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时宁愿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费分发给穷人?


屠龙有术

把大量过剩的牛奶扔掉,把大量卖不出去的猪赶入大海,大量过剩物资进行销毁,主要发生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之后,这种局面逐步改善,但美国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得到解决,直到1941年美国卷入二战,美国的过剩产能围绕着战时经济,进行了超大规模的产能释放,这才使得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至于为什么农场主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免费发给穷人,这个真的不是农场主的责任。因为站在农场主的角度,现在市面上牛奶是供大于求的,价格极低,假如成本是1美元,但是却只能卖0.5美元,运输和加工还得花1美元,也就意味着,每卖1单位牛奶,农场主要亏1.5美元,那么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所有的农场主一起改善供需关系,将过剩的牛奶进行销毁,让市面上的牛奶不是供过于求,而是大致的实现供需平衡。

算笔账就知道了,假如市场上存在100万单位的牛奶,而实际需求只有10万单位,那么这个时候每单位牛奶肯定不可能卖出好价钱,同样道理也适用于猪肉牛肉和羊肉,如果此时只能卖个0.5美元一单位,那就是巨亏。但是要知道,真正的需求只有10万单位,有90万单位是卖不出去的,但还是增加存储成本,也就意味着,只有10万单位的牛奶能卖出去,剩下的90万单位,是个巨大的负资产,不仅卖不出去,还继续亏钱。

那么在实际需求只有10万单位的情况下,假如把90万单位的牛奶销毁,这就意味着市场上供需大致是平衡的,那么每单位牛奶就能恢复到10美元,最后总价值将是100万美元,卖出10万单位的牛奶,但如果是100万单位的牛奶一直存放,那么将血亏,因为有90万单位是不产生效益的。

这其实就是个市场自发调节的过程,在经济危机中,供大于求,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多余的商品,这会使得商品的价值持续走低,因为卖家多,买家少,每个卖家都要把东西卖出去套现,那就只能压低价格,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卖,那就没人买了。因为牛奶从来就不是必需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都没钱,如果牛奶还卖的很贵,那么大家喝水就可以了,为啥还要喝奶?所以低价奶将会大量充斥在市场上。

有人说为什么不免费发给穷人呀?这就是想的太简单了。

首先这是农场主的私人财产,原本农场主就没有义务将其免费分给别人,他有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力。再就是,假如一个农场主真的大发善心,他想要将过剩的牛奶和猪肉发给穷人,他贴了个告示:免费发牛奶,免费发猪肉。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农场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运输问题,他要将牛奶运输到穷人的聚居地,还得雇佣专门的人手去发,比如说100万单位的过剩牛奶,他至少得雇佣个100人去发奶吧,至少得雇佣个100辆车去运奶吧?还得租个场地,这又是一笔费用,还得维持秩序,防止出现事故,就得雇保镖,这又是一笔费用。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奶是原料奶,不能直接喝,有健康隐患,所以还得进行加工后才能分给人喝,那么加工的费用又是一笔很大的钱。

最后这个农场主看着这100万单位的牛奶,发现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分给穷人,恐怕要花200万美元,但如果将90万单位的奶倒掉,自己能捞回100万美元。那么请问,如果你是农场主,你会如何选择?农场主又不是公益机构,花的是他自己的钱,他为何要花200万美元去免费分奶,而不是选择去赚100万美元?

如果真的要免费分奶,那不是农场主的义务,而是联邦政府的职责,联邦政府想要免费发奶,也需要花大量的钱把这些牛奶收购了,再花大量的钱加工,再花大量的钱运输和分发,这才能分到穷人手里。说到底,还是个成本问题。


图维坦

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时宁愿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费分发给穷人?

小时候读到这一段心里都要咒骂一下万恶的资本主义,这么好的东西宁愿倒掉也不给穷人!这些人良心得多坏啊,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但是如今我越来越理解了!如今全世界各地都在倒牛奶,倒牛奶这种传统近一百年过去了依然如是!

1:比利时在倒!

2:印度在倒!

3:希腊在倒!

4:咱们自己也在倒啊!不仅仅倒奶还杀牛呢!

为啥原来咱们不理解呢?一方面是因为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教科书属于只说其一不说其二,我们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倒奶的未必是为富不仁的富人,他们可能恰恰是最可怜的穷人,奶农为何倒奶无非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有意识得调节供需结构,希望能卖个好价钱,要不然赔惨了!

