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真相


薦讀 | 你的真相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

以下文章來源於正心正舉微服務 ,作者如童

薦讀 | 你的真相

正心正舉微服務

高端民間智庫,集合專家智慧、融匯東西方文化,構建以“智慧共享大平臺”為軸心的教育培訓平臺、大健康平臺、企業服務平臺、雲智庫服務平臺,並與智者共同締造中國思維力的第一品牌。

認識自己


有一個故事,一個新來的小和尚第一次去見方丈:“我新來乍到,請方丈指教。”


方丈對小和尚說:“你先認識和熟悉一下寺裡的眾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便來見方丈說:“寺裡的僧人,我都認識了,下邊我該去幹些什麼呢?”


方丈微微一笑說:“肯定還有遺漏,接著去認識吧。”


三天過後,小和尚再次來見方丈滿有把握地說:“寺裡的所有僧人,我都認識了。”


方丈微微一笑卻說:“還有一人你沒認識,而且這個人對你特別重要。”


小和尚滿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禪房,一個人一個人地尋問著、一間屋一間屋地尋找著。在陽光裡、在月下,他一遍一遍地琢磨、一遍一遍地尋思著。


不知過了多少天,一頭霧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裡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豁然頓悟了,趕忙跑去見老方丈……


世界上有一個人離你最近也最遠;世界上有一個人與你最親也最疏;世界上有一個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記……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你認識自己嗎?


在希臘的德爾斐的神廟的入口處鐫刻著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每當遊人來到這裡,都要駐足凝思玩味這句話的深刻含意。


認識你自己,有何難呢,難道人自己不認識自己嗎?


其實認識自己並不容易。因為你無法看見自己,你的眼睛能看見別人,但是你看不見自己,這就是困難之處。


如果沒有鏡子,你不知道自己長的樣子;如果沒有眾人的誇讚,美女也不知道自己是美女。


我們不認識自己,我們看到的是鏡子裡的自己,我們聽到的是別人評價裡的自己,而這些並不是真正的自己。


曾經紐約有一棟摩天大樓的老闆,每個月都為昂貴的電梯修理費苦惱,因為樓很高,電梯不是一按就來,乘客往往等得不耐煩,一直連續按鈕,所以電梯鈕壞得很快。人們雖看見電梯鈕已經亮了,還是要再按一下才安心,好像別人按的都不算,非得自己按一下電梯才會來。


這個老闆在電梯旁貼很多告示都沒有效,最後他貼出懸賞,若有人能使乘客改變習慣給予重獎。


結果一名心理學家在電梯門上裝了一片大鏡子,輕易解決了問題。


因為鏡子使乘客看見自己的猴急樣,只要一站到鏡子前,人們立刻變有禮貌了,原先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鏡子前都成了紳士、淑女,耐心等待電梯。


別人就是我們的鏡子,在這個鏡子面前,我們會把自己的焦躁藏起來,變得禮貌和安靜,讓我們以為禮貌和安靜就是自己。其實禮貌和安靜只是我們討好“社會”這個鏡子的表演。


現實中我們都在表演,努力扮演著心中那個完美自己的角色。


事實上演員是演員、角色是角色,演員並不是角色,我們並不是心中的那個完美的自己。演員很容易將自己和角色混同,這讓人們很難認識真正的自己。很多年輕人追星,就是把演員和角色混同了。把趙薇當成了小燕子,把小燕子當成了趙薇,其實趙薇是趙薇,小燕子是小燕子。


有人問古希臘思想家泰勒斯,什麼是最困難之事,他回答是:“認識你自己。”


人們又接著問:什麼是最容易之事?


