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斯福新政時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屠龍有術

把大量過剩的牛奶扔掉,把大量賣不出去的豬趕入大海,大量過剩物資進行銷燬,主要發生在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時期,羅斯福新政之後,這種局面逐步改善,但美國的經濟危機並沒有得到解決,直到1941年美國捲入二戰,美國的過剩產能圍繞著戰時經濟,進行了超大規模的產能釋放,這才使得美國徹底擺脫了經濟危機。

至於為什麼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免費發給窮人,這個真的不是農場主的責任。因為站在農場主的角度,現在市面上牛奶是供大於求的,價格極低,假如成本是1美元,但是卻只能賣0.5美元,運輸和加工還得花1美元,也就意味著,每賣1單位牛奶,農場主要虧1.5美元,那麼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所有的農場主一起改善供需關係,將過剩的牛奶進行銷燬,讓市面上的牛奶不是供過於求,而是大致的實現供需平衡。

算筆賬就知道了,假如市場上存在100萬單位的牛奶,而實際需求只有10萬單位,那麼這個時候每單位牛奶肯定不可能賣出好價錢,同樣道理也適用於豬肉牛肉和羊肉,如果此時只能賣個0.5美元一單位,那就是鉅虧。但是要知道,真正的需求只有10萬單位,有90萬單位是賣不出去的,但還是增加存儲成本,也就意味著,只有10萬單位的牛奶能賣出去,剩下的90萬單位,是個巨大的負資產,不僅賣不出去,還繼續虧錢。

那麼在實際需求只有10萬單位的情況下,假如把90萬單位的牛奶銷燬,這就意味著市場上供需大致是平衡的,那麼每單位牛奶就能恢復到10美元,最後總價值將是100萬美元,賣出10萬單位的牛奶,但如果是100萬單位的牛奶一直存放,那麼將血虧,因為有90萬單位是不產生效益的。

這其實就是個市場自發調節的過程,在經濟危機中,供大於求,如果市場上存在大量多餘的商品,這會使得商品的價值持續走低,因為賣家多,買家少,每個賣家都要把東西賣出去套現,那就只能壓低價格,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價格賣,那就沒人買了。因為牛奶從來就不是必需品,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家都沒錢,如果牛奶還賣的很貴,那麼大家喝水就可以了,為啥還要喝奶?所以低價奶將會大量充斥在市場上。

有人說為什麼不免費發給窮人呀?這就是想的太簡單了。

首先這是農場主的私人財產,原本農場主就沒有義務將其免費分給別人,他有處置自己財產的權力。再就是,假如一個農場主真的大發善心,他想要將過剩的牛奶和豬肉發給窮人,他貼了個告示:免費發牛奶,免費發豬肉。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農場主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運輸問題,他要將牛奶運輸到窮人的聚居地,還得僱傭專門的人手去發,比如說100萬單位的過剩牛奶,他至少得僱傭個100人去發奶吧,至少得僱傭個100輛車去運奶吧?還得租個場地,這又是一筆費用,還得維持秩序,防止出現事故,就得僱保鏢,這又是一筆費用。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這些奶是原料奶,不能直接喝,有健康隱患,所以還得進行加工後才能分給人喝,那麼加工的費用又是一筆很大的錢。

最後這個農場主看著這100萬單位的牛奶,發現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分給窮人,恐怕要花200萬美元,但如果將90萬單位的奶倒掉,自己能撈回100萬美元。那麼請問,如果你是農場主,你會如何選擇?農場主又不是公益機構,花的是他自己的錢,他為何要花200萬美元去免費分奶,而不是選擇去賺100萬美元?

如果真的要免費分奶,那不是農場主的義務,而是聯邦政府的職責,聯邦政府想要免費發奶,也需要花大量的錢把這些牛奶收購了,再花大量的錢加工,再花大量的錢運輸和分發,這才能分到窮人手裡。說到底,還是個成本問題。


圖維坦

為什麼羅斯福新政時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小時候讀到這一段心裡都要咒罵一下萬惡的資本主義,這麼好的東西寧願倒掉也不給窮人!這些人良心得多壞啊,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但是如今我越來越理解了!如今全世界各地都在倒牛奶,倒牛奶這種傳統近一百年過去了依然如是!

1:比利時在倒!

2:印度在倒!

3:希臘在倒!

4:咱們自己也在倒啊!不僅僅倒奶還殺牛呢!

為啥原來咱們不理解呢?一方面是因為窮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教科書屬於只說其一不說其二,我們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倒奶的未必是為富不仁的富人,他們可能恰恰是最可憐的窮人,奶農為何倒奶無非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有意識得調節供需結構,希望能賣個好價錢,要不然賠慘了!

不僅僅是牛奶,多少農產品、工業產品出現過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導致供過於求,生產的越多在市場上越沒有話語權,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他有權進行處理,倒掉一點減少供應量可能還能提高一點價格。

第二:還真別以為他們不願意廉價送人,關鍵是沒人要!

