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了,事业单位死工资到手4000多,感觉没前途,应该辞职吗?

七月星辰m


【职场如水观点】到手4000多,应发工资起码5000多了,这工资应该算不低了。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不应该辞职。但你自己可以考职称加工资或者给自己找点副业,增加点睡后收入,让自己生活过的好点。


一、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不能辞职

事业单位工作虽然不如公务员稳定,但至少比一些私营企业强,不至于让你失业。从这次疫情爆发就可以看出各种工作的好坏了。很多企业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开复工,如果是大企业的话可能你的工资还有保障,不会停发、少发。如果是小企业的话那就没办法了,老板自身都难保了,还怎么给员工发工资呢。



而在体制内上班的就不一样了,疫情来了不仅工资没有少,而且很多外地职工回不了单位的还可以延长假期。回单位上班的受疫情影响还可以申请弹性上班。体制内的工作可以让你旱涝保收,所以能不辞职就尽量别辞职。



二、事业单位工资低,有以下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 1.考职称加工资

题主28岁,应该也就刚参加工作4年左右,所以你完全可以通过考职称的方式加薪。且现在年轻记忆力好、生活琐事少,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学习考职称,那加工资是迟早的事情了。



  • 2.找个适合自己的副业

题主这么年轻完全可以找个适合自己的副业来做。比如开网约车、当网络写手等等。只要不违法都可以去做,而且现在国家也鼓励事业单位员工在职创业,你完全可以抓住找个机会。


总之,题主这份工作千万别辞职,越是艰难时候,越显得这份工作的好与珍贵。你可以通过考职称,或者做点适合自己的副业来增加收入。


职场如水


事业单位的工作就像围城一样,外面的人想拼了命的挤进来,里面干的无聊的人却想逃出去。但是如果让外面的人突然进到“城里”面来感受一下里面的环境,或者是突然让里面的人出去接受外面的考验,说不定城里城外的人都会后悔。

一、你所感觉到的没前途,评判依据是什么?

有没有前途,好与坏,都是人的一种感受,大多数时候,你看他好则好,你看他不好则不好。

比如,对事业单位的判断,你进来发现没前途,外面的人想进进不去,你说是好还是不好?再比如,你认为到手4000元工资不高,实际上每月挣3000-4000元的人多的是,你说是高还是不高?

事业单位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按部就班,收入不高不低,论资排辈严重。但是这些特点,并不是事业单位独有,政府机关和大部分企业都有,只是程度的高低,只是因为你进了事业单位,这类问题才显得突出。

所以,任何单位的所谓好与不好,有没有前途,也都是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绝对。

二、能否辞职的根本前提在于:你有没有辞职的能力

你当前的状态,就像这种在围城里面生活的人。现在你在事业单位里面工作很稳定,感觉工作没有前途,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混日子,时间长了,你就萌生了想辞职的想法。

单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其实你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你想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多去外面见见世面,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但是,我还要再给你泼一盆冷水。根据从业经验,到处打听或咨询别人“我该不该辞职”的人,一般都停留在口头上或心态上。而那些真的敢辞职、且有本事辞职的人,都是一声不吭地突然走了。所以,从你咨询的心态来看,你并没有做好辞职的心理准备。

是否辞职的核心,不是死工资、不舒服、受委屈、没前途等外因,谈这些动机和勇气,都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辞职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解气、逃避和逞能,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根本前提是你有没有辞职的能力。

当你决定行动的时候,你应该先了解清楚外面的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你从这里面出去以后能不能马上找到合适的工作?你在事业单位里面是不是已经练就了一些很好的技能?你是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很多人就是事先没有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他们总是人云亦云,总是觉得别人那样做可以,那自己那样做也可以,结果他们突然辞职出去以后,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此时一些人才开始悔不当初。

三、如果辞职,仔细盘点一下,看看你选择离开后能做什么?

如果你暂时不离开体制,那么,就锻炼离开体制的能力;如果你想要辞职,那么,就要清醒地认知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抓紧锻炼自己的能力。

1.根据事业编制与市场的交集,锻炼自己偏向市场的能力

比如,你的事业编制是卫生防疫,你将来想去医疗行业发展,那么你就要发挥现有优势,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市场转化能力,把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公共服务的能力,转化为市场赚钱的能力,为自己创业和到企业任职打好基础。

2.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嫁接本职工作,进行优势转化

比如,你喜欢文案写作,你可以先尝试自媒体创作,看看自己的文案在市场上值几斤几两,积累一定水平之后,再把事业编制的管理经验与文案创作实力相结合,嫁接两者优势,求职就容易一些。

3.除了拥有超高的技能,还要有平稳的心态

很多人在事业单位那种平稳、压力相对不是很大的环境中待久了,然后他们慢慢的就不想动了,他们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想跳又舍不得跳。即便是突然跳出来,有的人也已经有点不太适应这个社会了,他们出来后需要在社会上待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外面的环境。

所以,当你离开事业单位去社会上工作的时候,你不光要有高超的技能,同时你的心态也要调节好,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打击,才能够在各种激烈的竞争当中存活下来。

综上,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我可以在体制内,但要保持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如果你想要辞职,首先想一想这句话,你在能力上做好准备了吗?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我30岁,事业单位5年了,到手4000多一点,不是没想过出去闯荡,只是明白自己真的不是那块料,没那本事!谁不想月薪两三万年薪几十万,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所以,如果你真有本事,大可出去闯荡,如果啥计划都没有,只是不甘心现在的日子,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吧!


