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拾趣】話說農村喪儀習俗 二、三事

中國的喪葬文化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古至今在農村,尤其在沿大運河一帶的喪葬習俗,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儘管現在的人們說不清其喪儀禮節的由來,或講不清其環節深處名堂,但依舊照搬不誤,遵循舊俗多少不差轍的傳承著。

由於喪事程序多多,步驟繁鎖,有些事還真使人難以揣測、費解。

有的在垂危病人還有一口氣的時候,習慣性的穿戴上,從集市上或在壽衣店買來的清朝時代樣式,傳統流行的服裝(最外套還有男穿袍,女穿裙之說),馬上抬放與靈床之上,等著氣倒完了,人們眼睜睜地守護度過生命的最後一刻,便用死人“龍鳳臥單”蓋嚴,就算停靈妥當,名作“挺喪”。並流傳一種說法叫“明白死不了炕上”,都說死在炕上不好,或不吉利。

有的危重病人被強行拉巴穿戴好內外壽衣,放在靈床上好幾天,還有微弱的生命特徵。這時有的人看此情形,竟說:“這口氣真難嚥呀!”此話之意,是望人早歸西天呢,還是盼人能僥倖活下來呢?不解其意。還有人說:“閻王爺派的勾魂鬼差還沒來到哩”。那時候人沒文化,不知道人不到時候不死的道理。有的把人抬放在靈床上,其兒子報廟回來,人又反醒過來(與詐屍不同),挺過危險期,又活了十幾年。這時人才明白,事實證明,別光依“不能死在炕上”的老理了,等人死挺了,再穿壽衣也不晚,預防假死。再說有的病人弱不禁風,這一盲從的拉巴,不該死的也給折騰死了。

【民俗拾趣】話說農村喪儀習俗 二、三事

現在不行了,人死後放進冰棺,既使有活的機會,或生的跡象,也屈死了。那“明白死不了炕上”的老理,不知什麼說法,真是於心不忍。

人死後,頭向南,腳對北,頭枕金磚,腳蹬銀磚,壽終正寢。屋門口外還要栽兩根高杆子,上掛一竹簾子,還在房簷上探出把子秫秸,搭在高杆子上的橫樑上,竹簾子前在放一供桌,統稱“屍棚子”。這哪像個棚子呀?上漏天,下照地,再簡單不過了。老祖宗就這樣傳下來的,沒走樣兒,再有條件的也沒過多的講究。排場談不上,只有十分喪氣。

平時有人家蓋簡易房子,就有人半開玩笑地說:“看你蓋的啥房子,跟搭‘屍棚子’差不多。”這“屍棚子”就是象徵性的,為什麼靈前不好好的裝飾講究,使其莊重而肅穆?還真沒有人說得清楚,至今沒有進化,沒有發展,百思不得其解。

農村人死後,俗稱“倒頭兒”。家裡的後事辦妥就緒後,就及時在本事東家衚衕口,按男左女右老規矩,插一造型燒紙團,從古至今傳下來的專用名詞,稱謂“知故都”(du)。究竟真實地應該是哪三字,還真難住了人。經反覆思考理解,無奈憑空翻出了這幾個字。顧名思義,“知”,“知道”、“瞭解”;“故”,“病故”、“去世”;“都”,“大家”、“眾人”。其大概意思是讓在此過往的行人,知道本處有喪事發生,並通過觀察“知故都”的位置、大小,可判斷了解死者是男是女,還可知道大約死者享年歲數。因為這“知故都”是按死者壽終年齡而定的。紙張越少證明死者年輕,越多說明死者年高,亦示訃告之義。

做“知故都”,是用黃裱紙或質量較好的火紙做成的。如火紙一張,均折三份,再用剪刀從一端按印兒鉸兩剪口至另一端,要使之連接,千萬別剪斷。用手提起中間那一份兒,算死者的一歲,那兩份兒垂直於下。如死者三十歲,則用火紙30張,死者八十歲,則用80張。所提起的那些份兒,用長二尺左右的秫秸夾住,並用繩子繫牢,懸插在所住衚衕口之上,公佈於眾。“某某衚衕口插上知故都了”,一傳十,十傳百,很快諸人瞭解。街坊,左鄰右舍,鄉親們手託燒紙前去弔孝。一是對死者祭奠,二是為死者家屬表示安慰節哀。