許多農產品滯銷之後許多農戶也會選擇虧本低價促銷,原來幾塊錢一斤的,可能這時候你幾塊錢可以上門隨便摘,但是真到了這時候這玩意兒太多了很不值錢,白給讓你出個路費你都不願意去拉!例如有幾年西瓜就出現過這種情況!


心安理得君

1929年10月24日,那是一個讓美國人民恐懼的“黑色星期四”。美國的經濟危機開始了。存貨堆集,工人失業,銀行倒閉,企業破產。經濟水平倒退10多年,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在這時出現了一個讓人費解的現象就是:農業資本家會把賣不出去的牛奶倒入大海,把過剩的糧食,棉花,當眾焚燬。


先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牛奶過剩的問題。


當時,社會貧富差距過大,絕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大資本家手中,而大資本家生產牛奶是為了賺錢,這個時候由於底層實在是太窮,無力消費牛奶,導致牛奶生產過剩。

反過來,牛奶生產過剩,資本家為節約成本,降低生產規模,解僱大量勞動力,導致很多的人失業,消費能力進一步下降,牛奶進一步擠壓,進入惡性循環。


為什麼不能免費把牛奶,棉花,糧食無償分發給老百姓呢?


目的是解決物資過剩問題


當市場上的物資供應供過於求時就意味著物資價格的下降,這時銷燬部分過剩物資而使價格回升。如果把產品免費分發給窮人,吃飽後的窮人就不會對企業的產品物資有需要,那麼企業的利潤從何而來?當企業無利可圖時,就會進入進一步的惡性循環中,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

另一方面:很多東西看似免費,但其實是最貴的。如果資源配置效果很,浪費會更嚴重,這是人性貪婪和懶惰決定的。



免費牛奶會破壞產業鏈,給窮人發一次牛奶沒有任何意義。多次發放,又不可能實現。因為無論是飼料,奶牛,人工都是有成本的。


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就是:

在保持私有化的前提下,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儘量控制商品生產,在國家干預下,達到供求平衡狀態。從國家干預這一點看,其實這就是國家計劃經濟的生產。所以說:資本主義不是光有市場經濟。
同時,美國是一個奉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即使是美國總統也無權干涉企業的日常經營。對企業主而言最優先考慮的必然是自己的利潤,所以他們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雖然把商品處理掉是下下策,但是相對成本最低。

當時聯邦政府採取的做法是:通過興建大型工程發勞動福利來提振國民需求,從而使供應端能被扭轉。這種做法一方面限制了企業的無序生產,另一方面是以工代賑,讓百姓有工作,有收入,增強購買能力,刺激經濟復甦。同時,一些公共項目也得到了發展。這要比單純把牛奶,糧食,棉花免費送給人民好的多。

其實,最大的慈善就是合理的有利可圖的商業行為。


雲掌財經

只能用我知道的給你解釋一下,沒學過政治經濟學。

當時美國的生產力快速發展,但民眾手裡沒有錢,生產力遠超過民眾的消費水平。民眾沒有錢於是就出現了貸款,分期等超前消費。企業收不回錢就找銀行股市撈錢。

當火熱的金融業崩盤後,鏈條就斷了。過剩的商品導致物價暴跌,企業只能破產。想要企業恢復,一邊整理金融業一邊穩定物價。要穩定物價就要清理過剩的商品。

把商品免費給貧困民眾,一方面價格更會跌,另一方面因為有了免費商品,市場需求就變小了,這都不利於企業恢復。

生產無法恢復經濟自然就好不起來。


一大片樹

這是角度的問題,從窮人的角度就肯定是認定這是資本的原罪:資本家佔有大量的優勢資源,主導著商業社會和制定交易的規矩,寧願把這些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給窮人分發,這簡直就是犯罪,這是所有窮人的觀點。然而,當我們把角度放在整個商業社會的發展、經濟發展規律時我們就應該明白,這種做法也有其“合理的邏輯”。


羅斯福新政時,工業化發展,生產大量的過剩,而這且過剩的生產不僅佔有生產企業、資本家的龐大成本,而且商業社會和經濟網都是相通相聯的,一旦這些生產企業大規模的出現危機,必將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化事件,經濟一出事就是大事,比如把這些過剩的產品給窮人,那麼,這些生產企業將無法獲得新的消費機會,沒有新的消費就更加速了危機,還有一點,商業商品一旦把價值拉低,再想拉上來就是很難的,因為全體民眾都認為:這東西不值錢,這更是不利於以後的發展。


二者之者選其重,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經濟一旦出現問題,就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能輕易解決的,會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裡最可怕的可能是國外的資本入侵,一旦出現國外資本的野蠻侵奪,最終倒黴的還是窮人。


