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人的英国出兵占领了距离1万公里阿根廷的马岛,为啥没占领仅400万人的爱尔兰?

用户2022AkLzzSuzhou


爱尔兰问题和马岛问题虽然都是英国对外殖民的产物,但是彼此还是风马牛不相及。

爱尔兰问题在二战之前已经尘埃落定,英爱之间大致还是和平相处,彼此各不相欠,而马岛问题,已经持续了上百年,大多数国家倾向于支持阿根廷的主权所求,不过这个在未来几十年也不可能解决的了,这个是实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说说爱尔兰和英国的800年纠葛。

从12世纪开始,英国就逐渐征服了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岛。

之后,爱尔兰人的反抗也持续了700多年。

16世纪,英国开始推行新教,和罗马教会分道扬镳,然后,英王开始在英伦三岛强行推行新教,迫害天主教徒。

天主教信仰在爱尔兰民众中根深蒂固,当年的爱尔兰人也没有加入到宗教改革的浪潮当中。

于是,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之间,除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压迫关系外,还多了一层宗教迫害关系。

时间进入19世纪,此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英国也适时地通过了《英爱联合法案》,把爱尔兰从殖民地正式并为英国领土。

随后,英国不断向爱尔兰地区输入移民,这些移民逐渐成为北爱尔兰居民的主体,这个也是后来北爱问题的根源。

这些新教徒移民,除了大量破产的农民,还有相当多的贵族,他们配合英国政府,不断兼并当地人的土地,这使得当地的土地矛盾又开始尖锐起来。

随着英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殖民帝国,当英国重新回头,审视身边这个已经反抗了六七百年的小兄弟,英国终于开始软化立场,试图通过努力,改变这几百年的矛盾关系,也好让大英帝国的后院保持稳定。

不过还没等到英国尝试做一些事情,一场灾难突然来临,就是19世纪著名的马铃薯危机。

马铃薯从美洲传来,容易种,而且高产高热量,这对于饱受英国压榨、物资不足的爱尔兰人来说,简直是上帝天赐的福音。

很快,到了19世纪中期,爱尔兰的人口从18世纪中期的300多万暴增到了700多万,而马铃薯,也成了爱尔兰人的主要食物。

但是到了1845年,马铃薯感染了“晚疫病菌”,并很快蔓延全岛,马铃薯大面积绝收,并很快导致了恐怖的爱尔兰大饥荒。

这场危机,使得爱尔兰人口在短短两三年内就锐减到了500万左右,数以百万计的爱尔兰人饿死。

但是,对于这场灾难,英国政府几乎无动于衷,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救援措施,反而加大了对爱尔兰农产品和牲畜的征集工作。

这场灾难,使得爱尔兰和英国之间,彻底决裂。

随后,爱尔兰人重新拿起武器,发动了一次次独立运动,反抗了70年,英国政府疲于应付。

一战之后,大英帝国摇摇欲坠,经济一塌糊涂,爱尔兰人继续发难,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921年和爱尔兰签订了《英爱条约》,确定爱尔兰为自由邦。

二战之后,大英帝国的世界殖民帝国瓦解,爱尔兰人于1949年4月1日通过了《爱尔兰共和国法案》,宣布脱离英联邦,成立共和国,4月18日,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不过没有归还北部6郡(北爱尔兰)。

接下来再说说英阿马岛战争。

冷战时期的阿根廷,比较悲催,政治上极其不稳定,军政府和文官政府频繁更迭,军政府夺了权,但也解决不了国内的诸多问题,然后街头政治兴起之后,军政府只能放权给民选政府,但是民选政府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民众又开始不满,然后军队再发动政变,如此周而复始,搞得国家精疲力竭。

于是,同样的命运也落到了当时的军政府领导人加尔铁里将军身上,此时,他正在为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忙的焦头烂额。

为了给自己的政权续命,加尔铁里乘当时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岛的谈判僵化的时机,决心通过战争,转移国内实现,团结全国民众。

然后,工程兵出身的加尔铁里将军大手一挥,几万阿根廷士兵登上马岛,击败了岛上的几百英军。

消息传出,阿根廷举国欢腾:我们打败了大英帝国,国内13个反对派政党一改以往的骂战,纷纷宣布强力支持政府,一时间,加尔铁里成为了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国家英雄。

但是,阿根廷人只想到了战争的开始,接下来该怎么办?阿根廷人不知道,就这么默默地等待着……

反正阿根廷全民都始终处于亢奋之中,谁也不关心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加尔铁里遇到的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她关心的是大英帝国的颜面,她决不能容忍英国的尊严被小国践踏。

