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關於唐朝的歷史,相信是很多人都很感興趣的,因為這樣一個開放的盛世,讓萬國來朝拜賀,接納了各個國家的文化與經濟之間的交流,當時湧現出很多優秀的詩人名家,也在全世界有著很高的影響力,甚至外國人在提起華人的時候都會用"唐人"來進行稱呼,這都是那個時代巔峰鼎盛的象徵。而作為唐朝時期最重要的一個皇帝,李世民在父親手中接過皇權後就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國家,不僅結束了隋朝時期的各種矛盾與問題,還發展了唐朝的各種經濟發展,可以說這個皇帝早年的確是滿手鮮血,但是在那樣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要採取那樣的政策,才會有後來的盛唐。

文皇仁義播敷天,李氏無倫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煬帝,蜀江更起度遼船。

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早年聰明盡顯,果敢英勇

李世民小時候父親當時在隋朝做官員,所以家庭條件很是優渥的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當時正是隋朝末年皇帝荒淫無道的階段,當時朝野上下已經有很多不滿的情緒,但是作為一個忠臣的李淵一直希望能夠盡心的輔佐皇帝,幫助他扭轉當時的局面。而從小就接受儒家教育和騎射訓練的李世民開始逐漸的長大,成為一個果敢聰明的孩子,並且也很有文采。

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

珮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簷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

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李世民在武術方面很願意下苦工,所以擁有一身的好武藝,並且還有聰明的頭腦和一身的膽氣,在隋煬帝被突厥人困在雁門關的時候,是他選擇帶兵前去營救,所以在軍隊中贏得很好的名聲,更是得到了皇帝的賞識。經常跟隨父親出征的他在實戰中獲得很多的經驗,也通過自己的聰明獲得戰爭的勝利,不僅抗擊了突厥人的侵入,還平定了很多的叛亂。這段歷史在舊唐書太宗本紀上 有所記載。

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鼓動父親謀反,建立新政權

當時正是朝廷最動盪的時候,皇帝不理朝政只顧著自己玩樂享受,根本就不把百姓們的死活放在心上,很多人對此有諸多的不滿。一直位居高官的李淵雖然也不贊同皇帝一些作為,但是骨子裡的愚忠還是讓他選擇接受,李世民則在看清局勢之後勸父親早飯,推翻當時的政權,創建一個全新的為百姓們著想的朝廷,在他的建議下,最後李淵不得不選擇接受,於是擁兵廢了皇帝,成立了大唐,而在這場戰役中出力最多的李世民則是因為次子的原因與太子無緣,僅僅被封為秦王。

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諸子之間的爭鬥,引發玄武門事變

人一旦擁有了權利就會產生無窮的慾望,就會不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雖然被稱為秦王的李世民並沒有想過和哥哥爭太子之位,但是因為自己的政績突出,所以在民間很受老百姓們的歡迎,甚至蓋過了太子的風頭。李淵對於這個有才能的兒子也是十分讚賞,甚至在太原戰役中和李世民許諾一旦事成,就立他為太子,曾經在司馬光·《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中記載稱"上之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上謂世民曰:"若事成,則天下皆汝所致,當以汝為太子。"世民拜且辭。及為唐王,將佐亦請以世民為世子,上將立之,世民固辭而止。"雖然最後這件事情並沒有兌現,但是對於李世民來說還是挑起了內心深處的慾望。而這樣的消息對於太子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內心一直將自己這個賢能的弟弟看成是隱患,打算剷除這個會威脅自己地位的人。

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二弟的能力在自己之上,更有百姓們的擁戴,父皇甚至也有心想要將皇位傳為李世民,這樣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就成為太子想要剷除李世民的緣由。不僅平日裡排擠他,還在很多事情的背後故意謀害李世民,而對於這些小動作,優柔懦弱的李淵卻沒有及時的站出來進行制止。

李世民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危險, 所以不得已動用武力解決掉自己的兄弟們,引發了當時的血案。但是如果你對歷史有一定的瞭解,那麼就會明白這個沾滿鮮血的人當時是多麼不情願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作為一個把對百姓們傷害降低到最小的統治者,他已經用自己最大能力守護百姓們的周全,所以這場政變並沒有波及到太多的百姓,這也是他仁義的一種體現。

從登基時國家紊亂到貞觀之治出現,何為李世民的“盛唐”之道?

成為帝王時刻謹記造福百姓

由於隋朝末年皇帝昏庸,導致了當時的人口數量減少,很多的經濟停滯,所以登基之後的李世民經常告誡自己記住那段亡國曆史,時刻將努力建設好新的江山作為最主要的任務,於是他整治了當時的官吏,減免賦稅幫助百姓恢復生產,勤儉而努力的做派也讓隋朝末年的動盪逐漸的穩定了下來。對於官吏政治很用心的他派出自己的心腹官員到處考察,使得當時的朝野風氣清明,對於政府的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他更是平定了很多周邊的部落敵人,讓邊境得以穩定,百姓們更加樂於見到這種繁榮安定的局面。在皇位二十多年的李世民,用實際行動創造了盛世的基礎,不僅人口逐漸開始增加,對外的聲望也有所提高。在李世民的支持下,佛法得以弘揚,所以才有玄奘法師不遠千里萬里的東渡,最後取回真經造福百姓的同時,更是將佛法教義發揚到很多的國家。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云:第六卷"法師謝曰。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即玄奘之幸甚。"

可以說這種意義是十分深遠的,只有那樣的時機和一個開明的領導者的支持,才能夠有這樣輝煌的佛學成就。甚至很多影視作品與文學故事裡都會對這個人物有諸多的描述,並且成為一個熱門的大IP,關於西遊記的故事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所以後世對其的評價,都是積極正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