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抢了陈圆圆,使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刘宗敏的下场如何呢,你怎么看?

宋安之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刘宗敏何许人也?陕西蓝田人,原是一名手艺高超的铁匠,193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到达蓝田,他加入了起义军部队,由于作战英勇,屡立大功,深得李自成信任和器重。李自成继任闯王时,他已是其麾下的一名得力将领,李自成潼关兵败,仅率刘宗敏等十八骑突围,隐藏在商洛山中,刘宗敏为闯王东山再起,立下了汗马功劳,1644年3月18日,农民起义攻克北京城府,推翻明王朝后,李自成封刘宗敏为汝侯,节制文官,主持对明朝官吏拷掠索饷的差事。


陈圆圆是苏州的绝色美女,艺色俱佳,被外戚田弘遇劫入京城为家乐艺人,吴三桂在田弘家初见陈圆圆,便不觉心驰神荡。由于贵妃去世,田家势单,欲攀附手握兵权镇守山海关的总兵大人,田弘遇有意将陈圆圆献给了吴三桂,吴三桂以两个千金作骋礼,抱的美人入归。不久,边关事急,吴三桂只身前往,把陈圆圆留在京城父亲吴襄府邸。刘宗敏率兵进入吴襄府,绑了吴襄拷问索饷,见陈圆圆如此地貌美,就直接抢了占为己有。本来吴三桂得知崇祯自尽,大顺政权建立,欲归顺大顺政权,当手下禀告其父亲遭绑,爱妾被占时,吴三桂怒而斩使,降而复叛。


1944年4月22日,李自成亲率20万大顺军攻打山海关,吴三桂力不能敌,于是联络清军,放其入关协助自己,正当吴三桂与大顺军打的疲惫不堪之时,清军2万精骑直冲大顺军营,大顺军溃败,刘宗敏被箭射伤。清军和吴三桂围攻北京,大顺军无力抵抗,4月30日,做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被迫撤离北京。撤出北京城的大顺军又重新成了流寇,他们一路溃败,第二年5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民团击杀。刘宗敏在随李自成到河南时,由于不满李自成听信牛金星言谗言,杀害李岩,就另带了一支部队逃窜,1945年9月,在九宫山一带与清军作战时,箭伤发作被清军活捉,被俘后的刘宗敏对于清军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所以当即遭杀害,年仅38岁。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刘宗敏生于1607年,死于1645年,享年38岁。陕西蓝田人,1634年,27岁的时候,放弃了干了十多年的铁匠工作,加入李自成的军队。

刘宗敏追随李自成南征北战,不离不弃,作战勇敢,心思缜密。与李牟、俞彬、白广恩、李双喜、顾君恩、高杰等拥护李自成自成一军。那怕最后李自成只有十八骑,刘宗敏都跟随左右。

正所谓:“十一年春,官军败贼梓潼,自成奔白水,食尽。承畴、传庭合击于潼关原,大破之。自成尽亡其卒,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窜伏商、洛山中。”崇祯14年,河南大饥荒,李自成,张献忠再起起义,很快就有十多万灾民加入起义军。

一直到:“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

刘宗敏也被封侯,成为权将军。占领北京以后,李自成封刘宗敏为汝侯,节制文官,主持对明朝官吏拷掠索饷。杀死明朝官员妻女300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宗敏抢到了吴三桂所宠爱的陈圆圆。

可以说,刘宗敏勇猛,也比那些纯粹的大老粗多一些计谋,但他的谋过于短小,且心性又过于贪暴,进京后,他更是仗着与李自成是铁哥们率先腐化,无恶不做。

1644年4月,山海关大战,清军多铎和阿济格率领八旗军发动冲锋,万箭齐射。刘宗敏当场中箭负伤。随后,刘宗敏跟随李自成从河北,山西,陕西一路逃进湖北。在湖北九宫山,李自成被当地民团所杀。

到1645年4月23日,在湖北,刘宗敏部队遭到清军阿济格追击,再次中箭负伤,这次清军没有放跑刘宗敏。而是将其生擒,随后以弓弦勒死。


深度军事


李自成手下的第一猛将刘宗敏强抢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致使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满清,引清军入关,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从此中原就落入满人之手,陈圆圆也成为了“红颜祸水”,为吴三桂的鲁莽行为背锅,那么这个抢了陈圆圆的刘宗敏的最后下场如何呢?


