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百家饭长大的留学生,被开国大将选中,后成为了“核潜艇之父”

新中国在成立之后遭遇了很多封锁,很多方面都需要从头开始,尤其是科学等技术领域,是真真正正的一穷二白,中国曾经没有原子弹,没有卫星,也没有核动力,那时候的中国是多么难啊。如今中国人的骄傲都来自于我们靠自力更生而丰衣足食,这是新中国的领导者们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努力,除了英明的领导,还有从零奋斗到壹的过程中,涌现了无数的科学英雄。

吃百家饭长大的留学生,被开国大将选中,后成为了“核潜艇之父”

1959年国庆期间,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在此之前中国所应用的很多技术都是苏联提供帮助的,因此毛主席针对我国对核潜艇研制的需求提出需要苏联的技术支持,当时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研制核潜艇的能力为由拒绝了毛主席的请求,其实就是苏联不希望中国成为对苏联的威胁,从而依旧能够控制中国。

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当然知道赫鲁晓夫拒绝提供技术支持的意图,不过中国人早已经学会了当家作主的本领了,毛主席愤怒之下决定:“核潜艇,中国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智慧,只要是中国人下定决心要做到的事情,没人能够挡得住。

吃百家饭长大的留学生,被开国大将选中,后成为了“核潜艇之父”

既然需要搞科学技术,那么就需要合适的人才,就在这时候有个人出现了,他日后成为了中国的“核潜艇之父”,这就是彭士禄。彭士禄是烈士之后,从小就是个苦命的娃,他3岁时母亲被反动军阀杀害,4岁时父亲澎湃在上海牺牲,自此彭士禄开始了自己流浪的童年。革命群众和地下组织将他转移来转移去,彭士禄吃百家饭长大,年少时还时常饱受牢狱之灾,甚至是当乞丐。

后来彭士禄被祖母救出,在香港读过两年小学。不过彭士禄从小就有革命意识,因为他受到了积极的革命影响。彭士禄1940年在重庆见到了周恩来夫妇,后来在延安开始刻苦学习,并且学习成绩优异。彭士禄当过护士,是积极的劳动模范,他后来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做了干部。在跟随党的领导过程中,彭士禄一直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工厂担任技术等工作。

吃百家饭长大的留学生,被开国大将选中,后成为了“核潜艇之父”

1949年到1950年彭士禄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大学学习化学工程,1951年赴苏联留学,在苏联期间彭士禄学习成绩优秀,引起了访苏的开国大将陈赓的注意,当时陈赓将军正在挑选少数优秀学生学习核动力专业,彭士禄本来学的是化工机械,但被选中之后就开始了核动力的学习,在1958年彭士禄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59年毛主席的英明决定使得彭士禄的工作变得十分重要,1961年,彭士禄任原子能所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并受郭沫若聘请兼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彭士禄在研究核动力过程中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条件极其困难,在教学条件上也经历这非常苛刻的形势,因为当时国家集中力量高原子弹,核潜艇研究的人数就非常少了,人才缺失,彭士禄独当一面,但他毫无怨言。

吃百家饭长大的留学生,被开国大将选中,后成为了“核潜艇之父”

彭士禄面临的问题严峻到什么程度呢?在中国没人见过核反应堆,没见过核潜艇,他们手里有的资料仅仅是外国报纸上模糊的核潜艇照片,甚至为了知道核潜艇究竟长什么样子,他们竟然买回了一个美国的核潜艇玩具模型做参考。再说当时掌握到的资料都是英文写成的,彭士禄是苏联留学生,要研究这些资料还要自学英文,简直就是不可能任务。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核潜艇还是被造出来了。1970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国防科委核潜艇第一位总设计师。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吃百家饭长大的留学生,被开国大将选中,后成为了“核潜艇之父”

彭士禄在一生孜孜不倦的为祖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还损失掉了自己四分之三的胃,他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认为自己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出生命。后来彭士禄的身影还奋斗在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中,彭士禄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