不仅仅是牛奶,多少农产品、工业产品出现过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导致供过于求,生产的越多在市场上越没有话语权,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有权进行处理,倒掉一点减少供应量可能还能提高一点价格。

第二:还真别以为他们不愿意廉价送人,关键是没人要!

许多农产品滞销之后许多农户也会选择亏本低价促销,原来几块钱一斤的,可能这时候你几块钱可以上门随便摘,但是真到了这时候这玩意儿太多了很不值钱,白给让你出个路费你都不愿意去拉!例如有几年西瓜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心安理得君

1929年10月24日,那是一个让美国人民恐惧的“黑色星期四”。美国的经济危机开始了。存货堆集,工人失业,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经济水平倒退10多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在这时出现了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农业资本家会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倒入大海,把过剩的粮食,棉花,当众焚毁。


先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牛奶过剩的问题。


当时,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绝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大资本家手中,而大资本家生产牛奶是为了赚钱,这个时候由于底层实在是太穷,无力消费牛奶,导致牛奶生产过剩。

反过来,牛奶生产过剩,资本家为节约成本,降低生产规模,解雇大量劳动力,导致很多的人失业,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牛奶进一步挤压,进入恶性循环。


为什么不能免费把牛奶,棉花,粮食无偿分发给老百姓呢?


目的是解决物资过剩问题


当市场上的物资供应供过于求时就意味着物资价格的下降,这时销毁部分过剩物资而使价格回升。如果把产品免费分发给穷人,吃饱后的穷人就不会对企业的产品物资有需要,那么企业的利润从何而来?当企业无利可图时,就会进入进一步的恶性循环中,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另一方面:很多东西看似免费,但其实是最贵的。如果资源配置效果很,浪费会更严重,这是人性贪婪和懒惰决定的。



免费牛奶会破坏产业链,给穷人发一次牛奶没有任何意义。多次发放,又不可能实现。因为无论是饲料,奶牛,人工都是有成本的。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

在保持私有化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尽量控制商品生产,在国家干预下,达到供求平衡状态。从国家干预这一点看,其实这就是国家计划经济的生产。所以说:资本主义不是光有市场经济。
同时,美国是一个奉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即使是美国总统也无权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对企业主而言最优先考虑的必然是自己的利润,所以他们宁愿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费分发给穷人。

虽然把商品处理掉是下下策,但是相对成本最低。

当时联邦政府采取的做法是:通过兴建大型工程发劳动福利来提振国民需求,从而使供应端能被扭转。这种做法一方面限制了企业的无序生产,另一方面是以工代赈,让百姓有工作,有收入,增强购买能力,刺激经济复苏。同时,一些公共项目也得到了发展。这要比单纯把牛奶,粮食,棉花免费送给人民好的多。

其实,最大的慈善就是合理的有利可图的商业行为。


云掌财经

只能用我知道的给你解释一下,没学过政治经济学。

当时美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但民众手里没有钱,生产力远超过民众的消费水平。民众没有钱于是就出现了贷款,分期等超前消费。企业收不回钱就找银行股市捞钱。

当火热的金融业崩盘后,链条就断了。过剩的商品导致物价暴跌,企业只能破产。想要企业恢复,一边整理金融业一边稳定物价。要稳定物价就要清理过剩的商品。

把商品免费给贫困民众,一方面价格更会跌,另一方面因为有了免费商品,市场需求就变小了,这都不利于企业恢复。

生产无法恢复经济自然就好不起来。


一大片树

这是角度的问题,从穷人的角度就肯定是认定这是资本的原罪:资本家占有大量的优势资源,主导着商业社会和制定交易的规矩,宁愿把这些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给穷人分发,这简直就是犯罪,这是所有穷人的观点。然而,当我们把角度放在整个商业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规律时我们就应该明白,这种做法也有其“合理的逻辑”。


罗斯福新政时,工业化发展,生产大量的过剩,而这且过剩的生产不仅占有生产企业、资本家的庞大成本,而且商业社会和经济网都是相通相联的,一旦这些生产企业大规模的出现危机,必将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化事件,经济一出事就是大事,比如把这些过剩的产品给穷人,那么,这些生产企业将无法获得新的消费机会,没有新的消费就更加速了危机,还有一点,商业商品一旦把价值拉低,再想拉上来就是很难的,因为全体民众都认为:这东西不值钱,这更是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二者之者选其重,经济问题是大问题,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能轻易解决的,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里最可怕的可能是国外的资本入侵,一旦出现国外资本的野蛮侵夺,最终倒霉的还是穷人。