刘宗敏是陕西蓝田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亡,随母亲四处乞讨,后来母亲也冻死了,他就来到一个铁匠铺以打铁为生,练就一副好身板。

李自成的起义军来到蓝田,刘宗敏也就加入了起义军,跟着李自成一起造反,因为有勇有谋、屡建奇功,颇得李自成的信任与器重,成为农民军中的二号人物。


1644年3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城,这支曾经秋毫不犯的农民军,一进北京城面对着无尽的财富和漂亮的女人就迅速堕落变质,与土匪无异,而加速这支队伍变质的始作俑者就是李自成,他首先想着的不是安抚百姓,而是紫禁城里的那个宝座,他急着住进皇宫,过一把皇帝瘾。

为了筹措犒赏大军的军饷,李自成下令拷掠在京的明朝官员,让他们献出金银并四处抄家,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宗敏,刘宗敏也开始显现他刚烈凶残的本性。

刘宗敏特别赶制了大量的夹棍来逼迫明朝官员交钱,这些可恶的前明朝官员在崇祯皇帝急需用钱的时候,像个守财奴一样捂紧钱袋,只进不出,致使大明王朝分崩离析,现在都落到了强人刘宗敏的手上,都乖乖的交出家中所有的钱财,稍有不从者就会被夹棍夹断手脚,上百名官员因此送命。

李自成的手下士卒也都纷纷借机抢掠,兵丁们抢劫民财、强抢民女,杀人无虚日,每天死伤者众多,这些士兵们个个大发横财,根本无心参战,只想早日回到关中买地娶妻生子,城中富户、商铺十室九空,因此这种种作为致使民心尽失,李自成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刘宗敏也是个色鬼,早就听闻吴三桂收留“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为妾,而陈圆圆本人就在北京城内的吴府,于是带入查抄了吴府,抢走了陈圆圆,还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投入打捞。

四月五日,李自成亲率大军征讨吴三桂,结果在一片石战役中被清兵打败,刘宗敏中箭负伤,之后随李自成撤离北京,并一路败退山西、陕西。

李自成兵败如山倒,一路上入惊弓之鸟往南溃逃,曾一度占领武昌府,,清军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率大军随后包围武昌府,1645年4月23日清晨,刘宗敏率部在武昌府突围时中箭负伤被清军俘获,因拒不投降,被清军用弓弦勒死,时年38岁。


说吴三桂为了一个女人而倒戈投降满清那是误解,这个时候,吴三桂还没有打算投靠满清,他一直还在犹豫,李自成和多尔衮都在争取他,他也不知道投降哪边对他有利,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之后发生的“一片石战役”。

李自成亲率大军出征山海关,从战略部署上讲,李自成“南临海、西就野、北据山”形势上比较有利。

为切断吴三桂与关外的通道,阻止其投降满清,并对山海关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李自成派遣降将唐通(原居庸关守将)率领万余精兵绕到山海关背部的一片石。

与此同时,吴三桂向多尔衮请求清军的先头部队也急行军到达山海关背部,吴三桂只是请满清出兵助战,没有要投降的意思,而多尔衮当然并不打算只是出兵帮助大明和吴三桂剿灭李自成而已,他要的是趁机入主中原,所以希望吴三桂投降,不过多尔衮也知道不把刀架到脖子上吴三桂是不会投降的,于是一开始没有逼他,而是答应了出兵,等到一片石大战的时候,满清大军驻扎山海关之后,任凭吴三桂如何哀求,多尔衮就是不出兵,面对两面夹击,吴三桂撑不住了,他骑虎难下,终于决定降清,多尔衮才下令清兵出击,与唐通的部队展开激战。


一片石战役是关外清军与李自成部队展开的第一场战役,一战就败,从一个侧面看出李自成的军队不堪一击,本来占领一片石是一步好棋,结果在兵力部署上严重轻敌,至少没有考虑到满清这个因素,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还有原因就是崇祯的多疑和袁崇焕的前车之鉴,吴三桂屡立战功才封个平西侯,还不时的受到明朝官员的弹劾,在与多尔衮的几次书信往来中,满清这边一开口就是裂土封王,这对于任何一个将领来说都是很动心的许诺,吴三桂的最大愿望是以黄河南北分治,裂土自立,结果清军一入关那就由不得他了。

吴三桂降清也绝不是为了陈圆圆,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后人在戏剧中一厢情愿的说辞,把无辜的陈圆圆说成了吴三桂复仇的响亮旗号,成了民族矛盾的红颜祸水。