他回答是:“給別人提建議。”


這位最早的哲人顯然是在諷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無幾,好為人師者比比皆是。老子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蘇格拉底領會了“認識你自己”這個箴言的真諦,他認識自己的結論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蘇格拉底因此被稱作全希臘最智慧的人。


薦讀 | 你的真相

看見自己


認識自己這條路,自古以來都是少有人走的路。之所以不易,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所謂的自己中,有太多的負面、黑暗和痛苦我們不願意面對。我們不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那個孤獨、自卑、笨拙、醜陋的自己,於是我們想成為那個相反的,合一、自信、智慧、美麗的自己,然而這個完美的自己並不是真正的自己。


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就是我們和我們這個社會的寫照。故事裡的兩個騙子是清醒的,他們是整個劇目的導演,知道自己在行騙,其他人都在夢中自己騙自己,皇帝、大臣、百姓,除了那個說出真相的孩子。如果大家都像那個孩子一樣的誠實,騙子就不可能行騙成功。所以當你被騙了不要抱怨說,“我怎麼這麼倒黴,被騙了”,這不是真相,真相是你騙自己,騙子只是借你行騙而已。


痛苦是什麼,痛苦是你不接納自己的真實、自己的負面。


痛苦的人是被卡住的人,他的身體是自由的,但是精神沒有自由,就像監獄裡的囚犯。監獄裡的囚犯是身體不自由,痛苦的人是精神不自由。痛苦的人在自己的監獄裡,這個監獄叫做什麼?叫頭腦。


痛苦的人在頭腦的監獄中。


現實中每個人都有痛苦,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在監獄裡的人,能經驗外面的世界嗎?不行,他無法去經驗,他無法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看不到外面的太陽、不能經驗一頓午餐、不能享受只是靜靜地走路、聽不見窗外小鳥的叫聲……只因為他一直都在想。


看著你妻子的臉,頭腦進來了,思想進來了,她已經老了,新鮮感消失了,經驗消失了,不能經驗你的妻子,感到厭倦了,開始看著其他的女人。


你能經驗你的孩子嗎?除非經過頭腦,看不見孩子真實的樣子。


當你在路上,人們從你身邊走過,還有那些美麗的樹木、漂亮的汽車,但是你什麼都不能經驗,因為頭腦不允許,頭腦一直都在想這想那。


很久以前你可以經驗,當你還是孩子時,但現在你是頭腦的囚犯。你必須明白你是個囚犯,你無法經驗事情,你所謂的經驗是變異的經驗,這與真正的經驗無關。


你一直都在監獄中,這就是痛苦人們的真相。


薦讀 | 你的真相

沒有什麼是你的


有一個故事,講一個富商有四個妻子。


他最愛他的第四位妻子,給她穿華麗的衣服,給她吃美味佳餚,精心地呵護她,總是給她最好的東西。


他也非常愛第三位妻子。他頗以她為榮,總是在朋友面前炫耀她。但是商人也總是提心吊膽,害怕她可能會跟別的男人跑了。


他也愛第二位妻子。她非常體貼,總是很耐心,事實上她是商人的知己。不管什麼時候商人遇到問題,總是找第二位妻子,而她總是幫助他走出困境渡過難關。


商人的第一位妻子是個十分忠誠的伴侶,為整個家族的財富和家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商人卻當她不存在幾乎忽略了她。


一天商人病了。不久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想到自己奢華的生活,不禁自言自語:“現在我有四個妻子在我身邊,但是等我死後,會是孤身一人該是何等的孤獨呀。”


於是他問第四位妻子:“我最愛你,給你穿好的衣物對你最為照顧。現在我快要死了你會跟隨我嗎?”


“沒門兒。”第四位妻子回答,沒再說一句話就揚長而去。她的回答像一把尖刀直插進商人的心贓。


悲哀的商人問他的第三位妻子:“我這一生是如此的愛你,現在我快死了你能跟我走嗎?”


“不。”第三位妻子回答,“這裡的生活多美妙。你死後我會再結婚的。”商人的心一沉,變冷了。


於是他問第二位妻子:“我總是求助於你,你也總是幫我走出困境,現在我又需要你的幫助了,我死後你能跟我走嗎?”