2020偷得浮生半日闲


我今天下午提辞职。国企。到手3000不到。一个月25个班。每天与下井的工人打交道,三句不离生殖器。。昨天与队里书记又吵了一架。我27。刚进来这个体系半年。。没必要待下去了。。没一天开心的生活,谈钱还重要么?


紸137150810


庆都认为:28岁,在事业单位工作,每个月能实际到手4000多工资,这大概是正常事业编制的收入,在事业单位,论资排辈较为普遍,但也不会就是没有前途吧!我觉得辞职事大,不可凭感觉而定,要谋定而后动,三思而行。

一、思考清楚事业单位的升职加薪空间,确实对于自己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在事业单位上班,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考了两次公务员都没考上,后来有个事业单位招人,就去报考,还不错,通过各方面努力,被事业单位录取了。


现在工作稳定,工资福利待遇很好,朝九晚五,作息时间固定,生活习惯规律,是让很多人羡慕的“有面子”的阶层。

话说回来,事业单位有优势,也有劣势,根据每个人理解的不同,工作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变化不会太大,基本上是按部就班,要想升职加薪,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领导的赏识,空出来的位子,快人一步的信息,确认能抓住的机会等等。

再说了,能力的大小标准由谁来定,可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这些方面认真评估之后,确实都对自己不利,或者说自己没有任何的优势,我觉得可以考虑辞职,毕竟,人设部对事业编制人员有一个三年的过渡期,外面混的不行,还有机会回来。


二、思考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走出去是不是更有利于自己发展。

国家对事业编制的人员虽然有政策照顾,可真出去了再能够回来,也不见得是好事,我想既然出去了,就别再想着回来,有这么一条退路,对在外面闯荡有可能留有余地,做事不能全力以赴,也是做不好的。

所以,真决定走出来了,就一定想清楚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短板,在自己能发挥优势的领域里展现才华,施展抱负。

既然从事业单位走出来,就一定要有利于自己发展,不同于事业单位的刻板规律,要尽可能的把优势最大化,把劣势最小化,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果断。


要想到,在事业单位可以人浮于事,私人企业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事业单位作息时间规律,私人企业不管多大加班加点常有;在事业单位多见人情世故关系网密布,私人企业多是能者上、庸者下;

在事业单位一天八小时,你可以六个小时看报喝茶侃大山,工资照样该怎么开就怎么开,私人企业工作不达标完不成任务,严格的考核会让你的奖金泡汤,年终奖泡汤,各种福利减少。

想想,自己能顶住压力走出事业单位吗?自己的优势能在外面如鱼得水吗?


三、思考清楚,其实不辞职也可以有所作为。

甘于平庸和顶住诱惑有时候区别不大,自己认为的枷锁,也许在别人眼里就是漂亮的围巾,在合适的地方装饰着美丽。

生活就像钱钟书先生描写的围城,你想出去,别人想着进来,你在羡慕着别人,别人也在羡慕着你。

工作也像极了围城,你在事业单位看到的是私人企业的高薪,别人在私企看到的是你在事业单位的轻松自在、福利诱人。

都会选择性的感觉到最好的最吸引人的,天然的屏蔽掉自己不利的不喜欢的,这就是做人的巧妙之处,羡慕不来,好自为之。


所以,思之慎之,立足当下,三省自身,当做之事有很多,事业单位不要轻易放弃,国家又不反对事业编制的人员做生意,大可以在工作之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方说理财,很多公务员也在做,投资一些发展前景看好的实体做合伙人,不参与管理只参与分红,也是一条很好的赚钱途径。

还有当下非常火的网红经济,拿出时间认真学习一下,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个网红达人,带货而行,后有事业单位待遇支撑,这就好比是“带刀侍卫”啊,一般人还比不了。

还有很多很多,反正当今社会,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像我偶尔知道头条写作也能变现,一头扎下来不能自拔,不也赚一点“外财”吗?


所以,我认为在事业单位工作,28岁不大,四千多块钱也不能算少,挣不到四千的多了,总不能说感觉了就换,那样得需要多少次“从头再来”呀?你觉得呢?