遗产君


“我要用刘宗敏的人头,来祭奠亡父在天之灵。”1645年,大顺军九江作战失利,清军活捉刘宗敏,吴三桂向和硕英亲王阿济格提出请求。

吴三桂恨透刘宗敏,爱妾陈圆圆被抢、吴家38口灭门、关宁铁骑的损失,最初的导火索就出在他身上。

“国法规定,不得任意行刑。”阿济格断然拒绝,你吴三桂杀刘宗敏合情合理,但就不能给你杀,因为你必须要懂得谁才是主子。

主子才有权力,奴才们只有听命的份。后来,阿济格将刘宗敏、李自成的2个叔父斩杀于军前。

刘宗敏是李自成麾下头号大将,本是陕西蓝田的铁匠,1634年追随农民军作战,凭战功获得李自成信任。

1638年(崇祯十一年),洪承畴、孙传庭在潼关南原设置伏军,一举击溃李自成大军。刘宗敏眼疾手快,拽着李自成就跑路,一行18匹马逃至商洛山,李自成在此招兵买马得以东山再起。

可惜,李自成1640年再次遇险鱼腹山,紧急关头刘宗敏再立新功,他拔剑杀死2名随军妻妾,发誓宁死追随李自成,稳住涣散的军心。最终,李自成带任突围而出,进入河南地界,向饥民招募军士,队伍迅速恢复。

1643年,李自成称王,封刘宗敏为权将军。1644年攻入北京后,李自成封刘宗敏为汝侯,位极人臣。进入北京城的刘宗敏,开始犯错……

刘宗敏是难得猛将,但却迷恋财色,手下官兵为乱京师,劫掠民财、奸淫妇女不绝于耳。

就他个人而言,为从明朝官吏身上刮出金银,光被他打死的人就多达1600人,获得7000万白银。听说陈圆圆有绝世美颜,就冲入襄城伯府抢人,吴三桂听闻后自尊心大伤,起兵“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山海关打败后,匆匆退出北京城,刘宗敏忠心跟随。刘宗敏的最终一役发生在江西九江,1645年清军攻克大顺军的老营,李自成主力彻底击溃,大批将领或死、活俘、或降。李自成带着溃军向西南方转移,而刘宗敏和1个妻子2个儿媳被清军活捉。刘宗敏的最终下场是被清兵斩首余军前,相关情节文头已说明!


子屠龙


铁匠刘宗敏自崇祯七年在陕西蓝田加入李自成队伍,很快成长为李闯帐下的肱骨大将。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李自成在潼关兵败洪承畴,藏身于商洛山中。危难之际,幸得刘宗敏扶助,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崇祯十三年(1640)八月,李自成再被杨嗣昌围困鱼腹山,许多部将投降。山穷水尽之际,李自成被逼得几乎要自杀。刘宗敏为表明自己与李闯同舟共济的决心,竟不惜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妻子。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在刘宗敏的帮助下,攻克洛阳,将福王朱常洵斩杀。崇祯十六年(1643)春,李自成在襄阳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刘宗敏以其功高被封“权将军”。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刘宗敏被封为汝侯,节制文官,负责对明朝官史追赃派饷。为此,刘宗敏命人打造五千副夹棍。如有不从,夹棍伺候,手足不保。

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当时任御营提督,这是崇祯帝当时为恩宠吴三桂而起用其老爹,实际上也有将吴三桂家眷留在京师为质的意思。刘宗敏也将吴襄刑拷追赃,并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据为己有。吴襄致信吴三桂劝其投降,吴三桂为家人计,决定投降。行军至永平西沙河驿,听闻老爹吴襄被拷追赃,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掳掠,愤而回师山海关,将李自成的两个招降使一个斩杀,放另一个回京报信于李自成。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中途变卦,大为震惊。忙不迭得将吴襄释放,多加安抚,可是为时已晚,吴三桂不再回头。李自成招降不成,决定出师山海关,派刘宗敏、李过出征。但此时刘宗敏在京城花天酒地,斗志全无,不愿领征,竟然当面顶撞李自成“凭啥你在京师享乐,我们打仗受苦?”李自成只好亲征山海关。

在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片石之战中,在李自成军大战吴军受损之际,多尔衮命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兵乘虚而入,直扑农民军。李自成军大败,刘宗敏也身负箭伤。

四月三十日,李自成被迫离京撤往西安。面对清军的穷追猛打,西安也难保。李自成接受军师宋献策的建议挥师南下,意欲攻取南明之地,拿下南京,而阿济格、吴三桂一路对李自成穷追不舍。

