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拾趣】话说农村丧仪习俗 二、三事

中国的丧葬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在农村,尤其在沿大运河一带的丧葬习俗,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尽管现在的人们说不清其丧仪礼节的由来,或讲不清其环节深处名堂,但依旧照搬不误,遵循旧俗多少不差辙的传承着。

由于丧事程序多多,步骤繁锁,有些事还真使人难以揣测、费解。

有的在垂危病人还有一口气的时候,习惯性的穿戴上,从集市上或在寿衣店买来的清朝时代样式,传统流行的服装(最外套还有男穿袍,女穿裙之说),马上抬放与灵床之上,等着气倒完了,人们眼睁睁地守护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便用死人“龙凤卧单”盖严,就算停灵妥当,名作“挺丧”。并流传一种说法叫“明白死不了炕上”,都说死在炕上不好,或不吉利。

有的危重病人被强行拉巴穿戴好内外寿衣,放在灵床上好几天,还有微弱的生命特征。这时有的人看此情形,竟说:“这口气真难咽呀!”此话之意,是望人早归西天呢,还是盼人能侥幸活下来呢?不解其意。还有人说:“阎王爷派的勾魂鬼差还没来到哩”。那时候人没文化,不知道人不到时候不死的道理。有的把人抬放在灵床上,其儿子报庙回来,人又反醒过来(与诈尸不同),挺过危险期,又活了十几年。这时人才明白,事实证明,别光依“不能死在炕上”的老理了,等人死挺了,再穿寿衣也不晚,预防假死。再说有的病人弱不禁风,这一盲从的拉巴,不该死的也给折腾死了。

【民俗拾趣】话说农村丧仪习俗 二、三事

现在不行了,人死后放进冰棺,既使有活的机会,或生的迹象,也屈死了。那“明白死不了炕上”的老理,不知什么说法,真是于心不忍。

人死后,头向南,脚对北,头枕金砖,脚蹬银砖,寿终正寝。屋门口外还要栽两根高杆子,上挂一竹帘子,还在房檐上探出把子秫秸,搭在高杆子上的横梁上,竹帘子前在放一供桌,统称“尸棚子”。这哪像个棚子呀?上漏天,下照地,再简单不过了。老祖宗就这样传下来的,没走样儿,再有条件的也没过多的讲究。排场谈不上,只有十分丧气。

平时有人家盖简易房子,就有人半开玩笑地说:“看你盖的啥房子,跟搭‘尸棚子’差不多。”这“尸棚子”就是象征性的,为什么灵前不好好的装饰讲究,使其庄重而肃穆?还真没有人说得清楚,至今没有进化,没有发展,百思不得其解。

农村人死后,俗称“倒头儿”。家里的后事办妥就绪后,就及时在本事东家胡同口,按男左女右老规矩,插一造型烧纸团,从古至今传下来的专用名词,称谓“知故都”(du)。究竟真实地应该是哪三字,还真难住了人。经反复思考理解,无奈凭空翻出了这几个字。顾名思义,“知”,“知道”、“了解”;“故”,“病故”、“去世”;“都”,“大家”、“众人”。其大概意思是让在此过往的行人,知道本处有丧事发生,并通过观察“知故都”的位置、大小,可判断了解死者是男是女,还可知道大约死者享年岁数。因为这“知故都”是按死者寿终年龄而定的。纸张越少证明死者年轻,越多说明死者年高,亦示讣告之义。

做“知故都”,是用黄裱纸或质量较好的火纸做成的。如火纸一张,均折三份,再用剪刀从一端按印儿铰两剪口至另一端,要使之连接,千万别剪断。用手提起中间那一份儿,算死者的一岁,那两份儿垂直于下。如死者三十岁,则用火纸30张,死者八十岁,则用80张。所提起的那些份儿,用长二尺左右的秫秸夹住,并用绳子系牢,悬插在所住胡同口之上,公布于众。“某某胡同口插上知故都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诸人了解。街坊,左邻右舍,乡亲们手托烧纸前去吊孝。一是对死者祭奠,二是为死者家属表示安慰节哀。