我們看問題要多個角度,其實我們學習提升自己意識這本身就是痛苦的,因為當你看得越來越清時,你就給人一種越來越冷酷越無情的感覺,我上學時也是憤青,總是以為自己的愛某來行使,還記得當年哈某上校的愛國事件,其實現在我們回頭看看,很多時是我們的思維不夠全面,從今天這個問題上看,我想很多人都會罵‘為富不仁’,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事實是:這個社會為富才仁,為富才可能仁;為窮才不仁,因為為窮沒辦法仁。



過剩的牛奶和麵包的問題一直是我們質疑某資本的常見案例,但是我們只要明白經濟和商業社會的本質和邏輯時就會更加客觀,比如這次的我們中美貿易事件,我們無需瞭解,但只是應該明白:經濟的事不光是你一個區域的事,所以,當你站在全局和全球的角度講,過剩的牛奶和麵包、棉花就必須丟掉,這是在當時的唯一可能正確的選擇,雖然很被質疑,但在當時沒有更好的辦法。



孫洪鶴

經濟學上有一個故事:英國的冬天,一位小孩問媽媽:我們為什麼不生火爐?媽媽說:因為我們買不起煤。小孩:為什麼我們買不起煤。媽媽:因為爸爸失業了。孩子:為什麼爸爸失業了?媽媽:因為煤挖的太多了。這是一個複雜而又簡單的問題。

經濟學解決不了貧困問題,經濟學解決不了貧富差距問題。經濟學不是萬能的。不要相信學院派的經濟學家們的扯淡,這些人基本上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出發。

社會對商品的需求量基本上是恆定的,羅斯福新政的時候,美國最大的問題是產能過剩以及貧富差距加大。比如,造房子的人買不起房子,造汽車的人買不起汽車,蛋糕店的員工買不起蛋糕等等……在市場不飽和的開始時候,生產的數量越多,獲得的利潤也就越多;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利潤的分配。馬克思發現了剩餘價值——這堪稱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資本家僱傭了100個員工,員工每做一件商品定價100美元,有10美元的利潤。按計件算,資本家拿走了9美元,付給員工1美元工資。況且,當時大多數工人的工資是按天算的,一天不到1美元。也就是說一個工人要幹100天的工資才能夠買到自己生產的商品。因此也就出現了上面文中所說的,煤挖太多了,卻買不起煤了。

2000多年前中國的管仲就發現了這個現象。在經濟危機時期,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喊出了一句口號——讓造車的人都買得起車。老福特把工人得日薪提升到了5美元,是當時市場工人最高工資的幾乎3倍

當福特汽車計劃招聘1000名工人的時候,有10萬人前往,把道路擠得水洩不通。

商業是一個好東西,不要指望商人多關心民生,商人關心的是利益。如果能換取利益,商人什麼都敢賣。所以歷代開創了牛逼時代的人,都是用商但是不會縱商,例如管仲、漢武帝時期的桑弘羊、李世民等;國外的羅斯福、斯大林等等,你額可以說他們是暴君,但是他們開創的時代比任何時期都牛逼。

一個社會,如果財富過於集中,社會的流動性就會變差。那麼消費者無法購買商品,老百姓無力購買自己的商品

此時,怎麼辦?2000年前管仲就給出了答案——政府介入。管仲做了一個事情:當國家發生災害的時候,君主要做的除了賑災外,還要造宮殿。聽上去是不是很荒謬?但是,卻取到了好的效果,造宮殿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君王從富人哪裡徵集來錢,創造了就業,老百姓幹活拿到了工錢,就有購買力了。所以,管仲說,我哪怕吃一顆雞蛋也要在雞蛋上刻花。羅斯福新政也是如此,大規模的搞基建——修公路、大壩等,迅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資本投入到了基建後,通過長期獲得回報。

倒牛奶、燒燬棉花,商人考慮的只是一個成本問題,市場上商品過剩,運輸成本、庫存成本等等,可能比毀掉更高。例如,一瓶水價格一塊錢,但是運輸成本兩塊錢,商人肯定不會把這瓶水賣到1塊錢,如果只能是1塊錢的價格。那麼商人就會直接把商品毀掉,現代網上流傳菜農們把菜直接扔掉,也是這個原因。

對於資本,不會考慮社會整體的流動性,更不會考慮民生。因為資本和商人總是從利益處出發的。就好比某位豪言一個小目標的前首富,其動用的錢卻是從銀行貸出來的——老百姓的存款。卻大言不慚的說是自己勞動所得。

自由市場裡面並不自由,自由市場是大資本家發明的。他們用自由市場的規則“合法”的收割了老百姓的財富,而且把自己標榜成道德的楷模。標榜自由市場的地方,最終都不自由了,日本的經濟泡沫,亞洲四小龍被收割,自由市場是大資本家的狩獵場,裡面的散戶是一個個獵物。

所以,自由市場也必須要受國家意志約束,否則,將會重演倒牛奶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