因“真假太子”案,宁南候左良玉与马士英不和,又值马士英擅自裁撤左良玉军饷。左良玉领兵撤离驻地武昌开赴南京讨伐马士英,李自成军乘虚占领武昌。五十余日后,武昌被尾追而来的阿济格、吴三桂团团包围。刘宗敏率部大战清军,终不支,士兵或逃或降,李自成弃城东去。

1645年四月,清军兵分两路在兴国州一带的富池口与李自成展开激战,李自成再次大败,逃往九江。在九江一带,李自成军被彻底击溃。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位叔父等重要将领被俘。宋献策后降清,而丞相牛金星父子也逃跑降清。刘宗敏是吴三桂的仇敌,吴三桂要求阿济格将刘宗敏交与他,将刘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被阿济格以“不得任意行刑”为由拒绝。随即,刘宗敏依律被斩杀于军前。


岁月是一条河流


刘宗敏(1607~1645年)是闯王李自成手下的第一武将,闯王称帝后封他为汝侯。

刘宗敏出身于贫苦家庭,陕西蓝田人,父母早亡,七八岁被舅父收养。十二三岁时拜河南陕州铁匠“煅千锤”为师,学习打造兵器等技艺。据说他用的兵器——朴刀,就是自己锻造的,锋利无比,吹毛立断。

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蓝田,队伍急剧扩大,急需打造一批兵器,刘宗敏随即被征用。

刘宗敏在闯王大营里这段时间。看到义军杀富济贫,纪律严明,于是就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这一年他27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宗敏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和器重。



崇祯十一年(1638年),经过4年战火的洗礼,刘宗敏从一个普通一兵,逐渐成长为了一方将领。

就在这一年,起义军遭受了明朝将领孙传庭的沉重打击。李自成和妻女失散,队伍被打的溃不成军,李自成仅率刘宗敏等18骑冲出重围,一干人等在商洛山隐藏了下来。

在最困难的时候,刘宗敏没有背弃李自成,而是全力支持他东山再起,要知道,刘宗敏凭借一手的铁匠活,过个安稳日子绰绰有余。刘宗敏为了发展壮大队伍,四处寻找失散的士兵,打造兵器,刘宗敏亲力亲为。

崇祯十三年(1640年),刚刚恢复元气的农民起义军又遭到了明朝将领杨嗣昌的沉重打击。李自成和刘宗敏被明军团团包围,一时之间,义军人心涣散,纷纷传言刘宗敏要投降明军。



原来有人说刘宗敏的继妻和杨嗣昌是远亲,杨嗣昌通过他老婆要劝说刘宗敏投降。

面对传言,刘宗敏毅然杀妻明志。表示要和闯王李自成共生死、同仇敌忾。他们焚烧辎重,轻骑突围,最终带领农民起义军冲出了重围。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革命政权,自称新顺王,加封刘宗敏为“权将军”。

同年10月,义军攻占西安。第二年正月,即1644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刘宗敏被封侯爵。同年3月18日,李自成和刘宗敏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京后,封刘宗敏为汝侯。义军没有政治纲领,所做的事情任性而为。比如刘宗敏作为军事第一把手,不是积极带兵消灭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吴三桂,而是主持对明朝官员进行拷打索饷。



刘宗敏命人特制了5000副夹棍,他用他的铁匠专业知识,专门打造了夹棍上的棱牙,这是刘宗敏的一大创举。凡是交银子少的都被夹的血淋淋,甚至在宫门前埋了两根大柱子,准备对一些官员凌迟扒皮。明朝官员被逼的走投无路。这次共索饷银七千万两。

残酷索饷符合刘宗敏嫉恶如仇的性格,刘宗敏从小受尽了明朝统治者的剥削。对这些明朝官员恨之入骨,手法残酷点也在情理之中。

接下来史书记载就有点不靠谱了:刘宗敏在索饷过程中,抄了吴三桂的王府后,把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打得死去活来,索饷上万两。最后还强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说刘宗敏强占了陈圆圆没有历史记载,只是野史传说。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刘宗敏强占了陈圆圆,那么,后来陈圆圆怎么又和吴三桂相见了?这不符合常理,刘宗敏既然强占了陈圆圆,那么陈圆圆就不可能再逃出来。

按照索饷的残酷程度来看,刘宗敏宁可杀死陈圆圆也不可能让她逃跑。再就是刘宗敏能在关健时刻杀妻追随李自成,怎么刚进北京,他的思想变化这么大呢?

