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的力量

放手的理念

家庭教育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那就是家長學會放手。但是很多家長都做不到,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子。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下,我們傳統的家庭都是包辦型的,代勞型的。特別是現在很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家裡的老大也是老人幫忙帶的,也會有各樣的問題。我參加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學習後,對這一理念理解的更加透徹。進行了實踐之後,效果神奇。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思想上的轉變

其實家長不想放手,主要是擔心害怕,覺得孩子還太小,一方面是對於安全的擔心,另一方面呢,是覺得對孩子能力的擔心。實際上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規律的。孩子都是在不斷的探索體驗試錯,然後再實踐的過程中成長的。如果沒有親身的體驗,家長說再多他也沒有體會的。沒有感受。

有一次送我們家老大上學去,天冷讓她穿厚點嘛,她要穿的很少,她已經告知了天氣情況,他堅持穿什麼就讓他穿好了,騎電車在路上,她自己凍得瑟瑟發抖,說哎呀,後悔沒聽媽媽的,我說那你自己承擔這個後果就行了,就凍著吧。以後她就會知道出門穿衣要看天氣。

我們家裡的小寶吃飯的時候,有時候飯會比較燙,就會告訴她飯比較燙,要小心一點,但是她還是要用手去摸碗,就摸了,摸完之後,哇突然就燙著了,她就很疼,她就知道,噢,不能摸太燙了,她自己就說了:哦,這個不能摸,太燙。有一本書叫《不管教的勇氣》,也是談到父母放手的力量。

學習上也是一樣,父母不要干預太多,今天還有個媽媽跟我說,哎呀,孩子15歲了,睡著不起來,這都要廢了,中考怎麼辦呢,還有個媽媽說孩子小學初中學習都很好呀,到高中突然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了,然後一問原因,是因為小學和初中的時候都是媽媽逼著學習的。現在逼不動了,孩子也沒有方向了,又很討厭媽媽,不跟媽媽溝通。這都是家長在前期沒有放手,造成到了青春期之後的一系列問題。

父母的角色定位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更多是引領者,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在將來的社會中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