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苏东坡尚且如此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本不勤奋?

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一、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更努力

世人都以为苏东坡的天才全靠天赋,却不知其勤奋过人。明人袁中道在《次苏子瞻先后事情》一文中写到:“苏子瞻,智慧夙成。喜读书,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辄变一体,书法遂工。髫年,便有论著,父明允,大以为佳。”意思是说苏东坡智慧早成。喜欢读书,用手抄写经书史书,都能全部通晓明白。每练习一种书法字体,练成后就再换一种字体练习,因而书法精工。儿童时期就有论著,深受父亲苏洵的赞许。苏轼自己晚年也曾对弟子王古说:“我每读一部经典,都是从头抄到尾。”可见苏轼不但天资聪明,更是勤奋刻苦。真可谓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都比你更努力。

天才苏东坡尚且如此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本不勤奋?

二、80万字《汉书》苏轼竟手抄3遍,并且能背诵得一字不差。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朋友朱载上去看他。朱载上在客厅等了很久,苏轼才出来。他说“我刚才在做每天的功课,没发觉你来了。”朱载上问:“每天的功课是什么?”苏轼说:“抄《汉书》。”朱载上惊问:“你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回答:“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开始时一段事抄三个字作为标题,后来一段事抄两个字,现在一段事抄一个字。”朱载上好奇地说:“能不能把你抄的书给我看看呢?”苏轼取出一册给他,朱载上看不明白。苏东坡说:“你从中任意说一个字。”朱载上就随便挑了一个字,苏东坡立马背出数百字,与《汉书原文》无一差错。后来,朱载上对儿子朱新仲说:“苏东坡尚且那么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勤奋呢?”

天才苏东坡尚且如此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本不勤奋?

三、醉酒后仍能坚持苦读三更的,除苏东坡,自古至今能有几人?

苏东坡曾自述:“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后,亦必披展,至倦乃寝。”意思是说自己酷爱读书,每晚都读到三更天方止,就算喝高了,大醉而归,也必披衣展卷,读到困倦方才就寝。由此可见,所谓聪明人,下的其实也都是苦功夫,只有天赋而不努力成不了苏轼。“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的这句名言人尽熟知,在我看来,这句话说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没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努力与勤奋,哪来的这“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千古奇才苏东坡?

天才苏东坡尚且如此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本不勤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