接下来刘宗敏说的一句话也不符合其性格,这句话是这样的:

李自成在进剿吴三桂之前召开军事会议,打算派大将刘宗敏出兵山海关。刘宗敏竟顶撞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



我认为这是清朝篡改的历史。结合之前刘宗敏的表现,他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清朝无非就是黑李自成和刘宗敏都是贼。刘宗敏再没头脑,也不会说自己是贼吧!

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和刘宗敏大败而归,没过几天就弃京城逃往了陕西。

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刘宗敏撤退到通县九宫山途中被俘,随后被清朝杀害,卒年38岁。


秉烛读春秋


在明朝后期,农民起义军将领刘宗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硬汉。


和明朝大多数投降清军的软骨头相比,刘宗敏的档次着实是提高了一大截。刘宗敏作为李自成军队中的核心将领,他的身上由太多农民起义军的共同点,例如短视、暴怒、残忍等等的性格缺陷,但是可能正是这样的性格缺陷,才让后人对于刘宗敏的形象有了更加鲜明的认识。


每一个战乱年代的将领,他的某个性格缺陷,或者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被后世用放大镜来进行无无限的方法,当刘宗敏追随李自成一路北上打进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交给了他一向极为特殊的任务。


这个特殊的任务就是让刘宗敏去帮他搞钱。


对于刘宗敏来说,这种事情是他最想干的,也是最情愿干的,因为可以从中捞到不少的油水。在此之前,李自成就听说这些京官一个比一个有钱,就是都装在了口袋里面。刘宗敏在萝卜加大棒的招呼下,从那些士族官僚的身上撬出了7000万两白银。


听到这个数字,可能崇祯皇帝知道的话,绝对会从那颗歪脖子树下面气的跳起来。


在帮李自成搞钱的同时,刘宗敏还抓了吴三桂的老爹和陈圆圆,准备进京的吴三桂听到了这个消息“冲冠一怒为红颜”,马上带领大军返回了山海关,并且再次将已经经过交接仪式的山海关据为己有。


李自成听到后,想要极为挽回这种局面。可是在得知吴三桂已经铁了心的时候,李自成准备拍刘宗敏前去攻打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刘宗敏不满意了。为什么你在北京城享福?我却帮你去打?


刘宗敏的态度一时间显得十分的嚣张。


李自成在万般无奈之下自己带兵亲自征讨山海关,刘宗敏看到这种场景,自己也跟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山海关。山海关一战中,刘宗敏被射了一箭,最后跟着李自成退守到了武昌。清军围攻武昌,刘宗敏试图突围的时候,被清军抓了个正着。


同样是将军,面对着愈来愈强的清军,我们一定会觉得刘宗敏会投降,可是性格倔强的刘宗敏说什么也不愿意投降,不愿意做满清的鹰犬,当刘宗敏试图冲出清军包围圈的时候,不幸被清军抓获。


清军的一把大弯刀架在他的脑袋上问他投不投降的时候,刘宗敏誓死不投降,直到一把弓弦紧紧地勒住了他的脖颈,直到刘宗敏的双腿猛地一蹬,停止了呼吸。


刘宗敏都没有说出一句服软的话。


上天可能就是如此的垂爱刘宗敏,让他在明末的这种历史泥潭中,成为了一条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和明末太多所谓的“股肱之臣”相比,刘宗敏是一个大写的英雄。昔日的农民起义军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会的标杆,成为了道德的楷模。


有时候我们甚至都无法想象,为什么一个农民起义军将领都能如此铁骨铮铮,那些食君禄的明朝臣子们却在满清的铁骑之下成为了叛逆之臣?


历史总探长


刘宗敏出身铁匠,是李自成帐下的嫡系猛将,追随他出生入死,是其所倚重的左膀右臂。

李自成进北京后,刘宗敏为了获取军饷和物质,率领部下烧杀劫掠,还把吴三桂一家38口给扣了,并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有人纳闷,李自成进京后,也曾严令部下禁止抢掠,刘宗敏是李自成的部下,为何敢于公然犯上呢?


