方,從器物層面開啟了向西方學習過程。北洋艦隊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於1888年12月17日在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

其次,再看當時發展海軍對不對。當時有翁同龢等大臣反對建海軍,認為花費太大,政府承擔不起。但是政府認為,漫長的海岸線如不發展海軍,任由洋人從海上打來,僅靠陸軍是趕不及的。現在回過頭來再看,還是翁同龢的主張有道理。要想建立一隻能夠保衛海疆安全的海軍,花巨資買幾艘戰艦、臨時培養一批新式海軍官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需要有現代化的海洋意識以及先進的政治制度做保證。北洋艦隊雖也小試牛刀有過表面威風,但真正遇到大戰,儘管官兵作戰英勇,但卻不堪一擊。實踐證明清政府發展海軍禦敵於海上的初衷有問題。

第三,再看北洋艦隊的發展。在1894年甲午戰爭前,清政府共向北洋艦隊投入了3500萬兩白銀,這對片體鱗傷的大清政府來說,著實不是個小數目,北洋艦隊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但這種排名並不是綜合戰鬥力的排名,而僅僅是噸位排名。中國人自古就好面子工程,買的都是大型戰艦,看起來很震撼,噸位雖大但靈活性不足,射擊速度也不夠。買大艦就得花大錢,北洋艦隊到後來基本沒有再添置新艦了,甚至連基本的維護、保養、更新都做不到。而日本就很務實,知道政府拿不出這麼多錢,就買些機動靈活的小戰艦,以快取勝,到甲午戰前,日本艦隊的綜合實力已不在北洋之下。

此外,北洋艦隊自身存在嚴重的派系、腐敗等這些不是北洋特有的問題在此就不多說了。至於大家都知道的慈禧太后做壽挪用海軍軍費的事情,雖影響惡劣,但並不影響北洋艦隊失敗的大局。光緒於1889年親政,但只是名義上的,這時候清政府早已開始建設海軍了,大政打針已定。所以北洋艦隊的失敗怎麼算也不能記在光緒頭上。








歷史與音樂


北洋艦隊的覆滅,不能但算光緒皇帝的責任。它的覆滅是當時複雜的國內外因素早就的。

北洋艦隊因洋務運動,富國強兵理念而成立,成軍後十餘年持續投入,成為當時亞洲第一艦隊,是有一定家底和實力的。但是進去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北洋艦隊發展基本停滯,新艦停止購買,彈藥匱乏,訓練鬆弛,戰鬥力不升反降。至甲午戰前,已是紙做的老虎,嚇唬人罷了。

反觀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勵精圖治,國力蒸蒸日上,以征服中國稱霸世界為國策,大力加強對清作戰準備,經濟,軍事,諜報,外交全部工作都為此展開,大力擴充海陸軍,至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海軍實力已超過北洋海軍,軍事素養,戰備水平遠超北洋海洋,所以站端未開,實力上北洋海軍已遜色一籌。

戰端開啟之後,清政府內部戰和不定,沒有統一長遠的戰爭策略,倉促開戰之際,缺乏彈藥,軍隊調度一片混亂。黃海大戰,竟然彈藥裝沙,加之艦船老久,造成海戰失利。戰爭中期,北洋主帥李鴻章保艦制敵的消極方略致使北洋海軍徹底喪失海上主動權,及至日軍攻下威海,旅順,北洋艦隊已成甕中之鱉,覆滅已成定局。

回顧整個過程,光緒皇帝輕啟戰事,缺乏全局謀劃,任將用兵缺乏眼光,負有重大責任。但是李鴻章的消極避戰也影響到了廣大官兵戰鬥意志。同時,清廷的腐敗,慈禧太后為了辦自己的六十大壽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造成軍備不足,戰力下降,還有就是清政府缺乏整體戰略眼光,對海軍發展重視程度不夠,致使海軍將近十年沒有購置新軍艦,才有了後面被日本海軍全面超越的事實。綜合以上,北洋海軍的覆滅不是某一個人的過失,而是當時中日兩國政治,國策較量下產物,有其無法避免的必然性。





凱迪不拉客58


這個問題的答案,估計很出人意料:甲午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光緒帝確實要負很大責任。當然,未必是全部責任。不著急,咱們慢慢道來。

1、慈禧當時已“歸政”。與大家想象的不同,慈禧太后60歲了,確實想過幾天太平日子。對光緒帝的教育,她基本是滿意的;也認為光緒已經20歲,可以主導國家大事了。當然,最重要的人事任免、軍國大事,她仍然會過問;老太太對權力還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只要皇帝沒什麼出格大錯,她都會默認。這種狀況,絕不能視光緒為“傀儡”。

2、光緒親政之初,特別希望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他也想做康熙、乾隆那樣的“聖主”。如果對手是英、法、德等傳統列強,那還真未必敢打;但面對“蕞爾小邦”日本,居然敢一再挑釁,他認為必須“大張韃伐”、“揚我國威”。畢竟,北洋水師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勁旅!他認為。

3、面對李鴻章的苦苦勸諫,希望用外交手段解決爭端,光緒非常憤怒,認為李“畏戰”。慈禧對這個觀點,也是默認。他們,太不瞭解當下日本的實力了!此時全國最清楚的大員,只有李鴻章。去看看《走向共和》,特別符合真實歷史。但皇帝多次下旨訓斥,逼其出戰,李鴻章能有什麼選擇呢?

