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成才,不如這樣教育他

前段事件發生的大學生持刀捅人事件,備受社會的關注。央視記者財柴靜在採訪兇手父親的時候,父親卻說他的孩子在被槍斃的前一天晚上,他和他的妻子去探望了自己的兒子,兇手對他的父母說,他早一天走就會早一天投生,父母投生的晚,兇手讓父母將來做自己的孩子,他說自己有愧於父母的養育之恩,他要報答,所以他希望的是將來投了胎,由他來照顧自己的父母。

這件事情看來,沒有一個孩子從出生以來他就是一個壞人,兇手在他出生的時候也就只是一張白紙,帶著人類的本質——善良。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事情竟然讓他成為了這麼一個殺人的兇手一個殘忍的人?——其實就是不恰當的教育造成的

兇手的父母在他從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學鋼琴,這並不是兇手自願的而是被逼著學的,他經常一邊彈鋼琴一邊掉眼淚,因為他一但彈得不好就會遭到父母的打罵。在我們看來,學鋼琴不就培養孩子們美好的品質嗎,真正的鋼琴技巧其實是次要的。但是兇手的父母並不在意也不知道這種首次關係,只是一味地注重孩子鋼琴彈得怎麼樣,好不好。反而忘記培養孩子最重要的品質,所以得到的結果就適得其反了。

兇手的殘忍手法引起憤怒,他在撞了人之後並連續進行補刀,如此兇殘的手法本質的原因其實是,他並不知道該如何去跟自己的父親交代,反而少了對死者的惻隱之心已經憐憫。是他的父母教育泯滅了他的惻隱之心,泯滅了他的善良,所以這種教育真的是非常失敗了。

父母要知道怎麼教育

十八歲的孩子有三個臺階分別是6歲12歲18歲。但是在處於6歲卻有著額外的兩個階段,我們需要把這個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情感上的撫養,第二個階段就是性格培養。情感的撫養是在0到三歲,性格上的培養則是在3到6歲,這兩個階段是人一生墊底的。其次那就是對孩子的能力培養,要知道孩子是怎麼一個學習狀態,還有學習習慣,然後就是孩子他比較擅長那些科目,以及他的學習上的困難出現在什麼地方,在這些過程當中,讓孩子自己建立一種自信,然後讓孩子對學習有一種熱愛學的學習習慣,最簡單的就是利用好時間,集中時間完成作業/

所以說在6到12歲實際上就是學習能力的培養階段,如果父母在這六年內把孩子培養好了,父母在之後便會特別省心,到孩子的初中高中他都可以在課堂上坐住,也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到了孩子進入青春期的開始階段,什麼是青春期的開始階段呢?就是作為家長要經常幫助孩子,但是孩子的自我意識成長意識已經開始變得明顯起來,因為孩子在這時候已經有了自主意識,他開始出現了逆反,他開始開發出許多自己的點子自己的主意。所以在這個階段呢,就要尊重教育,尊重教育實際上最重要的點就在於父母可以給孩子幾個非常多的選擇,有孩子自己去做主,自己去選擇。父母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做主。

想讓孩子成才,不如這樣教育他

父母應該多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上文所說的四個階段,如果父母在前兩個階段做的非常好的話,父母在之後的教育工作上,就會非常的省力,就算是孩子自身的天賦不夠好,但孩子只要是可以乖乖的坐在那裡,能夠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集中自己的精力去學習,他自己學到什麼程度,那就是最適合孩子自己的程度。

之後就是看孩子的自律程度,在青春期階段孩子要能夠自律,比如說孩子知道什麼時候他可以去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去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候不該做,這個概念就是我們所說的"觀念"。

這些東西呢都是在6歲之前,所以預防孩子出現問題,讓孩子可以心理健康的成長,就是在十八歲之前,家長最多投入的就是孩子6歲之前,然後就是小學,再往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心智的成熟,家長就應該一半監管,一半給出建議,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的想法做法,家長是管不住的了,家長最好的管教時間就是6歲到12歲的這兩個大階段。

想讓孩子成才,不如這樣教育他

家長不要以忙當作藉口

現在的社會壓力如此之大,很多家庭都是需要夫妻共同努力工作賺錢,在這種時候,對孩子的教育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般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家長們都會閒聊到"我們也知道教育重要啊,但是我和孩子的父親都要上班,真的是很難騰出時間,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每天工作忙得讓人透不過氣,本來就夠累的了,下了班怎麼會有精力再去管孩子,教孩子,學習還是要靠孩子的自覺性"。還有的家長也會抱怨說,儘管每天擠出來好多時間陪孩子,但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是提高不上去,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從這些話語之間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所有的矛盾點其實就是"沒時間去陪孩子,但又想培育出優秀的孩子"。其實有研究表明,在一天之中,有三個時間點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分別是早上起床出門前,然後是孩子放學後再就是睡覺前。最關鍵的就是在睡前,人的大腦在睡前的記憶力是很強的,父母要善於抓住這個時間點!

想讓孩子成才,不如這樣教育他

對孩子的愛要正確

要教會孩子怎麼去愛那麼就應該讓孩子清楚,雙方會對對方有不滿意的地方和生氣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傾訴出來,不能憋在心理,就像文章開頭所講的事件,父母希望孩子多掌握一門技能,但是因為過於注重技巧忽略了讓孩子學習的初衷那就是教育。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要適當,不能強行讓孩子成為你想讓他們成為的,要問問他們想成為什麼。

想讓孩子成才,不如這樣教育他

結束語

每個孩子的性格愛好習慣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學習他人的經驗也好,只是給各位家長一個參考,讓家長思考怎麼去應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適合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不能把別人教育方法強行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不然就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