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無奈買來“震樓器”,寶媽:求放過

你是否有想要好好休息卻被樓上樓下左鄰右舍吵得休息不得的時候呢?可以說在自己渴望休息時,屢屢出現鄰居阻礙休息的因素總會十分讓人氣憤。而如果那時一個小孩子,與之溝通的成本將大大提高。這也是熊孩子總是惱人厭,最終老是導致他人以激烈手段對抗,表達不滿的原因。

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無奈買來“震樓器”,寶媽:求放過

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溝通無果買來"震樓器"。

張大爺因拆遷搬到一個小區。小區裡有很多老年人,張大爺和老伴兒生活得十分愉快。不料不久以後,樓上搬來了一戶有孩子的人家。張大爺和老伴兒晚上需要休息,而樓上人家的孩子總會在晚上八九點時跳繩。張大爺只好上樓與寶媽溝通。可寶媽前腳答應的好好的,後腳孩子還是那樣。幾次溝通無果後,孩子父母也推諉起來。氣不過的張大爺乾脆買了個"震樓器"。只要有一點動靜,震樓器就嗶嗶地響,吵鬧樓上的鄰居。幾次過後,寶媽受不住了,親自上門道歉"求放過"。

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無奈買來“震樓器”,寶媽:求放過

為什麼鄰居會用著這種對抗手段對付寶媽呢?

其實沒有天生的熊孩子,作為大人,我們總會下意識地去遷就孩子。正如鄰居張老大爺一開始也希望用溝通解決問題。但是幾次協商下,張大爺受熊孩子跳繩打擾作息的問題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作為孩子的父母在這個事情裡面對一個老大爺的誠懇請求推諉,對熊孩子的熊護短縱容。所以最終激化了彼此的矛盾。

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無奈買來“震樓器”,寶媽:求放過

熊孩子屢勸不改會給帶來怎樣的麻煩?

1、孩子被他人指責家庭教養

社會上對孩子教養指責最嚴厲的一句話莫過於"有娘生沒娘教"。家長們應該也可以想象,若自己孩子面對這樣的指責該有多麼羞恥和不堪。而這一切的源頭可能只是因為父母覺得自己孩子小,就縱容他們一些壞習慣。

2、他人以極端手段對抗

很少有人會乍然動怒,大多數人在遇到問題時,不會乍然就突然動手動腳。可是如果父母不誠實面對問題,家長包庇和袒護自己做錯事的孩子,那麼彼此可能會引發極端手段對抗,造成兩敗俱傷。

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無奈買來“震樓器”,寶媽:求放過

家長和孩子應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鄰里之間互相遷就互相溝通協調,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途。

1、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的出身不同,年齡不同,地域背景不同,造就了彼此生活習慣的不同。所以家長更應該教導孩子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做到彼此相互尊重,和諧生活。

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無奈買來“震樓器”,寶媽:求放過

2、以和平溝通解決問題

家長應教導孩子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家長也不要因為護短而推諉糊弄他人。首先,掩耳盜鈴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其次,不正視矛盾可能會激化矛盾。只有勇敢面對,互相協商,才能共建友好鄰里關係。

3、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習慣

孩子在成長過程可能會暴露出各種各樣壞習慣,家長應該對此予以糾正而非放任,否則到外面與人相處,或長大以後終將害人害己。所以小時候有錯誤,一定要及時糾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熊孩子樓上跳繩,樓下鄰居無奈買來“震樓器”,寶媽:求放過

總的來說,像張大爺這種以激進極端的對抗手段解決鄰里糾紛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但是熊孩子父母的推諉放任態度也應得到廣大家長的重視和警醒。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我們應努力教導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尊重他人,並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及時予以糾正,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友愛互助,體諒他人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