到“送三”(也稱“送盤纏”)這一天的傍晚,要請“知故都”。全家孝子賢孫各把孝衣、孝帶、扎腿帶兒,或孝帽佩戴好,有執事者抬把大木椅子,上有死者生前用過的棉祅,襖袖衝前疊好,領口上戴一頂死者用過的帽子,意為抬著亡者。當走到衚衕口,輕輕把椅子放穩,有執事者在“知故都”旁,燒點兒火紙,再有其長子用手扶“知故都”,慢慢放在椅子之上。後有孝男孝女緊跟,走之大街,直奔神廟。到廟前,再輕輕把椅子放穩,先有執事者燒紙,然後有長子舉“知故都”慢慢挨地上廟臺,再往廟內把“知故都”探一探撤回,再圍廟繞一圈至廟臺,這就等於死者的魂魄浮與“知故都”內。

【民俗拾趣】話說農村喪儀習俗 二、三事

這時,孝子們要念念有詞,喊著死者的稱呼(如父親喊“爹”,母親喊“娘”),“回家吃飯兒去哩,回家吃飯去哩。”下廟臺階兒時,也要溫柔地說著,“慢慢兒,下臺階兒哩。”就這樣把“知故都”放在椅子上,按原路返回。孝男孝女在後緊跟,嘴裡還是輕聲輕語地喊著,“回家吃飯去哩”。到大門口,還要按男左女右燒上些紙錢。走到家至靈堂前,長子再輕輕地把“知故都”從椅子上拿下來,挨地輕輕喊著,“到家了,吃飯去哩,“上門臺兒哩”,“過門限兒哩”。然後把“知故都”垂放在棺材頭之上。包餃子供祭上,點上神香,燒上紙錢,跪拜,這就算把死者靈魂請來了,俗稱“請知故都兒”。

為什麼去神廟請魂去呢?因死者“倒頭兒”後,有執事者腋夾托盤兒前領,亡者兒子赤著腳,去神廟痛哭緊報三趟,也就是跟廟神報到,並把死者靈魂也送到廟中了。所以到“送三”這一天黃昏時刻,再從廟中接請到家中,授敬供奉辭靈。意思在家吃飽飯,好上路。

到晚上十點左右,再把“知故都”放置紙花橋中,有執事者拿紙人抬轎、擔箱子、抬盤纏錢,到村口外十字路口,對西方,點火焚之,就算死者坐轎歸西,去極樂世界了。所有孝男孝女跪地磕頭,只哭一聲,扭頭返家,別回頭。說誰回頭,靈魂隨誰走。

過清河往北沿運河故城地,與我處習俗略有不同。此處在臨出殯前,“知故都”有死者長子低頭彎腰揹著,後有次子、三子用手扶著,好像真的是父母老身軀體。後邊緊跟孝男孝女走在大街直奔西十字路口處,那裡早有執事者放一把大木椅子等候。等孝子攜背“知故都”來到,請放在椅子,口說先好好歇會兒。那邊執事者,把紙轎,金童玉女,盤纏錢放在一起,然後兒子請“知故都”放於轎中,同其他祭祀物一塊兒焚之。意思靈魂已昇天而去,走向另一個世界。

對“知故都”的應用,雖然各有地方特色,也有細節差異,但確有同工之效果。所表達的意義諸是對死者的一種孝道,集中表現出子女對靈魂虔誠的敬畏之心。

這喪儀習俗,總體由始至終貫穿著“死者為大”之說。人到靈前必有叩拜之舉,以示對死者的悼念緬懷之情。對兒女而言,則是對死去長輩的一種尊重,更是對死者最後表示的一種孝道機會。因死去的親人艱辛一生與世永別,再也見不到其音容笑貌,並懺悔自己並沒有做到當兒女應盡的責任。於是,痛哭欲絕,淚涕滿襟,其行為泣鬼神,慟天地。

這傳統喪儀文化習俗,太感人至深了,無不使人受到深刻的教育。父母猶在,要好好盡兒女之義務,盡兒女之孝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