到“送三”(也称“送盘缠”)这一天的傍晚,要请“知故都”。全家孝子贤孙各把孝衣、孝带、扎腿带儿,或孝帽佩戴好,有执事者抬把大木椅子,上有死者生前用过的棉祅,袄袖冲前叠好,领口上戴一顶死者用过的帽子,意为抬着亡者。当走到胡同口,轻轻把椅子放稳,有执事者在“知故都”旁,烧点儿火纸,再有其长子用手扶“知故都”,慢慢放在椅子之上。后有孝男孝女紧跟,走之大街,直奔神庙。到庙前,再轻轻把椅子放稳,先有执事者烧纸,然后有长子举“知故都”慢慢挨地上庙台,再往庙内把“知故都”探一探撤回,再围庙绕一圈至庙台,这就等于死者的魂魄浮与“知故都”内。

【民俗拾趣】话说农村丧仪习俗 二、三事

这时,孝子们要念念有词,喊着死者的称呼(如父亲喊“爹”,母亲喊“娘”),“回家吃饭儿去哩,回家吃饭去哩。”下庙台阶儿时,也要温柔地说着,“慢慢儿,下台阶儿哩。”就这样把“知故都”放在椅子上,按原路返回。孝男孝女在后紧跟,嘴里还是轻声轻语地喊着,“回家吃饭去哩”。到大门口,还要按男左女右烧上些纸钱。走到家至灵堂前,长子再轻轻地把“知故都”从椅子上拿下来,挨地轻轻喊着,“到家了,吃饭去哩,“上门台儿哩”,“过门限儿哩”。然后把“知故都”垂放在棺材头之上。包饺子供祭上,点上神香,烧上纸钱,跪拜,这就算把死者灵魂请来了,俗称“请知故都儿”。

为什么去神庙请魂去呢?因死者“倒头儿”后,有执事者腋夹托盘儿前领,亡者儿子赤着脚,去神庙痛哭紧报三趟,也就是跟庙神报到,并把死者灵魂也送到庙中了。所以到“送三”这一天黄昏时刻,再从庙中接请到家中,授敬供奉辞灵。意思在家吃饱饭,好上路。

到晚上十点左右,再把“知故都”放置纸花桥中,有执事者拿纸人抬轿、担箱子、抬盘缠钱,到村口外十字路口,对西方,点火焚之,就算死者坐轿归西,去极乐世界了。所有孝男孝女跪地磕头,只哭一声,扭头返家,别回头。说谁回头,灵魂随谁走。

过清河往北沿运河故城地,与我处习俗略有不同。此处在临出殡前,“知故都”有死者长子低头弯腰背着,后有次子、三子用手扶着,好像真的是父母老身躯体。后边紧跟孝男孝女走在大街直奔西十字路口处,那里早有执事者放一把大木椅子等候。等孝子携背“知故都”来到,请放在椅子,口说先好好歇会儿。那边执事者,把纸轿,金童玉女,盘缠钱放在一起,然后儿子请“知故都”放于轿中,同其他祭祀物一块儿焚之。意思灵魂已升天而去,走向另一个世界。

对“知故都”的应用,虽然各有地方特色,也有细节差异,但确有同工之效果。所表达的意义诸是对死者的一种孝道,集中表现出子女对灵魂虔诚的敬畏之心。

这丧仪习俗,总体由始至终贯穿着“死者为大”之说。人到灵前必有叩拜之举,以示对死者的悼念缅怀之情。对儿女而言,则是对死去长辈的一种尊重,更是对死者最后表示的一种孝道机会。因死去的亲人艰辛一生与世永别,再也见不到其音容笑貌,并忏悔自己并没有做到当儿女应尽的责任。于是,痛哭欲绝,泪涕满襟,其行为泣鬼神,恸天地。

这传统丧仪文化习俗,太感人至深了,无不使人受到深刻的教育。父母犹在,要好好尽儿女之义务,尽儿女之孝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