“對不起,這次我不能幫你了。”第二位妻子回答:“我最多能送你到墓地。”這回答如閃電雷鳴擊垮了商人。


這時候一個聲音響起:“我隨你而去,不管你去哪裡,我都會跟著你。”


商人抬頭一看,是他的第一位妻子。她骨瘦如柴,看上去好像是長期營養不良。


商人感到莫大的痛苦說道:“我本應該更好地照顧你。”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都有四位妻子:


第四位妻子是我們的身體。不管我們如何慷慨地花時間和精力,讓它保持良好形象,我們死時,它便離我們而去。


第三位妻子是我們的地位和財富。我們死時,它們都屬於別人了。


第二位妻子是我們的家人和朋友。我們在世時,不管他們和我們是怎樣親近,他們最多能伴隨我們到墓地。


第一位妻子是我們的靈魂。在我們追求物質財富和肉體上的享受時,它常常被忽視。華麗外表、金錢財富、親朋好友固然很好,但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你以為是你的其實都不是你的。你的身體不是你的,你的財富不是你的,你的親朋好友不是你的,你的愛人不是你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真相是沒有什麼是你的,你也什麼都不是。


薦讀 | 你的真相

你的真相


1、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這個被稱作身體的東西,已經有百萬年的歷史了。你不曾設計它,你沒有創造它,你也沒有改造它,你完全沒有在其中扮演任何角色。你沒有讓身體生長,身體自己會生長。所以說,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


2、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思想。思想已經發展了幾千年,它們不是你的思想,不管你現在有什麼思想,你祖先和你祖先的祖先也有這些思想,沒有一個思想是新的。大腦只是一個加工機器,大腦得到一個思想,將它加工;大腦得到很多思想,不斷將它們加工。不同的排列,不同的組合,大腦本身並不能創造新事物,它獲得思想,再將思想加工。這些思想都是非常古老的思想,所有的思想,甚至所謂的現代思想都是非常古老的,只是被大腦重複使用。


你看一下秦朝人,你看一下明朝人,他們的思想也是相似的。思想在哪裡?在思想層中。思想從眉心輪進入,再穿過人們頭的後方出去,就是如此接收和傳輸思想,這就是發生的情況。這是相同的大氣層,它已被重複使用數千年了。所有的動物都共享相同的大氣層,所有的植物也都共享相同的大氣層。你吸收氧氣,吐出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從你的嘴吐出,到了螞蟻那裡,又到了大象那裡,再到了植物那裡。大氣層一直被重複使用。同樣的,有個思想層,思想不斷地被重複使用。加工設備就是人的大腦。所有的思想都來自於思想層。這個思想層如同人類一樣古老,每一個曾經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存在的所有的思想都記錄在那裡,而且現在還在那裡。哪些思想流入你,又從你流出?這是由你現在的健康情況、你目前所在的地點、圍繞在你身邊的人和許多其它的因素所決定的。


這就像看電視,你調整到一個電視頻道來觀看,同樣的,思想層裡有很多頻道,你可以調整到任何一個頻道。如果你調整到負面思想的頻道,你就會得到許多負面的思想,如果你調整到暴力的思想頻道,你就會得到暴力的思想。一旦你洞察到“你不是你的思想”,而且“這些思想也不是你的思想”,那麼不可思議的,你會發現自己調整到了一個正在播放寧靜的頻道,而你將收到寧靜。


3、你的頭腦不是你的頭腦。只有一個頭腦。頭腦是非常古老的。你的頭腦不是你的頭腦。每個人頭腦的中心都是恐懼。不管你是誰,你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最勇敢的人,或者最懦弱的懦夫,但是頭腦的中心都是恐懼,這並沒有不同。所有的頭腦,都從過去移動到現在,再移動到未來。所有的頭腦都試圖成為什麼,每個人的頭腦都試圖成為什麼。所有的頭腦都有比較、嫉妒、羨慕、憤怒和慾望,這一切都在每個人的頭腦中。因此說,只有一個頭腦,不是說你有不同的頭腦,或者某人有不同的頭腦。這就像你不能說這是我的結核病、他的結核病、她的結核病,這就是結核病,僅此而已。


