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40多年過去了

一晃,40多年過去了

一晃,40多年過去了‖老家許昌
文‖吉興甫

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

魂牽夢繞的母校——楊院學校,當年設有小學、初中,規模不算大,但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在縣裡一直名列前茅。

學校距我們家大約三四里,坐落在楊院村中央,本是一個坐北朝南四進院的古宅。古宅院有上百年曆史,古樸典雅,氣派恢宏,雖歷經風雨侵蝕,依然堅固耐用,基本完好。

聽村上老人講,這座建於晚清的古宅大有來頭。宅院主人姓王,是當地聞名遐邇的大戶人家,有上千畝田地,幾十頭耕牛,傭戶上百,國民黨時期曾出過一位高級將領。

1948年中原解放,這位將領攜家人隨蔣介石一起逃到了臺灣,只留下了一個孤寡老漢(最後一位主人)。


一晃,40多年過去了

這位老漢聰明睿智,平時裝聾作啞,不與其他人多交談。這樣一來,村上的人都把他當“傻子”。他的沉默寡言大有益處,文革時,他幸運地逃過了挨批鬥。我們在上學時,偶爾還看到他在很認真地看書。

從宅院南門進去,穿過兩個過堂,就到最後院,正堂是一座青磚小瓦房屋,外觀五脊六獸,四角微翹,雕刻四個“福”字。屋脊上分佈著獅子、鴿子等動物。室內重梁起架,壯觀氣派。門楣和窗欞,均是鏤空雕花,精工細制。外牆是青磚疊砌,白灰勾縫,經緯分明。中院有東西配房,青磚鋪地,非常規整。

我清楚地記得,上學時,正堂是學校教務處,是老師們辦公的地方。後院東西配房是初一、初二年級,中院左右房是三至六年級,最前院是小學一、二年級。

學校的眾多老師對我都很好,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玉傑、陶宗仁、張敬勤和魏國有老師。

王玉傑是我的啟蒙老師,她中等個子,年齡四十來歲,四方臉,大眼睛,白白淨淨。

一晃,40多年過去了

她像慈母,面目慈善,笑容可掬,對人和藹可親。她上課從不批評學生,總是以理服人,學生們都特別聽她的話。

小時候我家裡很窮,上不起學,到十歲時才開始上小學,一上學就進入二年級。王老師怕我跟不上,平時就給我開“小灶”,常讓我去她的辦公室補習。因為年齡大,個子高,她讓我當了班長(個大好管學生)。

家窮,有時我連作業本、鉛筆都買不起,王老師知道後,就自已出錢給我買,有時買過鉛筆後,還削好給我,讓我非常感動。在她的耐心輔導下,我進步很快,很短的時間內就趕上了其他同學,而且超過了他們。

我的記憶力好,每次上新課,老師把課文領讀兩遍後,我就會背了,後來,我常在班中領讀,學生佩服,老師也很喜歡。有一次,王老師病了,我就代她管理班級,給同學們佈置作業,甚至輔導他們功課。王老師非常滿意,當眾表揚了我。

恩師陶宗仁教學經驗豐富、德高望重,他在我們學校是口碑最好的老師。

一晃,40多年過去了

回想起來,我能上學,陶老師起了關鍵性作用。他親自到我家給我父母做思想工作,講孩子上學的重要意義,講上學對今後前途的益處。他把我帶到學校交給王玉傑老師,王老師負責教低年級課程,所以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一直跟王老師上學。到五、六年級時,陶老師負責教我們,我仍然擔任班長。

我從陶老師身上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他有意識地培養我,鍛鍊我,時間長了,次數多了,我的膽子慢慢也大了。遺憾的是自分別後,我再沒見過陶老師,後來聽說他已仙去,我深感愧疚。

到初中後,由張敬勤老師擔任我們的班主任,魏國有老師負責教數學和物理,他們都很平易近人,與他們在一起同學們很隨便不拘緊。記憶猶深的是那次勤工儉學的事。


當時學校的情況是:上級每年撥的教育經費不足,學校得自籌一部分予以彌補。於是,學校選擇初一、初二的學生到距學校七十多里遠的馬谷天鄉馬道林場去種樹造林,種一棵樹得五分錢。

一晃,40多年過去了

兩個班加上老師共有師生60多人,自帶吃的住的用的,配一名做飯師傅。

到林場後,林場同志把我們安排在一個叫小焦莊的村上住下,然後我們開始搭棚修灶。男女同學分開住,分別安排在村上房屋多的農戶家裡。

第二天吃過早飯,林場來的技術員帶我們向山坡進發。到現場後,技術員給我們講植樹要領,植樹方法及有關要求等相關常識並做示範。我們兩人一組,扛著鐵鍬,钁頭,提著樹苗分散在整個半山坡。種樹的山坡雖然進行了剃田式開墾,但由於土質差,碎石多,種植很難,有時挖一個合格坑,得費很大力氣,即使磨得滿手血泡,一天下來也根本種不了多少棵樹。


我們在那裡種了大概將近一個月,在種樹時,我還編了兩首順口溜:一、山岡薄地種松樹,三十年後便成林。待得樹苗成材時,恐怕皆是白頭人。二、一棵松樹五分錢,一把樹苗掙五元。窮盡身力不停種,等到天黑才種完。

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但學校往事歷歷在目,這是我人生中最寶貴、最美好、最難忘的時光。

一晃,40多年過去了

我不僅學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識,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對我人生的成長起到了關鍵的指引作用。

通過學習,我由一個一文不識的盲童,成為一個能讀書看報的青年,能寫文章的年輕人,到後來成為一位作家和詩人,我無比感謝教過我的老師,培養過我的母校。為此,特賦詩兩首權作結尾:

重訪母校

愚生闊別四十年,

兩鬢斑白今又回。

眼看此景暗垂淚,

當年師生還有誰?

闊別桑梓歲月久,

專訪故黌淚哽咽。

童年往事渾如夢,

目前近況發深思。

成群孺子喚吾爺,

多少教師均不識。

古宅老屋尚依舊,

物是人非今非昔。

一晃,40多年過去了

【作者簡介】吉興甫,筆名“詩野”。原九航校二團飛機機械師,現許昌市發改委工作(退休)。從1975年開始對舊體詩詞研究和創作。曾在《人民文學》、《詩刊》、《詩歌月刊》、《星星》、《北京文學》、《解放軍文藝》、《當代人》、《中華詩詞》、《大河詩歌》、《中州詩詞》、《九州詩詞》、《詩詞百家》、《當代散曲》、《原野》、《建安詩苑》、《泌陽覽勝》、《許昌日報》等多種書籍、報刊上發表作品並出版《吉興甫詩詞選集》1——4卷。2009年被評為“中華妙筆詩詞藝術家”、2012年被評為年度優秀詩人、2015年被評為“中華優秀詩人”、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詩詞家”。現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世界漢詩協會會員、河南作家協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許昌作家協會會員。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號立場。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