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斧頭幫”!

怎麼樣,

這個名字聽起來,

就有那麼一股江湖氣!

聽說,這個幫派還全是女的,

到底這是個什麼組織呢?

咱一塊看看↓

雄赳赳,氣昂昂,海邊走來了斧頭幫!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手裡拎著斧頭,臉上戴著口罩,雖說是捂得嚴嚴實實,壓根看不清模樣,可隨著手起斧落,大姨的專業素質表露無疑。說起掄斧頭,俺這技術可不是蓋的!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一個誕生於海邊的特殊職業,一群勤勞能幹的中年女性,她們是走紅網絡的“斧頭幫”,更是當地人人熟知的砍工。僅僅一個乳山市,就有幾千名從業者,這些大姨大媽,用一雙手,砍出了幾十億的產值!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剛剛撈上岸的牡蠣,有大有小,長得不規律,外表還裹著一層泥,經常是幾個長在一起,為了避免弄碎它們的外殼,只能是人工用特製的小斧頭把它們一點一點砸開。專注、細緻,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不管漁船幾點回來,只要一個電話通知,“斧頭幫”的阿姨們就得趕緊從家裡過來。生蠔一上岸,她們就拿一個馬紮,坐在那兒開始砍,五斤生蠔,她們要在寒風中,揮動上百下斧頭。平均每個人要砍一千多斤,一天下來要揮動上萬下斧頭。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雖然辛苦,可是大姨們幹得帶勁,每個小時20塊錢,一天下來,上百塊的收入,讓她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這一切還得從她們的“幫主”宋鈺玲說起。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宋鈺玲告訴記者,她本身就很愛吃生蠔,零幾年的時候,她在上海工作,那時候工作壓力很大,不能經常回家,每次只有吃碳烤生蠔,才能讓她感受到家鄉的味道。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說起乳山牡蠣,那可是咱山東的驕傲,也是全國聞名的海產品。清蒸、爆炒、燉湯、炭烤,甭管怎麼吃,都是美味!就在幾年前,乳山牡蠣還是隻能供應當地市場,名氣可遠不如現在。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宋鈺玲學習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畢業之後留在了上海工作,一次回家探親的經歷,讓她對從小吃到大的牡蠣,有了新的認識。當時家人告訴她老家的牡蠣兩三塊錢一斤,而在大城市一隻就要十幾塊錢。從小在海邊長大,吃的是最新鮮的海鮮,宋鈺玲知道乳山牡蠣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兩三塊錢一斤,沒有銷路,沒有大規模養殖,宋鈺玲瞭解到當地漁民面臨的困境。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要讓乳山牡蠣走出去,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她決定放棄大城市的工作生活,選擇回鄉創業。利用電商平臺,把乳山牡蠣銷往全國各地。

在創業之初,宋鈺玲遇到了不少難題。宋鈺玲回憶,當時乳山牡蠣在網上沒有搜索量,她甚至連工人都找不到,最初創業的五個人就自己開一個皮卡車去拉貨,沒有專門的包裝盒,就沿著街道挨家挨戶收破紙盒子。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從最開始發快遞不知道用什麼打包,到現在有了專業的分揀、清洗、裝箱設備和流程。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乳山牡蠣的名氣也是越來越響。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年產量超過30萬噸,創造了幾十億的產值,利用互聯網銷售,乳山牡蠣的養殖規模有了大突破,當地漁民的收入也翻了番。如果說砍工大姨是“斧頭幫”的成員,宋鈺玲這樣的養殖戶可以被稱作“幫主”,踏實肯幹、不斷創新。

威海的“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真的不一般!來瞧瞧!

原標題:威海有個“斧頭幫”,幫眾清一色女的,靠雙手砍出幾十億產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