同樣的,頭腦是一種疾病,每個人都有頭腦的疾病,這是同樣的事情,這是沒有差別的,古代人也有同樣的頭腦,頭腦並沒有改變,這是相同的。


4、一切都是自動發生的。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思想,你的頭腦不是你的頭腦,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一切都是自動發生的。就像呼吸是自動的,體溫是自動的,消化系統是自動的,循環是自動的,思考是自動的,說話是自動的,肢體動作是自動的。


事實上,“你”並不存在,但是你以為“你”存在,這是個幻覺。


思考在發生,沒有在思考的思考者。沒有思考者,只有思考。就像你畫一個圓圈時,圓心應運而生,思考創造出思考者的幻覺。沒有人存在,只有思考在進行著。一切都是自動發生的。


薦讀 | 你的真相

我是誰?


自我只是個概念,你根本不存在,你我之分是一種虛幻的感覺。


當你在聽我說話時,你不在看我;當你在看我時,你不在聽我說話,但是因為這兩種狀態之間轉換的速度很快,你錯以為你同時在聽與看。視覺與聽覺這兩個感官像電影中的圖像與聲音一樣配合起來,沒有每秒16張底片的放映速度,你是看不到連續動作的。如果電影機慢下來,你就只能看到一連串的幻燈圖片,與此類似,你的五官以一種特定的速度聯合運作。讓你感到自己在同時看到和摸到物體,正是這種幻覺產生了我的意識,這個過程一旦慢下來,你就會消失。


人們一直在問“我是誰?”,其實你就是問題,一旦這個問題消失,你就消失了。有這個問題,你就在這裡;沒有這個問題,你就不在這裡。對這個問題的瞭解是,“我是誰?”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問題本身必須消失,隨著問題的消失,發問的人也跟著消失。那麼你消失以後會發生什麼?


在這裡會發生的是,觀察者變成被觀察者,你被所觀察的物品定義。


假設有一棵樹,因為那有這棵樹,所以你存在,換句話說,你就是那棵樹。在更高的合一狀態,你就是樹,你經驗著樹,這是終極的合一,所發生的你消失了,在那兒的都是你,你不能是誰。


你是一切,一切都是你,不是你變成了這些東西,而是那些東西在這裡,因此你在這裡,你被別人定義著,作為一個人你已全然消失。當這個狀態發生,感官速度會變慢,你看到我,就不會聽到我;你聽到我,就不會看到我,所有的感官都是各自獨立的。它們發生的太快,以至於你以為它們一起運作,你以為你在這裡,如果感知速度變慢,你就會消失。


薦讀 | 你的真相

虛假的自我


“我”並不存在,這是終極的真相。現實中,每個人都有個虛假的自我,這是現實的真相。就像“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是“我執”,是玩著自我把戲的心理性自我,像控制與拒絕控制等等,這些都是“我執”玩的把戲。虛假的自我是在演戲的,而且你會發現這個表演本身就是虛假的自我,譬如,某個你不喜歡的人到你家,你甜言蜜語表示歡迎,這就是虛假的自我。


真實的自我說:“我不喜歡這個人。”,這是真實的自我,甜言蜜語表示歡迎的是虛假的自我,你用心觀察,你會看見,虛假的自我在演戲。你只要覺知到真實的自我,事情就會開始轉變,你不必去控制虛假的自我,那樣的話,你會遇到麻煩。


僅僅是意識到內在發生什麼,你的真實自我是什麼就可以了,你不用在外在世界展現它。譬如,你不喜歡你老闆,你不必告訴他:“老闆,我不喜歡你。”,如果你這樣做,你的老闆可能會說:“既然這樣,我開除你,好了”。那你該怎麼辦。


薦讀 | 你的真相

愛自己


你愛自己嗎?真相是人們並不愛自己。愛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只愛自己的優點,厭惡自己的缺點,這並不是愛自己,愛自己是說愛自己的全部。如果你是西施,年輕貌美,你愛自己;如果你是東施,生而醜陋,你還能愛自己嗎?如果你四肢健全,你可以愛自己;如果你天生殘疾,你還能愛自己嗎?愛自己的優點很容易,愛自己的缺點不是那麼容易,但是誰沒有缺點呢,而愛自己意味著愛自己的全部,包括愛自己的缺點,這是愛自己的困難。


