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大家出来啊!闺女来了”

当州门司镇社工黄文春走进州门司敬老院大门时,一老人看到她,便大声招呼其他老人们。

州门司敬老院是市民政局为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而建的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敬老院的养老设施、居住环境都让人倍觉温馨舒适。这里现有集中供养老人200多名,这些老人平均年龄达75岁,都是一些农村五保对象,绝大多数是长期没有感受过子女的关怀。当社工黄文春走上乡镇社工岗位便来到州门司敬老院开展第一次关爱老人活动后,她并与这里的老人们建立起了“亲人”关系,在互动中,老人们亲切的叫黄文春“女儿”。这次,黄文春又来为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了一个多月的老人们进行情绪疏导时,她又听到了老人们兴奋的称呼。

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2019年12月3日,资兴社工配合市妇联开展“巾帼暖人心.温情常相伴”敬老活动,机构安排黄文春、朱秀琴两位社工先行到州门司敬老院提前准备活动开展。这是黄文春与老人们的第一次互动。互动中,黄文春、朱秀琴与老人们一起唱红歌、聊天;在活动时,黄文春、朱秀琴引导老人们检查身体,协助爱心人士给老人们们送上暖冬的棉帽、棉袜。通过这次的互动,老人们看到社工这一特殊群体,感受到长期未见的女儿关爱,很多老人便亲切的叫她们“女儿”,要“女儿”常来看看他们。

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2020年1月20日,快过年了,黄文春又想到了住在敬老院的“亲人”。这天,利用镇党委政府为环保老人送温暖之机,她又来到了敬老院看望老人。这天,为增添敬老院过年的浓厚氛围,敬老院李院长特邀请了书法家许正扬先生来为老人们写对联、送福字。黄文春主动组织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布置现场迎接书法家许正扬书写春联,带动工作人员贴窗花、挂灯笼……。黄文春协助镇干部将政府的新年红包和过年物资送到每个老人的手中,让老人们不仅在环境中感到年味,更在情境中享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

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今年的春节很特别,春节来了,疫情也来了。养老机构人员为易感人群,“老人们的身体不知怎么样呢?”“不知有没有防疫物资?知不知道怎么预防?”黄文春在家过年时,心中却想着远在州门司敬老院的老人们。

当春节休假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取消后,黄文春到岗第一天并向民政办主任建议去敬老院送防疫物资,了解老人们的防疫情况。1月29日,黄文春便为老人们送去了酒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一到敬老院,她便为老人们送上了新春祝福,并嘱咐老人们一定要重视这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保护好自己,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堆、不外出,不给政府添乱。随后,她为敬老院的护理人员详细讲解了新冠肺炎预防知识,演示了正确洗手方法及戴口罩的方式,帮助敬老院对食堂水池、碗筷等进行消毒,力保这群易感染人群零感染。

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自大年三十日起,州门司敬老院第一时间实行封闭式管理,除工作人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质外,谢绝外来人员与车辆入内,禁止院内老人及工作人员外出探亲。一天、二天、三天,敬老院的老人们、护理员均遵守管理制度,相安无事。但半个月、一个月过去了,老人们看到院外公交车开了、集市开市了,而他们还不能像往常一样走出走进,于是很多老人便开始变得沮丧、骄躁、气愤……各种情绪爆发出来了,有的老人还表示想“女儿”了。一直奔走在全镇各村配合值守的黄文春接到敬老院李院长的电话得知这种情况后,她坐立不安了。

从3月6日开始,黄文春一有空就往州门司敬老院跑。在确保自己健康状况下,她一次又一次走进了老人们的生活中,针对不同性格的老人展开了情绪疏导、组织老人们开展体育锻炼、开展文娱活动、逐一找老人谈心、拉家常……终于让老人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了,老人们的心理压力得到纾解。

特殊的“亲人”——社工黄文春关爱敬老院老人二、三事

“我们这里的老人们还真离不开小黄社工了,一个月没有见到小黄社工,就有老人要我打电话给小黄。”州门司敬老院李院长感慨的说。“这里的五保老人缺乏亲人关爱,我们社工就是老人们的亲人,只要老人有需要,我们社工随叫随到!”黄文春对李院长说。黄文春表示,资兴社工与敬老院中的老人之间的“亲人情”,不管疫情是否存在,始终不断。

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