我们看问题要多个角度,其实我们学习提升自己意识这本身就是痛苦的,因为当你看得越来越清时,你就给人一种越来越冷酷越无情的感觉,我上学时也是愤青,总是以为自己的爱某来行使,还记得当年哈某上校的爱国事件,其实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很多时是我们的思维不够全面,从今天这个问题上看,我想很多人都会骂‘为富不仁’,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是:这个社会为富才仁,为富才可能仁;为穷才不仁,因为为穷没办法仁。



过剩的牛奶和面包的问题一直是我们质疑某资本的常见案例,但是我们只要明白经济和商业社会的本质和逻辑时就会更加客观,比如这次的我们中美贸易事件,我们无需了解,但只是应该明白:经济的事不光是你一个区域的事,所以,当你站在全局和全球的角度讲,过剩的牛奶和面包、棉花就必须丢掉,这是在当时的唯一可能正确的选择,虽然很被质疑,但在当时没有更好的办法。



孙洪鹤

经济学上有一个故事:英国的冬天,一位小孩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妈妈说: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小孩:为什么我们买不起煤。妈妈:因为爸爸失业了。孩子:为什么爸爸失业了?妈妈:因为煤挖的太多了。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问题。

经济学解决不了贫困问题,经济学解决不了贫富差距问题。经济学不是万能的。不要相信学院派的经济学家们的扯淡,这些人基本上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出发。

社会对商品的需求量基本上是恒定的,罗斯福新政的时候,美国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以及贫富差距加大。比如,造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子,造汽车的人买不起汽车,蛋糕店的员工买不起蛋糕等等……在市场不饱和的开始时候,生产的数量越多,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利润的分配。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这堪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资本家雇佣了100个员工,员工每做一件商品定价100美元,有10美元的利润。按计件算,资本家拿走了9美元,付给员工1美元工资。况且,当时大多数工人的工资是按天算的,一天不到1美元。也就是说一个工人要干100天的工资才能够买到自己生产的商品。因此也就出现了上面文中所说的,煤挖太多了,却买不起煤了。

2000多年前中国的管仲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在经济危机时期,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喊出了一句口号——让造车的人都买得起车。老福特把工人得日薪提升到了5美元,是当时市场工人最高工资的几乎3倍

当福特汽车计划招聘1000名工人的时候,有10万人前往,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商业是一个好东西,不要指望商人多关心民生,商人关心的是利益。如果能换取利益,商人什么都敢卖。所以历代开创了牛逼时代的人,都是用商但是不会纵商,例如管仲、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李世民等;国外的罗斯福、斯大林等等,你额可以说他们是暴君,但是他们开创的时代比任何时期都牛逼。

一个社会,如果财富过于集中,社会的流动性就会变差。那么消费者无法购买商品,老百姓无力购买自己的商品

此时,怎么办?2000年前管仲就给出了答案——政府介入。管仲做了一个事情:当国家发生灾害的时候,君主要做的除了赈灾外,还要造宫殿。听上去是不是很荒谬?但是,却取到了好的效果,造宫殿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君王从富人哪里征集来钱,创造了就业,老百姓干活拿到了工钱,就有购买力了。所以,管仲说,我哪怕吃一颗鸡蛋也要在鸡蛋上刻花。罗斯福新政也是如此,大规模的搞基建——修公路、大坝等,迅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资本投入到了基建后,通过长期获得回报。

倒牛奶、烧毁棉花,商人考虑的只是一个成本问题,市场上商品过剩,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等,可能比毁掉更高。例如,一瓶水价格一块钱,但是运输成本两块钱,商人肯定不会把这瓶水卖到1块钱,如果只能是1块钱的价格。那么商人就会直接把商品毁掉,现代网上流传菜农们把菜直接扔掉,也是这个原因。

对于资本,不会考虑社会整体的流动性,更不会考虑民生。因为资本和商人总是从利益处出发的。就好比某位豪言一个小目标的前首富,其动用的钱却是从银行贷出来的——老百姓的存款。却大言不惭的说是自己劳动所得。

自由市场里面并不自由,自由市场是大资本家发明的。他们用自由市场的规则“合法”的收割了老百姓的财富,而且把自己标榜成道德的楷模。标榜自由市场的地方,最终都不自由了,日本的经济泡沫,亚洲四小龙被收割,自由市场是大资本家的狩猎场,里面的散户是一个个猎物。

所以,自由市场也必须要受国家意志约束,否则,将会重演倒牛奶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