每個人都有可以稱之為負面自我的部分,每個人都有負面的一面。譬如你沒說過謊嗎?這麼多的謊言,每天平均有60個謊言,任何人都是如此。但是你願意接受自己是個騙子嗎?不,而且有時是預先規劃的謊言,為了生存。但是你願意看見嗎?你不喜歡看見它。你說:“噢,我好愛你,祝福你。”,你內在卻充滿了憎恨;你內在有很多的恐懼,外在你表現得很勇敢;你很勇敢地說話,內在只有恐懼。對於所有你給出的所謂的形象,都有負面的對應物。沒有任何事物沒有負面的對應物。你有嫉妒、憤怒、憎恨、暴力、慾望,表面上是世界上最平靜的人。人們將這負面的一面塞到地毯下,藏在那裡,在無意識中,它在那裡發臭了,這對你造成了所有的麻煩。


愛自己,是說愛這個糟糕的事情,你討厭它、憎恨它、害怕它、不喜歡它,假裝它不存在。而這世界上沒有人沒有這負面的部分。


薦讀 | 你的真相

做真實的自己


當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的時候,做真實的自己是困難的。你只能追隨別人,追隨這個時代,在成為別人的過程中,痛苦著、扭曲著。不認識自己的人,努力做的都一樣,就是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的自己。但是這並不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因此很多人即便成功了,也不快樂。


父母不認識自己,生下孩子,也不認識自己,現實中,孩子們都很辛苦,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努力成為父母眼中的自己。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沒有人能成為別人,做自己是簡單的,也是快樂的。但是有了頭腦以後,簡單的事情變得不簡單了。沒有頭腦,人會做自己,這是自然的,他不會做別人,但是頭腦進來了,一切都不自然了。認識自己猶如霧裡看花,成為自己成為了一個努力,這些都是頭腦的遊戲。離開頭腦,你才能認識自己,頭腦是數學的、邏輯的,而人是生命,生命是活的感覺。生命更接近心,進入心,才能接近真正的自己。做父母的要用心觀察,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他的天賦是什麼,並允許孩子朝天賦的方向發展,而不是讓孩子去完成自己頭腦未盡的願望。有研究顯示,父母早逝的孩子長大更容易成功,因為沒有父母的愛,也沒有了父母的約束,自由的孩子更容易做自己,更容易成功。


中國的文人,有的喜歡春秋,有的喜歡三國,還有的喜歡民國,其實亂世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社會比較亂的時候,人也比較自由,約束比較少,人們有更多做自己的空間。任何時代,只要你不傷害別人,做自己都是最合適的。你有工作要做,但是你餓了,那麼你先填飽肚子再去工作,這是最合適的。同樣的,如果你有自我需求,那麼在幫助他人前,先滿足你的需求是比較恰當的,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很自然、正確和合宜的。如果你不是如此,那麼你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被培養出來的。


美德必須自然產生,它不是培養出來的。如果你沒有開悟,不要表現得像個開悟的人;如果你還沒有覺醒,不要表現得像個覺醒的人。你有你的需求,為什麼先專注在他人身上呢?這是行不通的,你的存在必須被表現出來,你的飢餓必須得到滿足。最奇特的事情是,當你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你發現自己自然產生了幫助他人的渴望。這並非強迫自己或矯揉造作,而是你很自然地就會想幫助他人,變得無私。在此之前,以自我為中心並沒有什麼錯,只有當自我採取危險的方式來表現自己時才是錯的。也就是說,你不應該只為自己的利益而行動,有時你可能認為是在表現自己,卻變成了自私自利的行為,所以一定要小心注意。


表現自己,同時幫助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不要為了幫助別人而否定自己的存在與需要,這麼做遲早會惹上大麻煩,所以請自在地表現自己。


