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花5元買一塊破黃布,以為是王羲之真跡,鑑定是假的卻賣3億

​說起古代的書法大家,筆者最喜歡的當屬東晉王羲之,一篇蘭亭,一幅蘭亭,皆是傳世名作。王羲之本性瀟灑,清新脫俗,其筆法也是自然流暢,不拘一格。看他的書法,就像是在欣賞一位翩翩起舞的婀娜仙女,真是賞心悅目,不由得擊掌歡呼,其中滋味不可言表。但可惜的是,由於古代皇權交替,多數珍寶難以流傳下來,包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更是舉世難尋。


老人花5元買一塊破黃布,以為是王羲之真跡,鑑定是假的卻賣3億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戰事還未結束,各行各業都不太景氣,尤其是北京的文玩市場,更是跟現在的熱鬧景象無法相比,那時候在街上能找到幾個擺地攤的就不錯了,但是生意非常慘淡,說來也是,天還沒有大亮,肚子還沒填飽,盛世還未來臨,哪有心思倒騰這些玩意兒?


老人花5元買一塊破黃布,以為是王羲之真跡,鑑定是假的卻賣3億


有一天,琉璃廠來了一個老人,不知道是真行家,還是裝內行,一大堆賣相極好的字畫、古玩都沒看上眼,卻對一塊破布片情有獨鍾。細看這布片,又髒又破,隱約透著一點黃,上面的字也看不清楚了,皺巴巴的活像握成團的草紙。攤主雖然心中奇怪,但是送上門的生意誰會拒絕?更何況這張破布片擺了幾天都沒人問過一句,今天這個老人要買,自然是一口答應:不還價,五塊錢您拿走!老人從懷裡掏出錢,拿起破布急匆匆地走了,就像針入大海,再無任何消息。


老人花5元買一塊破黃布,以為是王羲之真跡,鑑定是假的卻賣3億


咱們再來說說這張破布,看著破爛不堪,但是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仔細辨認,不難認出幾個字來:平安帖,王羲之!平安帖是作者寫給友人的書信,本就寫的隨意,出現在破布上也能理解,雖說這究竟是不是真跡,但淪落在攤販之手,五塊錢的身價也就不意外了。但你可能想不到,在60年後的一場拍賣會上,就是這塊破布片,卻拍賣出了3個億的天價!單按字數來計算,合一個字價值約750萬元!真是“一字千金”啊。


老人花5元買一塊破黃布,以為是王羲之真跡,鑑定是假的卻賣3億


這還不算,關鍵是這幅字經過專家鑑定,確認並非王羲之真跡,而是宋人仿寫的,說白了,這只是一個“贗品”,而僅僅是個“高仿”的平安帖,就已經價值數億,可見世人對王羲之書法作品的高度認可!至於老人是如何判斷出此物的價值,就不得而知了。料想當年那個攤販知道此事後,怕是連腸子都悔青了吧。古董一行,就是如此現實:看走眼,錯失億萬財富;撿個漏,喜得無數真金。對於此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