4、北洋水師擊潰後,日本迅速組織軍隊入侵。清兵不堪一擊,日軍連連告捷,兵鋒直指北京。光緒帝此時又驚慌失措,生怕重演咸豐出逃故事,忙不迭地催促李鴻章議和。最後,被迫簽訂城下之盟,極其屈辱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大清經此一役,三十年“中興”的泡沫徹底破滅。

5、從過程看,光緒帝責任難逃。當然,他那個奇葩師父翁同龢、包括慈禧太后,都有點責任。慈禧為辦六十大壽,居然挪用海軍軍費,使北洋水師裝備無法更新,戰鬥力變弱,也歷來為人詬病。但最重要的,是不能知己知彼,對雙方實力判斷完全錯誤。其實,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實力極為可怕;後來,甚至發展到要併吞整個東亞。就當時情形,聽李鴻章的不輕啟戰端,學習日本,節衣縮食、增強軍事實力,徐圖自強,才是最佳的選擇。可惜。年輕的光緒帝,看不懂這一點。


十段2020


每次遇見晚清某事是否錯在某人的命題時,我的腦海裡總是會出現差不多的答案,統治者昏庸,官吏貪腐,積貧積弱,讓誰上結局都是一樣,北洋艦隊的覆滅,要拿軍費修園子的慈禧太后有責任,不給軍費的皇帝老師戶部尚書翁同龢有責任、知道打不過要保本兒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有責任、光看笑話不出一兵的南洋艦隊福建水師有責任、陸軍出身不太懂海軍作戰的水師提督丁汝昌有責任、臨陣脫逃的怕死艦長方伯謙有責任、勾心鬥角的船政派、馬尾派、機電派的艦隊管帶們有責任、當不了家說話十句有九句半不管用的光緒皇帝當然也有責任………北洋1888年成軍以後,大小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世界排名第七,亞洲第一,看似強大的北洋水師從1891年開始就遭到帝師清流派領袖翁同龢的掣肘削減軍費不添一艦一炮一彈,內部派系林立互相傾軋,技術落後缺乏返後坐裝置的速射炮,彈藥多為實心的穿甲彈且數量不足,沒錢燒不起好煤導致艦船航速低,戰端開啟之後南洋、福建、廣東等水師隔岸觀火,陸軍望風而逃,北洋艦隊孤立無援…………各種不利因素要是隻憑北洋官兵的英勇無畏根本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至於要讓誰背這個鍋,本人以為僅僅把矛頭指向光緒皇帝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近似無限透明的藍1314


第一責任人是慈禧,連帶責任人是李鴻章,追加責任人方伯謙。載湉對北洋艦隊覆滅不承擔責任。

老夫子來淺析一下!

一:當時的世界大勢。西方列強已經實行了一套比較成熟的資本主義制度,就是在李鴻章看來的"蕞爾小國”日本,也己完成“明治維新”,確立首相內閣。而大清還是太后垂簾的高度集權的腐朽封建制度,整個官場腐敗、臃腫、效率低下。凡事不講對錯曲直,全看“老佛爺”一張臉。

二:戰前準備。日本是資源匱乏的島國,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工業逐漸發達起來,這就需要向外擴張,解決原材料和市場銷路問題,而日本人骨子裡的尚武精神,也是它對外侵略擴張的主要動力,十九世紀中期,日本便聚全國之力,擴充海軍,就連天皇的嬪妃們都捐出脂粉錢支援海軍建設,到戰前日本無論是軍民戰鬥士氣,物資兵源戰爭方略準備,軍艦的更新換代,都遠遠的強於大清帝國。反觀滿清帝國!在敵人磨刀霍霍的時候,大清不惜挪用海軍經費,給老佛爺慶七十大壽,要提醒的是北洋水師十多年沒有新裝備新武器更新換代了。

日本人憋著一口氣練兵,再看北洋水師的軍演。這是一場邀請包括日本人在內各國使節觀操的實彈軍事演習,接受李鴻章陪同醇親王,結果是量好了靶艦距離的三發全中的擺拍遊戲。

三:大戰驟起。先看陸戰,這是一場因朝鮮問題引發的戰爭。清軍有兩三萬人,裝備精良,物資儲備充足,日本人七千人並沒必勝的自信,試探著進攻平壤,清軍主帥葉志超畏敵如虎,惦記家裡小夫人,一夜狂逃五百里,將倭寇引到了國內。日軍戰領平壤,簡直高興的要跳起來了,葉志超給日本人留下大小炮幾十門,槍支上萬枝,銀元軍需猶其是軍糧無數。日本人野心立馬膨脹了,攆著清軍屁股追過鴨綠江,一路上佔撫順,取營口,拿下牛莊九連城,清軍望風披靡,可笑的是日本人花錢僱大清子民幫著搞戰地運輸。

