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什麼詩?

用戶9001284108817


杜牧《江南春》這首七言絕句主要描繪了江南春天的景色,並借景憑弔了歷史,發出了無限感慨。

先看原詩: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詩的大意不難理解:千里遼闊的江南鶯啼燕語,綠葉映襯紅花,處處春意濃。水鄉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風輕輕擺動。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廟,如今都籠罩在一片迷茫的煙雨之中。

詩的前兩句重在寫景,運用多種手法勾勒出江南地區特有的春景。“千里”是對廣闊江南的概況,春到江南,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這裡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豔的紅花。

“水村山郭酒旗風”寫了江南獨特的地形風貌。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這裡不僅有春鶯、春花、春草、春水、春山、春風等春天的景物,而且聲、色、動、靜兼備。好一幅江南春光美景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在細雨濛濛的江南,佇立著一座座雄偉壯麗的佛寺。“南朝”二字引出一段歷史:南朝歷代皇帝和貴族多好佛,梁武帝尤甚。南昌統治者推崇佛教、大興佛寺、勞財傷命,昏聵荒唐的迷信活動加速了其崩潰的步伐,南朝佛寺成為衰敗歷史的見證。

但是唐代統治者並未從中汲取教訓,特別到了中晚唐,佞佛之風越演越熾,而現實的政治卻日益腐敗,杜牧對此能無感慨?詩人通過對寺廟興衰的描寫,寄託了對歷史更替的感嘆。詩人將歷史與現實聯繫起來,於今昔對比中寄寓著他弔古傷今的情懷,這是十分耐人尋味的。

傳說杜牧的《江南春》寫出不久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都讚歎不絕。但卻遭到了質疑: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

實際上在一首寫景詩裡表現出“千里”風光,正是這首詩藝術構思的特點。他何以“聽得”、“見得”?當然是用心靈感受到的。詩人對江南的無限春光早已“記憶”在心。當他需要的時候藉助想象之力將這些“記憶”化為詩句。豐富的想象與高度的概括,正是這首詩歌的生命力所在!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江南春》是由唐代詩人杜牧創作

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人描繪了遼闊、明媚的江南千里

春景,還原了煙雨濛濛時樓臺朦朧

迷離的色彩。

全詩包含了眾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

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也有遠、近

之分,動靜結合,各具特色。

唐、杜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這首詩的大意是:江南水鄉鳥啼

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

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來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杜牧這首短短的四句絕句,既寫出了

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又描繪出了它

廣闊、深邃和迷離。

《江南春》反映了我國古代詩歌與繪

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

的、有著儒釋道與禪宗"頓悟"的思

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

歸隱、寫意的詩情。

杜牧特別擅長於在寥寥四絕句二十八

字中,描繪了一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

呈現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了

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給人以美的

享受和思的啟迪!

《江南春》這首詩表現了杜牧對江南

春景的高度讚美與無限神往,表達了

詩人對風景依舊,物是人非的感慨。


申卜元


巜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什麼詩?

《江南春》從題目故名思意來講,這首詩就是描寫的江南的春色,是一首詠春詩。

在這首詩中,詩人用他的大手筆,把江南的春色特徵,景色中晴天的明朗和雨天的迷漾,層次豐富而又色調錯綜複雜地描繪出來,既描寫出了江南江南春色睛天的嫵媚絢麗,又描寫出了它在雨天煙雨濛濛中的景色,使江南的風光更加神奇迷離。

二、全詩和詞語賞析如下: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詞語賞析:

“江南”,指的是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

“郭”,在城外修築的一種外牆。

“山郭”,依山的城鎮。

“樓臺”,本詩中指寺廟。

“南朝”,南朝歷經宋、齊、梁、陳四朝,皇帝和世家貴族都崇信佛教,故而大興土木,廣修佛寺。據《南史》記載“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

三、試譯如下:

江南大地的春天裡,

處處聽到聲聲鳥啼。

在那花草樹木之間,

綠草紅花交相呼應。

那水村邊的村寨裡,

和依山傍水的城郭,

處處酒旗遍佈門前,

迎著和熙春風飄動。

宋齊梁陳古老寺廟,

大約有四有八十座,

座座遺留直到今天,

這無數的樓臺亭閣,

籠照在輕煙微雨中。

四、賞析

這首詩,詩人從明媚的江南景色著筆,展現了江南晴日的春天景色,還再現了江南景色的另一面,一一煙雨濛濛的樓臺亭閣景色,使江南的景色更加神奇迷離。

作者在作品中並不僅僅描寫眼前的景物,而是著眼於"千里",也即是整個江南的景色。在描寫景色的基礎上又筆到了南朝遺留下來的寺廟,含露出千年寺廟到如今的蒼涼之感。這些佛教建築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加增添了迷離之意。作者意內言外,南朝寺廟之多,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到現在成為了歷史的遺蹟,也成了江南美妙風景的一個看點。這個看點不乏作者借古喻今,對當朝暗含諷刺的意味。

這首《七絕》一句描寫出一個景色,這些景色又各具特色,真是有聲有色,作者用概括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形象生動的江南春畫卷。

其實,題目中的三個字,就包含了無邊無際的景色。詩人把眼前看到的和聽到的與對南朝遺留下來的寺廟虛幻想象結合起來,作一種凝練概括的典型描寫,將它展開千里萬里,寫出了江南處處春色美景,使人抬頭可見,側耳可聽,使讀者為之傾心動盪。

古人認為,無論寫詩還是讀詩,亦或是解詩,宜就虛不就實,就虛則活脫空靈,有詩味;就實了則呆板滯澀,索然無味。

故而,杜牧描寫春天美景,順帶著產生憶古的玄幻聯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