其实,这是大顺军根里带的问题,李自成一直没有把这一支流寇,改造成为军纪严明的正规化军队。 在吴三桂降清后,李自成命令刘宗敏杀掉吴三桂的全家,从此,吴三桂与李自成、刘宗敏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李自成从北京败走以后,刘宗敏一路跟随李自成且战且退。在败退过程中,李自成对心腹大将李岩产生了猜忌,竟然将他给杀掉。

刘宗敏看到,不免寒心。而大顺军人心更加涣散,本来几十万大军,结果越逃越少。 1645年,清军在距离今天的江西九江四十里处,攻入了大顺军老营,刘宗敏在通山,同李自成的两个叔父,一起被清军俘获。

因为与吴三桂有深仇大恨,他被清军活剐,卒年38岁。

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第一勇将,勇冠三军,可惜有勇无谋,见识短浅,暴虐无恩。
在北京时,他为了逼迫那些明朝官员们乖乖交钱,竟然赶制了5000副带棱的夹棍,凡不从者,皆废人手足,何其残忍,也让大顺军尽失人心。可以说,刘宗敏是给李自成挖了一个大坑啊!


深夜聊斋


公元1645年三月下旬,李自成南撤至武昌,清军尾随而至,将武昌重重包围起来。刘宗敏、田见秀领兵五千出战,被清军击败,李自成只好放弃武昌率领大军继续东下。但是,李自成在东撤时,并没有预先做好周密的计划,只是一味东撤,而没有在沿途关口要道布置掩护大军撤退的阻击部队。由于这一重大失策,导致清军在没有遇到丝毫抵抗的情况下,一直紧追不舍。四月,当大顺军走到阳新富池口时,被清军攻入营中,大顺军损失惨重。四月下旬,在距离江西九江四十里处时,大顺军的老营被清军攻入,大顺大败,久历战阵的大将刘宗敏被俘,军师宋献策、明朝降将左光先、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和襄南侯以及大批随军家属被清军俘获。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两位叔父当时就被清军杀害,宋献策和左光先却无耻地投降了清军。丞相牛金星也在这前后认为大顺军大势已去,竟然私自逃离了农民起义军队伍,跑到了时任清廷黄州知府的儿子牛佺的府中,当起了太爷。


历史的小学生


陈圆圆一生命运多舛,多次被人霸占,最后总算是落到了吴三桂手里,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归属。

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好景不长,很快李自成的乱军攻入北京,李自成为了钳制吴三桂率领的山海关大军,贸然拿下吴三桂全家,置于大牢中为质,陈圆圆因为美丽的容颜、婀娜的身姿以及温婉的气质,被粗暴、庸俗的铁匠刘宗敏看中,于是强行糟蹋,据为己有。于是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又一次被无情的插在了臭哄哄的牛粪上了。

原本吴三桂已经率军来投诚李自成,走到半路,李自成的不当行为传到了吴三桂的耳朵里,更是加油添醋的说吴三桂全家已被杀害,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毅然决然的反出山海关,引清军入关,做了万世唾骂的铁杆大汉奸。

李自成这帮起义军既无严明的军纪,又无王天下的格局气度。以为打进了北京,崇祯一死,天下就是自己的了。更是因为与太监里应外合侥幸进了北京城,就自信心爆棚,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所以对于统领了十五万明朝精锐,镇守着中原门户山海关的吴三桂根本没有放在眼里。直接导致所谓的大顺朝成为一个笑话,未能进入历史编年史。

那么因为自己一己私欲贪色贪财导致大顺灭亡的刘宗敏结果如何?

说来窝囊,号称勇武无匹,坚毅果敢的起义军中的二号人物刘宗敏,最后是在没有像样的抵抗中被清军俘虏了的。想一想自己做过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生煮福王,拷掠京官、放任兵士奸淫掠虏、霸占陈圆圆,还有脸、有勇气投降做俘虏?

怪不得会把一手好牌打烂,天生的就是贪生怕死、投机取巧、好财贪色的贱命!

顺治二年四月下旬,大顺军队溃不成军的被清军一路追杀,在距江西九江四十里处被清军攻入老营,位居文官武将之首的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和囊南侯等大批随军将领家属皆被清军俘获。

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被俘后当场就被清军杀了,那个装神弄鬼、满肚子馊主意的牛鼻子老道大顺军师宋献策却凭借一套江湖占卜的骗术投靠满洲贵族得以活命。

这就是被美誉了很久的所谓农民起义军!这就是我们小学时候顶礼膜拜、奉为天人的李自成,这就是的起义军首领带领的一帮子乌合之众。农民起义,千年难成。不是因为战斗力,而是因为胸怀、格局和见识!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你不为为民请命、只图个人私欲,必遭天谴与报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