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愛一人——民國完人譚延闓

譚延闓是清末重臣譚鍾麟的兒子,出生在杭州,當時譚父任浙江巡撫。譚鍾麟後來歷任陝甘總督、吏部左侍郎、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閩浙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

譚家是封建舊家族,家中規矩眾多,譚延闓母親是小妾,在家中地位低下,吃飯都不能和譚延闓父親一同坐下。譚延闓從小目睹這一切,為能改變母親命運而發奮讀書。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譚延闓在會試中得了第一名。據傳說在後面殿試中,因譚延闓與譚嗣同既都是湖南人又都姓譚,讓慈禧太后想起譚嗣同而不喜歡譚延闓,譚延闓殿試名次降到三十五名。

譚延闓中進士後回家,家宴中,譚延闓母親的碗掉地上引起譚延闓父親注意,譚父終於開口讓譚母從此以後坐下一同吃飯。

1916年,譚延闓母親在上海去世。當時政局混亂,譚延闓剛剛重新擔任湖南省長兼任督軍、參議院議長。譚延闓不顧自己離開湖南可能職位不保,而趕到上海接母親靈柩回湖南茶陵老家。譚家祖居在譚氏宗祠後面,宗祠是譚延闓母親出殯的必經之路。當時族中長者申明族規:小妾出殯不能走宗祠正門,只能走側門。譚延闓很憤怒,他要為母親再爭一口氣,他自己躺母親靈柩之上,讓人抬出宗祠正門,大喊:“我譚延闓已死,抬我出殯!”

譚延闓有感於母親一生的遭遇,發誓永不納妾。1895年,譚延闓與妻子方榕卿結婚,譚延闓用情至深。方榕卿生病,譚延闓指導家廚熬製“玫瑰母雞湯”,這是現在廣州酒家名菜“玫瑰情人湯”的來歷。1918年,方榕卿病重,譚延闓發誓不再娶妻。方榕卿去世,作為美食家的譚延闓吃齋一百天。

1922年,譚延闓到廣州支持當時處境比較困難的孫中山。孫中山很欣賞譚延闓,有意撮合譚延闓和宋美玲。宋家也對譚延闓很滿意。譚延闓為亡妻婉拒這門親事,特意認宋美玲母親為乾媽。後來,譚延闓還當了蔣介石和宋美玲的結婚介紹人。

譚延闓後來歷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作為美食家,譚延闓和家廚開創了“組庵湘菜”。作為書法家,譚延闓和于右任、胡漢民、吳稚暉並稱“民國四大家”。作為“官二代”,自己又身居高位,又有才華,喪偶時不到四十歲,譚延闓做到一生只愛一人,這份痴情歷史罕見,不愧為“民國完人”。

一生只愛一人——民國完人譚延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