再看海戰,北洋水師總噸位,鐵甲艦動力都優於日本艦軍,可十多年沒有新裝備入列,而日艦是裝有速射炮的。雙方相遇,日艦在清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開炮進攻的,北洋水師倉促應,提督丁汝昌慌忙佈陣,這時一炮正打在他的旗艦炮臺上,丁汝昌受傷,北洋艦好不容易擺好陣勢,還沒怎麼開打,濟遠艦管帶方伯謙掛白旗逃跑,手忙腳亂之中撞沉自己的揚威艦,致使北洋水師陣形大亂。此戰日本人大勝。

北洋水師敗退威海衛母港。李鴻章為保存實力,不準軍艦出港。日本人佔領了遼東後,進攻山東半島,把北洋水師困死在軍港之內,北洋水師一炮未發,全軍覆沉。

四:戰後結局,日本人取得完勝,太后老佛爺嚇的肝顫,趕緊請求議和,於是派李鴻章來到日本的馬關"春帆樓“。和伊藤博文簽下《馬關條約》。清賠三億兩白銀給日本(相當於日本全國人民不吃不喝掙七年的錢),割臺灣遼東半島歸日本。後在列強幹涉下,清又花三千萬兩白銀把本來就是自己的遼東從日本人手裡贖了回來。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光緒帝載湉不是不想管,是他姨媽慈禧根本不讓他插手。北洋艦隊的覆滅怎麼能算到光緒皇帝的頭上呢!








滄州老夫子


題主好

我是小歷史課堂,我來回答

光緒:我真的好想負責,可是我沒有實權啊。

為北洋艦隊負責的應該是光緒和慈禧,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李鴻章自己的想法,公元1894年到1895年清朝與日本爆發了中日甲午海戰,在面對日軍的進攻時,李鴻章想得是不應該全力反擊而是將艦隊停在港口,以免自己多年以來的心血遭到毀滅,此時的日本其實也是心驚膽戰,雖然清朝末期被各國列強暴打,但是艦隊的實力也是亞洲第一的,日本在這場戰爭中也是在賭國運,結果是日本贏了。

二.慈禧的剋扣,在甲午海戰還爆發前期,慈禧太后雖然支持洋務運動,但是面對這場變法時使用的資金也是大幅度的剋扣,在日軍進攻旅順時,慈禧太后竟然在宮中過起了六十大壽,因為她覺得自己為大清朝辛苦了20這麼久該休息一下了,慈禧雖然支持變法,但是也在其中層層阻撓。

三.可憐的光緒帝,在甲午海戰爆發時,光緒帝已經被囚禁在瀛臺,在就被架空了實權,說實話,光緒帝其實很想為北洋艦隊負責,他很想擁有實權,但是慈禧太后的全力慾望已經限制了光緒帝,無力處理國家的各種事宜。

四,清朝後期各種問題的爆發,甲午海戰只是將清朝的問題爆發出來了,清朝的整個國勢已經處於下降的程度,面對日本的崛起,也是無力面對,只能用自己的國運來和日本的國運進行對賭。

總之甲午海戰的失敗慈禧太后和李鴻章要負主要的責任,光緒帝只能打打擦邊球。








小歷史課堂


我認為讓光緒帝一個人負責是不對的,北洋艦隊的覆滅有多種原因。

首先, 長期閉關鎖國政策所產生的持久消極影響, 極大地束縛了中國人的思想, 也制約了海軍建設的正常發展。

中國的“師夷”是被列強侵略逼出來的, 並不是自覺的。清朝當權者只承認西方國家的長處是“船堅炮利”, 因此想得很天真, 認為只要師其長而用之, 則西洋的“長技”皆可為中國之“長技”, 並稱之為“萬世之至計”。正是基於這種思想,清政府才決定興辦海軍。19世紀60年代初, 馮桂芬說過一句有名的話:“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 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便成為後來“中本西末”說及“中體西用”說之張本。在此後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 此說一直成為“師夷”的指導思想。就是說, 只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就行, 不用去觸動舊有的生產關係與相關制度。所以, “師夷”的成效並不顯著。如船政開始造船後, 每行一步都是阻力很大, 困難重重, 最終未能達到建造外海作戰軍艦的水平, 只能靠購買軍艦作為主力戰艦, 才使北洋海軍得以勉強成軍。自己的造船能力上不去, 不能不對海軍的後續發展造成嚴重的制約, 仍然保留著舊有的軍事體制。其次, 腐敗現象滋生, 嚴重地削弱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海軍本是新的軍種, 在初創時期, 還是頗有朝氣的。李鴻章作為北洋海軍的最高統帥, 認為武夫難拘繩墨, 在和平時期不必苛求紀律。

統治集團的腐朽沒落, 導致當時未能建成一支真正強大的海軍, 是北洋海軍全軍覆沒的最根本的原因。

統治集團不是居安思危, 勵精圖治, 有所作為, 而是隻求苟安, 耽於安樂, 自甘落後, 以致錯過了百年難逢、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當時, 每一次列強海上入侵之後, 清廷都要表一番大治海軍的決心, 然而稍有所得, 即淺嘗輒止, 過不了多久便將決心丟到腦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