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漳河晚渡豐樂鎮之漳河合清濁之雙流,為郡巨浸,南北輿馬莫不於茲卬須焉。自晨興,鼓楫徃來繹絡,固可以覩恬熙覘順軌矣。若夫夕陽在山,人影歷亂,斜輝映樹,反照入波,覺水逝雲歸,神怡心曠。斯一郡之大觀也,已撫斯圖也,得毋有臨流思賦者乎?

「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漳河,發源於中國山西省東南山地,是海河流域衛河支流,有清漳河和濁漳河兩源。清漳河大部流經於太行山區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區,泥沙較少,河水較清。濁漳河流經山西黃土高原地區,水色渾濁。所以便能理解文章開頭中的“合清濁之雙流”了。


「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圖片來自網友Mr.Liu)


據清嘉慶《安陽縣誌》記載,位於豫冀兩省交界的安陽縣豐樂鎮村,跨漳河與通往河北磁州的東西漳河,這裡古代是南北御路官道,也是通往京城的必經之路。因每年都要修建草橋,一般是用木樁架成,上面鋪草蒙土,每年在農曆九月興修,而到第二年的五月則因汛期來臨時撤除,故名歲修橋。過往行人大多則以船筏渡河。這便形成了安陽八大景之一的“漳河晚渡”,此景就發生在每年的五月至九月間的豐樂鎮渡口水面上。


「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圖中右下角有一座小橋,是模仿當年的場景修建起來的,通趙橋。橋北就是當年的趙國,橋南就是當年的魏國。據照片的提供者劉哥說,圖中的位置不遠就是當年漳河晚渡的地方,但是現在漳河灘沒水了,我們過不去當年的地方,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圖片來自於網友Mr.Liu)


古代的漳河流經古鄴城西北,可以說古漳河孕育了古鄴城。安陽殷都遺址毀廢之後,代之而起的是殷墟東北的20公里處的漳河岸畔的南北古鄴城。鄴城,春秋時初由齊桓公修築,戰國時期,西門豹治理鄴時,曾開鑿引漳十二渠引水灌溉農田。經過西門豹和史起等後人的多年治理和細心經營,漳河兩岸遂發展成為黃河以北地區的軍事重鎮和經濟中心。


「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圖為西門豹雕像,來自網絡侵刪)


到了漢魏南北朝時期,成為七國故都的京畿地,又逐步發展成為北部中國的通都大邑,歷史上的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和史起治理漳河造福民眾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東漢建安年間,文壇上有名的“三曹”和“建安七子”也曾在這一帶以詩文會友。試想當年漳河曉月,舟船揚帆,一群桀驁不馴、風骨傲然的才子盪舟漳河,推杯換盞之間,會吟出怎樣的千古佳句?


十六國時後趙石家和東魏、北齊等高氏帝王之家兄弟相殘的故事和歷史上的諸多戰事都發生在這裡,歷史上的很多軍事政治家在這裡指點江山,歷史上的文人騷客、著名文人志士在這裡激揚文字。1960年~1969年,在漳河上游林縣(今安陽林州市)境內興建了舉世聞名的紅旗渠水利工程。漳河兩岸,百姓安居樂業,真可謂是人傑地靈。

向前追述,《彰德府志》則記載,豐樂鎮的漳河渡口,過去是行人輪渡南北通邑的必經之路。南北漳河兩岸,船舶來往不斷,行人絡繹不絕。“為郡巨浸,南北車馬莫不於茲。……若夫夕陽在山,人影歷亂,反照入波。覺水逝雲歸,神怡心曠,斯一郡之大觀也。”夏水暴漲時,波濤翻滾,猶如蛟龍戲水,群龍鬧海,秋水下降後,碧波盪漾,巍為壯觀。尤其是到了傍晚時分,日落西山,晚霞映照在河面上,天光水色,雲氣繚繞,相映成趣,加之輪渡船上的零星燈光點綴,不失為一幅晚霞輝映下的“水逝人歸”圖,令人駐足忘返。所以“漳河晚渡”所在的豐樂渡口便成為很多人無比嚮往和躍躍欲試擺渡遊玩的好地方了。


「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圖為漳河風景,來自網絡侵刪)


順著歷史的洄流,繼續逆流而上。明朝時,趙康王朱厚煜由南京赴北京時,曾路經豐樂鎮,擺渡過河,恰在夜裡月下時分過河,就曾寫過一首題為《安陽八景·漳河晚月》的詩,詩中描述了趙康王朱厚煜自己渡河欲登銀河、待約嫦娥問津的美好願望:


鬥落參橫夜向晨,鐘聲隱隱月西淪。

餘光尚怯東昇日,殘魂猶輝北渡人。

影墜風頭天寂寂,形沉波底水粼粼。

乘搓便欲登銀漢,還待嫦娥一問津。


在嘩嘩的水聲中,我彷彿還聽到了更多更早的古人的吟詠,唐代詩人張祜鄴下懷古,感嘆“鄴中城下漳河水,日夜東流莫記春”;而邊塞岑參在漳河邊的客舍裡感慨“ 鄴都唯見古時丘,漳水還如舊日流”。


暮色襲來,這蒼茫的暮色已非當年暮色。月明星疏、燈火閃爍、遊人擺渡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天塹變通途,現在的漳河鐵路橋和公路橋已南北貫通橫架於漳河之上。


「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圖中文字為:在縣北四十里豐樂鎮安陽磁州交界處。圖自徐忠信先生博客,侵刪)


只有漳河,接納過涓涓細流的漳河,接待過無數詩人的漳河,千年流淌。雖然由於上游嶽城水庫蓄水斷流,水勢變小,但是凸露的河床清晰可見。 雖然大部分地方已成為坑窪不平的沙土或卵石的土丘了,但漳河晚渡深處依稀可見少許的坑水和沙丘,風景如舊。雖然來往行人不用輪渡了,但是每逢夏日淫雨季節或寒冬時期,還可見孩童戲水或溜冰。遊人騷客至此,憶想當年水波盪漾中乘船輪渡浪遏飛舟盛況,不免增添了諸多懷舊、遺憾的感受。


正如劉長卿感慨

“君不見鄴中萬事非昔時,古人不在今人悲”。


「安陽古景」霞光映照的漳河晚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