庆都说吧,专注职场领域,十年连锁店管理经验,如果赞同本文观点,还请关注,也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职场各类话题。


论道职场


哈哈,干了三年半,上二休一,工资差不多,每天上班基本就是办公室待着,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这样的,正准备辞职,缺钱,极度缺钱,关键是,没盼头,感觉自己都快废了。如果以后的人生都是这样,估计会得抑郁症。所以,差不多交接完手上的工作就辞职了。现在的工作,也就看着体面,其他一无是处,我觉得我应该挑战下自己,一辈子都这样,多无聊啊。对了,准备赚比快钱,自己开店做生意,准备从网络下手,感觉这里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只要你够独特就好。一切的前提,我没什么负担


Crazy0D


今天2020年第一天,91年的我应该算29了,看到这个问题很想给你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没错,就是大家平时熟悉的收费员小姐姐~~我们单位是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旗下的,属于国企,待遇不说是很好,但是在我们当地还在挺不错了。收费站是在我老家,湖北十八线城市的农村,所以平时回家挺方便的,再加上单位管吃管住,我就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半。这三四年时间里,我从一个满腔热血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中年老阿姨。曾经的我,以为自己努力了用心工作了就能慢慢往上爬,后来现实啪啪打脸,在国企这种单位,有能力有态度又怎样?还不是被一个个关系户呼来唤去,再加上我们单位经常通宵熬夜,身体不支的我今年辞职了。

在我辞职之前,经历了跟题主一样的失望迷茫,无数次的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如果辞职了我能干什么?一切的一切我都没有答案,但是在一个晋升无望又要牺牲自己身体健康的单位,我真的不想干了,所以今年狠下心来离职了。

辞职后,来武汉找工作一两个月,发现找工作真的挺难找的,自己没有什么很突出的技能,前几年在国企的工作经历HR几乎认为是无用的工作经历,所以在职场中真是屡屡受挫。好不容易进了现在这个公司,身边的人都是95、96的,有一个97的同事直接说:你快三十了,工作还没稳定啊,好可怕,真希望自己以后不能像你这样。

这段时间找工作的艰辛和挫折,让我无数个夜晚偷偷痛哭,感觉自己很失败。古语说三十而立,而我现在还一事无成,还被那些年轻的90后嘲笑,我也无数次问自己,后悔吗?从曾经那个稳定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辞职。


所以题主,辞职这个事情真的要想清楚,你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做选择。虽然辞职不辞职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你要明白,这背后要思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你自身抗压能力怎么样?你身上有没有什么比较突出的技能能让你在社会上混口饭吃?等等,这些都是在你辞职后马上要面对的问题,所以你在辞职前就要仔细考虑清楚。若自身没有太突出的优势,一直在事业单位做着也不错。另外,别人的忠告建议都只是别人根据亲身经历体验得出来的,你可以参考别人的建议去做选择,但是不能被别人的想法影响而盲目选择。


江汉幸子


跟你差不多,92年的,县级事业单位,每月到手3600,上着普通的班,过着普通的日子,没想过以后当官,当然也没有人脉和财力,想多了累。去年刚买的房、刚结的婚、挨着父母住,今年开始摸索基金,每月投2000,今后逐年滚雪球,目标是年收益15%左右,夫妻俩咬牙坚持、遵守定投加仓纪律。今年开始学日语(勿喷),只为多一门技能傍身,十多年后会不会裁员说不清楚,到时还可以做导游、做代购、做字幕、做培训、写旅行日记,实在不想卖劳力,比如开滴滴、卖烧烤,累。其实别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一个角落里,互联网时代是可以把个人价值放大的时代,找一两个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事物坚持学下来,保持一颗对市场谦卑和焦虑渴望的心,其实不难。最后,我们小县城实在没什么好的就业岗位,社会经济也就这么大点,你在支付宝上投QDII基金,不也是参与国际化投资了嘛。再强调一下,别把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固定在一个传统工业社会给你安排好的位置上,多想想你还能再做些什么。


恩维3


说说我吧,四线小城市国营企业,月到手2000工资。刚开始工作时也算出类拔萃的有前途的小伙,后来看明白了。给我这点钱我就混吧,上班20年。我重心也不会放在工作上了。这些年也没闲着,做做股票,下班后蹬三轮拉客,摆地摊,做过奇石生意,早市等等。虽然没发大财但是也没闲着。由于对房子有特殊感情,有钱交首付就买,买不起贵的就买偏僻点的或者平房。主要是当时眼光一般。混着混着。房子越换越大。位置越换越好。折腾到现在手里两套房了,刚换了一套复式200平,还有一套准备卖掉换个小高层,或者电梯洋房的顶楼带露台的房子,可以养花养草准备养老用,今年39岁。我准备再折腾10年还还贷款,挣点孩子学费,攒点孩子嫁妆,换辆20万左右的车。手里再剩下个100万。也就知足了。计划50岁之前就开始养老不折腾了。到时候种花养鸟喝茶遛弯岂不快哉。至于单位看透了,我也不指着这点工资了,我也不会辞职。混到让我50来岁让我内退就好。


奇石小屋


建议考察市场后辞职,如果跳槽工资翻倍那就辞职,如果想自己做生意那就更要去考察市场。

我在青岛创业五年,刚开始做人脉,利润不多,信任度做了三年后价格上调,大家都可以接受。我冬天做银耳,莲子,东北木耳。莲子是打飞地去湖北洪湖哪边找的,来回飞机票加住宿1500,我就当自己门头钱了,木耳是大飞地转火车🚉,来回费用2500,我当我去旅游了。

切记找到好产品,做好信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