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方法,会把孩子"越管越坏",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菲菲今年在幼儿园上大班,到了下午的零食时间,都会由老师拿小推车给小朋友们发放苹果。

轮到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他们都会按照车上的零食顺序拿走苹果,但是轮到菲菲取的时候就会挑一个最大的拿走。

回到家里的时候,菲菲特别沉溺于看小猪佩奇的动画片,连吃饭的时候都会拿着手机看动画片,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菲菲的这些举动从侧面反映了其父母对于宝宝教养方式出现的一些问题。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基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家庭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养成教育。

家长要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优化家长的教养方式,重在提高家长素质以促进幼儿良好养成,走出各种家庭教育的误区,还给孩子一份健康。然而多年的教育实践却告诉我们:

有些方法,会把孩子

家庭教育中确确实实存在着种种误区

1.爱得过满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4+2+1"模式,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都视孩子为心肝宝贝,对孩子百依百顺。虽然年轻的父母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教养方式,但是面对隔代亲,年轻父母显得心有力而力不足。

孩子在幼儿园游戏中不小心擦伤了,经老师的解释后妈妈便带孩子回家了。可到了第二天,爷爷、奶奶又前来质问:"脸怎么会破呢?是不是幼儿园小朋友弄伤的呀?"甚至还当着孩子的面说:"小朋友以后打你,你就打他们!"

来自于祖父母的无条件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利于孩子走进集体以及健康成长。

2.没有教会孩子怎么去爱别人

现在的孩子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之所以会挑最大的苹果必然是因为家中最好的东西一定都是他的。

在孩子的意识里就没有"分享""谦让""合作"这些词语,有的只是得到和享受,孩子们在大人的呵护中变得自私、任性、霸道。在溺爱中孩子们已经渐渐失去了爱身边的人的能力。因此,我们会发现如今的孩子智商越来越高,情商却越来越低。


有些方法,会把孩子

3.期望过高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凝聚了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待。很多父母把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愿望和理想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背负了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压力。

在这种高期待的要求下,父母往往会给孩子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成长目标,这些目标再督促孩子快速成长的同时,也给予了孩子隐形的巨大压力。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父母的高期待会使他们压力倍增,不利于心灵的健康发育。

4.陪伴过少

由于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大,工作繁忙、应酬多,为了安慰孩子,只好给他们买更多的玩具,把孩子丢给老人。但是,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够代替精神的陪伴,有研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长大后的犯罪率高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

而且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会给孩子很多正面的影响,比如母亲的细腻温情、父亲的勇敢坚毅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绝佳学习对象。在双亲积极陪伴下的幼儿的心智发育会普遍偏高。

但是,现实情况中,父亲的角色常常"消失","丧偶式育儿"逐渐成为一种大势。父亲常常由于承担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工作时间长、外出交往机会多,所以造成在家庭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孩子们收到父亲角色的影响较少。缺乏父亲的陪伴和影响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全面发展。

有些方法,会把孩子

那么,面对教养孩子的这几种误区,家长朋友们可以做些什么来纠正呢?

1.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把孩子培养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家长也要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例当孩子想去独立探索一些未知事物的时候,家长要特别注意给予孩子这样的机会,因为孩子不是父母的专属物品,父母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指使孩子做事情,这样就完全忽视了幼儿的独立性,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经过独立思考后产生独特的想法。

父母应该在孩子自由发展的原则下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培养自信心。比如说有的孩子要自己浇花,家长担心孩子会将水洒一地,而阻挠孩子进行此类活动,让孩子失去了独立做事的机会。

当孩子回答"不"的时候,要清楚了解孩子独特的想法以及否认的原因,

不能将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附庸,强加给孩子自己的思想。

有些方法,会把孩子

2.建立和谐家庭氛围

和睦的家庭氛围的构建,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轻松愉快的、民主平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的构建,是每个父母应该去做的事情,只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感到家人之间的爱、和谐与温馨,才能够流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才能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活动,这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有些方法,会把孩子

3.积极陪伴孩子

虽然现代生活方式给年轻的父母们带来了压力,但是对孩子的关注应是责无旁贷的,还是要留有时间陪伴孩子,只有陪伴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让幼儿觉得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除此之外,家长还要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要鼓励他们与同伴之间的愉快交往,在快乐的环境中使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有一句公益广告说得好:"爱孩子就多陪陪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所有家长深刻反思、认真对待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养成健康的人格;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帮助他熟悉外界的环境和事物。

有些方法,会把孩子

4.树立科学育儿观

科学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的,特别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沟通中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从而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家长朋友们要明确了解每个孩子都是有着自己思想的个体,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赏识教育,采取激励措施对孩子进行教育,正如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即便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不能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打骂,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恐惧父母,还会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粗暴、凶狠、好斗、蛮不讲理的性情。

要正确使用批评策略,拒绝挖苦体罚等错误的惩罚方式,可以采用口头批评(不是辱骂)、暂停活动等方法。这样会使孩子自觉遵守规则,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好了,今天关于教养孩子出现的几个误区以及和改进方法就分享到这里,各位爸爸妈妈有更好的建议一定要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