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您一个天堂梦——哈市向阳山殡仪馆采访二、三事

“冰城天堂何处寻,众人遥指向阳山。”

这是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向阳山殡仪馆采访中,从众多丧主赞扬信中随意择取的几句顺口溜。几天的采访所见所闻果真名不虚传。

还您一个天堂梦——哈市向阳山殡仪馆采访二、三事

三百牛郎会织女

素有“东亚小巴黎,北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市,现有人口380多万,仅向阳山革命公墓寄存骨灰就达五万六千多盒。其中副处级以上(含教授、专家等高级知识分子)干部就有一万左右。他们大都在革命战争年代立过汗马功劳,或者是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党和政府为了表彰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就是在魂归天堂之后也给予了较高的特殊待遇“高干骨灰堂”。美中不足甚至令人遗憾的是,受几千年封建旧传统制度的影响,上级有关部门就骨灰寄葬有着严格的规定,副处级以上干部骨灰寄存楼,是不能安葬低于此级别的其他人,这样,夫妻双方中无论丈夫还是妻子,级别不够也只能忍“疼”分居。每年的清明祭奠,数千位牛郎织女只能借助子女的“探望”来相会一次。

去年春天,有位丧户来祭奠亲人,当他们哭诉着早逝的老人活着的时候恩恩相爱,互助互励,而病故之后因级别不同,只能分楼而居,子女、亲友因爱莫能助而痛苦万分。丧主滴滴泪牵动着该馆领导的心,支部书记田树新、馆长兼公墓主任刘明月和副馆长陈宝玲,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并反复研究后,决定解放思想破陈规,制定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折衷方案,在“高干楼”开设一处“同居室”,让两地分居的夫妻盒搬上“鸳鸯楼”,近两年来,已有三百多对“牛郎”、“织女”结束了一河之隔两相望的孤独,共享天堂之生活。

还您一个天堂梦——哈市向阳山殡仪馆采访二、三事

二百五与五个一

向阳山殡仪馆有职工42人,担负着哈市东部及近郊约150万人口范围内的火化任务及全市副处级以上干部病故后的殡殓葬祭。每年化尸7500具左右。接待丧属300万人次以上。人员之少,工作之繁重在全国十大城市殡葬行业中实属罕见,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人人都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却接连创造出无数个第一:黑龙江省省级精神文明单位;黑龙江省省级园林绿化先进单位;黑龙江省省级卫生先进单位;黑龙江殡仪馆综合评比第一名;共青团员黑龙江省委授予“十佳”称号;……

“在管理上你们的绝招是什么?”我问。

“目标管理。”陈宝玲副馆长在向我们详细叙述了“集体研究、分工负责、层层分解、各司其职、奖罚严明”的管理内容之后,刘明月馆长讲了最近发生在该馆的“二百五”故事。

前不久,该馆有两名职工因故打架,馆里有关规定各罚了他们250元钱。他们来找领导,要求或罚260或罚240,最好避开“二百五”。馆长说:“多了不要,少了不行,就罚你这二百五,看看记住不!”职工出了问题,层层领导都要挨罚,从股长到馆长,有罚三十元的,有罚五十元的。

说完此事,刘馆长从衣袋里抽出一张纸条说:“前两天我又被罚五十元,是因为上级布置给的一项任务,我安排时未交待清楚,影响了施工。订下的纪律就要执行,我们从不含糊!”

还您一个天堂梦——哈市向阳山殡仪馆采访二、三事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在我们共和国的版图上,哈尔滨被称作是“天鹅头上的一颗明珠”,而向阳山殡仪馆则是这颗珍珠上最耀眼的“景点”之一:每年都有数百名全国同行前来参观学习;这里的经验、事迹早已被大江南北的殡葬业同仁所撰写,介绍该馆新经验新成就的论文在世界殡葬理论研讨会上,受到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殡葬专家们的高度赞扬并荣获二等奖。

刘明月馆长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们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还相差很远。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在不远的将来,使我们馆的综合指标跃入全国前列。”

陈宝玲副馆长自信的说:“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向阳山殡仪馆全体职工年龄结构呈正金字塔型,全馆42人中,青年职工占百分之五十;中年职工占百分之三十,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占百分之二十。

全国殡葬业同仁最感头痛的另一大难题是:文化素质低的职工占很大比例,有大专以上文化或受过高等系统培训的职工仅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三左右,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渴望人才成为该行业的首要问题。而向阳山殡仪馆之所以事业兴旺蒸蒸日上,奥妙之一就在这里,群星灿烂人才济济对他们来说绝非夸张:全馆42人中,早在几年前就已全部达到高中文化,其中达到大专以上文化者就有十四人,有经济师、政工师等专业技术职称者十人。全馆百分之八十的职工都能歌善舞,文武双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