薦讀 | 你的真相


內在真實


內在真實就是看見內正在在發生什麼,不判斷、不譴責、也不提供解釋。當你進入內在時,你會發現那裡有許多糟糕的東西。你有恐懼、慾望、憤怒、嫉妒、羨慕、缺乏愛與連結,你會看見很多糟糕的東西,你可能不喜歡你所看見的,但是你必須持續看見那裡有什麼。然後你會發現那些東西不僅是在你的內在,在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有,不僅是在人類的頭腦中,而且從人類出現在這個星球上時,頭腦就一直是如此。


你會發現這些都是人類頭腦的各個方面,數千年來頭腦都是如此,頭腦並沒有改變,頭腦數千年來都沒有顯著地改變。有恐懼、慾望、憤怒、嫉妒,但沒有愛;對象改變了,但結構並沒有改變,過去可能是害怕老虎,現在則是擔心股市。


然後你會發現改變是不可能的,當你深刻明白改變是不可能的時,你的頭腦就會保持沉默。你發現不需要努力和能量,接受性自然就發生了,隨後就會有愛。如果你看你自己的內在,發現了你是誰,並如實地接納自己,愛你自己,你的外在世界就不會有問題。


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內在,還是很難接納外在世界,這表明你還沒有真正地看到內在世界。一對夫婦要離婚,其中妻子看到了內在所發生的一切,接納並愛它,她馬上看到外在世界的變化。這裡只有一個原因,內在世界是外在問題的真正起因,問題在於你很難看清楚自己的內在世界。因為看到你是誰,真的非常痛苦,你有些隱藏起來,不讓自己看到,也不讓他人看到的秘密的一面。事實上,你與它失去了連結,你的恐懼在那裡,你的傷痛在那裡,你的嫉妒在那裡,你的慾望在那裡,你可怕的念頭在那裡。它們都是讓你感到羞辱並害怕看到的,而這才是讓你的外在世界變得一團糟的原因。當你有勇氣不去指責它、不評判它、不辯解、不找藉口、不逃避而是擁抱它,就如同是抱著一個新生的嬰兒的時候,會怎樣?當你不打算評判你自己,會有什麼問題嗎?如果說你習慣性撒謊,現在你不評判習慣性撒謊是一個壞的品行,會有什麼問題嗎?


如果說你有巨大的慾望,那又會有什麼問題嗎?只有當你要譴責它,問題才會出現。如果你能簡單地看著它說:“是的,我內在有慾望。”,會有問題嗎?如果你欺騙了某個人,你打算看著它並說:“是的,我騙人了,是的,我就是這樣,我是一個騙子”,又會有什麼問題嗎?如果你看見自己的內在,你會發現,那是一個垃圾坑和化糞池,所有負面的東西全部隱藏在地毯下。所有的這些都會出來,你面對它、接受它,奇怪的是你會愛上它,很美妙的是內容是什麼並不重要,你看到它、接受它、喜歡它,僅此而已。


然後和平降臨到你的內在,第一次你沒有了內在的衝突,你不僅接受自己,你也接受其他人;你不僅愛自己,你也愛你周圍的人。你會發現他們對你的行為也在改變,不僅如此,長期存在的問題,金融問題、健康問題將不復存在,你必須嘗試它。


薦讀 | 你的真相

外在真實


外在真實適合不在他人身上找缺點,不對他人生氣,不嫉妒他人,以及準備接受後果的人。仍然有內在問題的人不能練習。佛陀遇到一個罪犯,這個傢伙常切人的頭和手指,然後像個花環般戴在脖子上。有次,佛陀和他在路上相遇,看見他的人都會逃跑或暈倒,佛陀靜靜地走向他,罪犯很震驚,他無法對佛陀做什麼。相反,他成了佛陀的弟子,這是因為佛陀沒有恐懼、沒有憤怒,有憤怒的人去那裡,馬上會被殺掉。


