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了智氏,瓜分了晋国,霸主晋国体会到了周天子的无奈,做了50年的傀儡,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认韩赵魏三家诸侯地位。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结束,战国开始。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武王伐纣,分封天下。让中原文明从黄河流域不断延伸到四方,带着先进的中原文明,齐国、晋国、燕国、鲁国等国很快发展起来。尤其是晋国,作为王室子弟,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血缘优势,很快崛起,在平王东迁之后,不断兼并土地,并分封给宗室,因为分封制,导致晋国内乱不断。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晋国大宗小宗相争,最终曲沃代翼,小宗获胜。小宗为了再次内斗,全灭大宗,后期晋献公、晋文公,同样阻止分封宗室,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彻底解决了同宗作乱的问题,但是失去了公族大夫的制约,分封的卿大夫开始独大,这为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而有先见之明的国家已经开始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了成为周天子式的悲剧。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三军六卿的后遗症

经过19年的流亡生涯,晋文公回国执政,为了富国强兵,在晋惠公的"作州兵"基础上,确定了"三军六卿制",六卿轮流执政,优秀的人才轮流坐庄,虽然晋国一直处于霸主地位,但是卿大夫得到了利益和土地超过了国家,在一次战利品分配中,赵氏所得利益,甚至可以养活赵氏一族十年。

到了春秋晚期,晋国六卿赵氏、韩氏、魏氏、范氏、智氏、中行氏。六卿开始互相争权夺利,先是范氏、中行氏向晋国国家执政赵氏领袖赵鞅发难,而智氏、韩氏、魏氏与中行氏有仇,就帮助赵氏灭了范氏、中行氏,瓜分了他们的地盘,就这样六卿变四卿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赵鞅死后,智氏领袖智瑶成为晋国执政,有才无德,贪得无厌,希望能够向田氏代齐一样,独占晋国。先是向韩氏、魏氏若要土地,韩魏两家弱小,不敌智氏,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把土地献给智氏,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智瑶,又向从前的老大赵氏索要土地,赵氏族长赵无恤断然拒绝。智氏于是联合韩氏、魏氏攻打赵氏,赵氏退走晋阳,赵氏奄奄一息之际,韩魏两家顿生兔死狐悲之感,反水连赵,最终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地盘,四卿变三卿,晋国君手上只有两座城池,晋国名存实亡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世袭制的黄昏

分封制和三军六卿制,都是贵族才能享有的权利,而且都是世袭制。世卿世袭,世代都是达官显贵,后代子孙养尊处优,很容易丧失向上的动力,开始贪图享受,腐化。西周末年世袭的周天子已经没落了,春秋晚期世袭的诸侯也没落了许多,被其他国家兼并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随着国家的拓展,铁器和牛耕的大面积使用,人口暴增,贫富差距扩大,占据了大部分私田的新贵族崛起,而旧贵族仍不思进取,在有限的土地上,渴望更多的享受,只能变本加厉的剥削百姓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百姓没办法只能放弃耕种公田,开发私田,山林,这样公田荒废,井田制被破坏,失去了百姓的供养,和卿大夫的支持,不顺势而为的老贵族们,慢慢的没落,被新贵族们代替,而三家分晋就是这历史进程的缩影,代表着新势力的卿大夫,打败了旧势力的晋国国君,成了国家真正的主人

三家分晋,新势力的胜利

综上所述,三家分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新势力的胜利。意味着分封制、三军六卿制、世袭制这些曾今先进的制度,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枷锁,代表着新势力的韩赵魏三家,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主人,书写着历史全新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