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在2月底,從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在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會議時發佈的消息中,大家瞭解到關於進一步擴大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專升本的規模的決定。相信這一消息的放出,對廣大學子來說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這意味著繼續深造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升了,但透過表象,我們往深層次的去思考下,為何要偏偏在這個時候提出擴招的相關決定,這無疑是種緩兵之計。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一方面,延遲退休雖還在不斷政府層面的討論商議之中,但其最終的實行卻是肯定的,究其原因最關鍵的就是養老金的缺口。雖然各地政府都在極力否認養老金存在大的缺口問題,但隨著退休工資每年的不斷增長,再加上某些早期並未繳納但如今卻領取過萬養老金的特殊群體的存在,無疑為這個缺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目前來看,最好的辦法就是延遲退休了。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很多所謂的專家不斷拿出類似中國人口平均年齡不斷增長,所以退休年齡也應該增長等觀點來為延遲退休不斷吹風和搖旗吶喊,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養老金問題之時,又帶來了年輕人就業崗位缺失的問題,特別是由於種種眾多周知的原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群體最受年輕群體的追捧,我們不去評價為何造成這種怪誕的擇業觀,但在這些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部門中,老一輩的不退下來,年輕的就很難有機會走上去。因此,這些“香餑餑”的崗位數,會逐年的減少。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另一方面,改革開放的40多年來,中國社會各個層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特別是經濟層面,早已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歸功的方面有很多,但“人口紅利”無疑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的政策,吸引了來自全球的企業進入中國投資建廠,也許很多80後,90後難以體會這種盛況,但看看現在的越南、印尼是如何吸引外資的就可以明白,這些國家基本上走的是中國的老路,對於跨國企業來說,100多美元月薪的工人,實在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因素了。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但中國的這些有利因素在2010年之後,卻逐漸的走向了衰減,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外資企業紛紛選擇轉移生產線到東南亞等國家,而中國自身的很多出口型企業也由於人力成本的上升而導致在世界市場中的競爭力下降,中國的“人口紅利”在不斷地消逝,近幾年來,我國的GDP也在逐年降低,這幾乎是個不可逆的現象了,因此政府才會在2015年,在中國近14億人口的情況下,開放了“二孩”的政策。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拉動經濟發展的“出口”馬車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一帶一路”政策作為“投資”馬車也在不斷加緊發展,但這些經濟手段的著眼點都是在國外,作為擁有14以人口的中國來說,拉動經濟最有利的方式無疑是“消費”這駕馬車了,但現實情況來看,人們的消費能力卻又被高昂的房價給徹底綁死,節衣縮食幾乎是每個買房家庭的最真實的寫照了。因此目前來說國內很多企業的發展都是勉強度日,甚至一些上市企業一年的盈利都不夠在一線城市買套房,特別是此次突發的新冠肺炎,對中國大量的中小微企業來說,幾乎是致命的,雖然一些地方已經在復工,但很多卻已經瀕臨倒閉了。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雖然經濟的發展降緩,企業的生存艱難,但每年近千萬體量的大學畢業生卻在不斷地湧入社會,他們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但社會所能提供的空缺崗位卻越來越少,雖然高校層面在宣傳中說就業率都能達到90%,甚至95%,但這數據卻是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的。不誇張的說,每年近半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季是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的,這裡的原因有很多,有專業不符的,有期望過高的,也有企業壓價等各種情況,甚至有些家庭條件尚可的學生直接做起了“啃老族”。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知識青年積壓在社會中,這對和諧社會的創建產生了重要隱患,但畢竟已經是21世紀20年代了,政府層面不好讓這群人再去“上山下鄉”的插隊了,所以基於這一現狀,專升本擴招,碩士研究生擴招,是短期內緩和矛盾的主要方式方法,當然,這也不是一新鮮的招數了,畢竟現在大學階段的人滿為患也就是早期不斷擴招所帶來的結果。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但去專升本,又或者去讀研究生,就真的是件好事嗎?我想這應該分開來看:對於想不斷提升自我學識的這部分學生來說,擴招當然是件好事,這樣就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到更高層次進行學習,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在本專業內的追求;但對另一部分學生來說,進一步的學習只是在逃避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這對於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來說,就像是遇到危險只會把頭插進沙子的鴕鳥一樣。

專升本、研究生,都擴招?實乃解決就業問題的下下策

短暫的緩和矛盾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對於政府來說“保就業”始終是最根本的民生問題,目前來看,“出口”和“投資”兩方面由於都受挫的影響之下,立足於“消費”來帶動經濟的發展是最為可行的。政府層面應通過相應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去壓制過於“吸血”的房地產業,從而釋放普通人群的“消費”潛能,這樣會進一步地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企業發展勢頭好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這對整個社會的穩定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