如果你沒有恐懼,你可以接觸騙子、罪犯,罪犯不會傷害你;如果你充滿了恐懼,你只是為了外在真實,你說歡迎,這將非常危險。外在真實只能由一個高度成長,沒有自我中心的利益,克服了許多內在的憤怒與激憤的人來練習,但是仍然有內在問題的人不能練習。


薦讀 | 你的真相

全然經驗生命的每一刻


生活是很單純的,你出生、上學、讀書、工作、做生意、賺錢、談戀愛、結婚、生孩子,獲得一些名譽和聲望,經歷人生的起起伏伏。


你吃飯,看電影,享受各種樂趣,你幫助他人,也製造一些與他人的問題,這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一些小事情,當你吃飯的時候,你覺知到你的飲食;當你擔心你的妻子和孩子,你覺知到那份擔心。當你憤怒或者嫉妒時,你覺知到它,無論發生的是什麼,你都覺知到它,它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知到它了嗎?覺知到你的呼吸;覺知到你在行走;當你看到你的妻子時,覺知到你妻子的臉;當你看到你孩子的臉時,覺知到你孩子的臉。


覺知到你所有的感覺,帶著覺知做簡單、平常的事情,這就是我說的投入生命。做這些簡單的小事情就是覺知,當你持續地做這些小事情,偉大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你的焦點不應該放在那些偉大的事情上,而是應該放在這些簡單、實際的小事情上,其餘都是自動發生的。如果你這麼做,你就會到達那裡,如果你沒有這麼做,你哪裡也去不了,這就是投入生命,這就是全然經驗生命的每一刻。


薦讀 | 你的真相


學會感恩


在這世界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是利用他人來使自己成功的人。第二種人是覺得自己被生命中的每個人與每件事物所幫助的人,這些人是感恩的人。人的本質是不感恩的,感恩的人是卓越的人,意識狀態高的人會有感恩。知道你的產生是相互仰賴的就是感恩的誕生。崇高的特徵是感恩,不幸的,人們並沒有這個,感恩的缺乏阻礙了成長。


你是你所是的樣子,不是因為你選擇成為那個樣子,而是事件、大自然、人們、整個宇宙使你成為你所是的樣子。你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教師、鄰居、社會、每個人在你的生命中都扮演著一個角色。仔細觀察,萬物都為它所有接受到的蒙恩於地球;作為孩子,你欠撫養自己的母親一個感恩,你也欠提供自己安全的父親一個感恩;作為學生,你為所接受的知識與智慧欠教師一個感恩;你也為了從前人那裡接受到的生命經驗和知識欠前人一個感恩;別忘了也向植物、動物與整個存在表達感恩……


宇宙是如此構成的,如果有人以某種方式幫助你,而你表達感恩,這意味著心在運作。當感恩來臨時,心就會發出一個信號,幫助你的人就會收到這個信號,當這個人接收到信號時,你就會從那個人得到更多的祝福。當你進入感恩的狀態時,頭腦本身也會以更好的方式來運作;如果沒有感恩,大腦這個器官就會變成較差的器官。當你感恩時,那些真的憎恨你的人,多少會感覺到你的感恩,你就會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祝福。


有感恩的人成長比沒有感恩的人要迅速許多。當你的心棲身於感恩中時,你明白宇宙是豐盛的。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被上天的恩典所指引著,一切的生命都僅是朝向這個目的地的旅程,這個目的地就是天人合一。


薦讀 | 你的真相

發現自己的道路


最初,有些事發生在你的生命中,你變成一個求道者。


而後,你走馬觀花……


終於,你選定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選定了一條路,你必須堅持這條路。


當你意識到你無處可去,就出現了一個點。


而後,這條道路消失了。


在那一刻,你會意識到你的道路。


當所有的道路都消失了,只有在這個時刻,你才會發現自己的道路。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人的業力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人的道路也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你遵循別人的路,你哪兒也去不了。


你要走的路是獨一無二的,自然是不可複製的。


你堅持走一條路,而後這條路消失了,這時一切對你來說都變得清晰無比。


*摘自:《醫學人文觀察》第四期,2016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