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俱疲:抑鬱症真的不是裝出來的

本人剛剛開通了頭條號。用我的專業知識回答了幾個關於抑鬱症的問題:“抑鬱症的孩子不上學怎麼辦”?“抑鬱症患者為什麼陰雨天很無力”?“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沒想到閱讀量很高。高興之餘很是擔憂:不是我回答的好,是有人需要。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8%,約有9500萬患者,抑鬱障礙及焦慮障礙居各類精神障礙疾病的前兩位 。

抑鬱症患者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向父母說,壓力大受不了了,父母說堅持一下就會好。

向朋友說,我快樂不起來,朋友說他矯情。

向愛人說,我天天想哭,愛人說他是閒的。

人人都說他是逃避某種責任,裝的。

他更加羞於就醫、拒絕規範治療,怕被認為是‘玻璃心’‘抗壓能力差’。因此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90%的抑鬱症患者未得到治療。

身心俱疲:抑鬱症真的不是裝出來的


其實當身邊的人有以下症狀時,就要引起注意:

情緒低落,不願與人接觸,迴避刺激,長期沒有體驗快樂的能力或缺乏快感,自責內疚,焦慮或反應遲鈍,缺乏決定能力、專注力,並伴有失眠、食慾減退等。

根據幾年來我對抑鬱症的患者的心理干預,談談我的抑鬱症的理解:

一、 抑鬱症是身心疾病。抑鬱症除了有情緒低落等心理特徵,常常還伴有軀體症狀,如失眠、頭疼、頭暈、心律失常軀體症狀。失眠是抑鬱症的首要特徵,也給抑鬱症發展提供後續條件。抑鬱症患者的肌肉是緊繃的,神經常常處於緊張狀態。

二、抑鬱症的發展是瀰漫而持久的。抑鬱症的發展就像癌細胞一樣。它可能一直潛伏在我們的身體裡,長時間負性情緒的堆積,慢慢成了“腫瘤”。它的破壞力特別強,直到身心無力掙脫。

身心俱疲:抑鬱症真的不是裝出來的


抑鬱症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且患者的自我療愈很重要。

一、調理軀體症狀。就拿失眠為例,我建議中醫調理,中醫一般都是由表及裡的,並且是全身的調理。除了湯藥之外還可加上艾灸、按摩、熱療等,這些是讓身體放鬆的。

二、一個安靜的環境。抑鬱症患者的耳朵特別機靈,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到,這也是失眠的一個重要原因。再加上抑鬱症患者一般不願意與人交流,不願別人打擾,清淨的環境能讓他們更好療傷。

三、按時起床。起床是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萬事是開頭難,起床是每天要動起來的開端,無論多麼難受,多麼掙扎,起來就贏了一半。

你可以做你喜歡的運動,難度不要大,走路、瑜伽、太極拳等,只要自己願意的,什麼都行。

四、自己找一個微不足道的可行的小目標。抑鬱症患者常常有深深的無力感,不自信。目標不能太大,應是伸手可及的。我曾經讓我的一個來訪者用毛線織小手工,這是她很有興趣的,並且能夠順利完成的。有事做,轉移了關注自己的時間;有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

五、學些心理學的知識。心理學上講,每一個習慣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願望或動機。抑鬱症患者就像身上放了許許多多施了魔咒無法打開、無法扔掉可怕的盒子。覺察即療愈,用心理學的知識一個個打開它,知道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動機,哪怕盒子裡裝的是老虎、蛇,我們也有辦法去對付它、防範它,扔掉它。

身心俱疲:抑鬱症真的不是裝出來的


抑鬱症無聲無息,腐蝕身心。想要擺脫還需自己努力。

我是雲裳。抗“鬱”路上,我們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