于是,英国迅速组成战时内阁,2天内就召集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特混舰队,带着2万英军士兵在一个月就开到了马岛。

当大英帝国出兵的那一刻,阿根廷已经输了。

最终,英军占领了马岛,驻守马岛的上万阿根廷军队宣布投降,加尔铁里也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下台,并被关入监狱,从民族英雄沦为国家的罪人。


云中史记


这个问题有意思,津城沐雨来作答。

其实,题主提问中已露端倪。

英国人之所以没有占领爱尔兰,就是因为那400万人。

英国人是多,但是爱尔兰有400多万爱尔兰人,正是这些爱尔兰人,说明爱尔兰是有主的国家,人家爱尔兰人想自己当家做主,不想投入你英国的怀抱、被你操控。

历史上英国也曾派兵入侵爱尔兰,但是在爱尔兰人的斗争下,最终失败,英联邦在爱尔兰岛仅保留北爱尔兰。

所以,不是英国不想占领,是拿不下,消化不了,操控不住。



马岛几乎没什么人。

马岛就不同了,岛上没有什么人,谁占领了就是谁的,没有所谓的当地人闹独立,派人去守着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的很多殖民地都独立了,但是很多海岛还属于英国的道理,翻看世界地图会发现,太平洋、加勒比有很多岛屿都是属于英国的。

当然,阿根廷也是阻碍,毕竟在人家家门口,谁不想占有啊,于是英国和阿根廷爆发了战争,海岛之争当然要看海空军力量了,英国虽然衰落但仍然是海洋大国,实力在阿根廷海军之上,阿根廷海空军最后被英国打败,英国成功夺取马岛。



占领马岛利益大,值得一争。

为何爆发马岛之争?还不是为了利益。

在马岛附近发现了油气资源,谁拥有马岛,谁就拥有马岛附近的油气开采权。

如今的世界,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掌握了先机,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油气,英国值得一争。这也是英国不远万里争夺马岛的重要原因之一。



知历史,明兴替,懂得失,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创,欢迎大家随手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津城沐雨


英国在1982年不远万里之遥去攻打,远在阿根廷附近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那是因为在那之前的岛屿一直都是被英国所占领。阿根廷虽然声称对该岛拥有主权,但是并没有占据马尔维纳斯群岛。由于80年代初阿根廷国内的矛盾剧增,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阿根廷发动了收回马岛的主权战争。也很快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但是该岛上并没有多少英国人。


这里面我们就看到一个问题,虽然马尔维纳斯群岛是在大英帝国时期所占据的,这该岛屿上并没有多少阿根廷人,同时也不存在太多的英国人。可以说阿根廷占据马尔维纳斯群岛,并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毕竟当时岛上的英国守军非常稀少。而在英国发动收回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当中,英国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所主政的时期,为了体现大英帝国的辉煌,和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海域拥有的油气资源,英国远万里夺回了马尔维纳斯群岛。

而对于爱尔兰,虽然与英国仅是隔海相望,但是英国在历史上一直就统治着爱尔兰。也就是说并不是英国并不想吞并爱尔兰,而是爱尔兰一直不服英国的统治,一直在寻求政治和民主上的独立。尤其是进入18世纪末,激进的爱尔兰新芬党成为爱尔兰解放运动的领导者。1905年该党召开的民族委员会大会,将爱尔兰的独立设为该党的目标。

因此这一战和二战让英国也大伤元气,从以前的日不落帝国衰退为一个欧洲国家。而在一战之后的1919年,新芬党就创建为了争取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军,并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直到二战之后的1948年,英国也压制不住爱尔兰的独立,爱尔兰通过了《爱尔兰共和国法案》,该法案于次年4月生效。自此,爱尔兰成为共和国,正式脱离英帝国,获得完全的独立。



可以说正是爱尔兰的反抗,和寻求独立的愿望,让爱尔兰人没有接受英国的统治。即使爱尔兰与英国近在咫尺,但是不容英国的统治已经深入爱尔兰的人心。虽然仅有400万的爱尔兰人,但是凝聚起来抵抗的力量,依然是英国不可抗拒的。显然,爱尔兰的独立与马岛之间的争夺,这根本就是两个问题。作为贪婪的大英帝国,怎么可能愿意失去自己的辉煌呢?而马岛战争也是彻底结束英国辉煌时代的最后一场战争,现在的英国早都已经沦落到二流国家之列!(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题主的问题是:6600万人的英国出兵占领了距离1万公里阿根廷的马岛,为啥没占领仅400万人的爱尔兰?

英国不也没占领旁边的欧洲大陆吗,相比于面积只有8.4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多万的爱尔兰岛,和英国隔着浅浅海峡的欧洲大陆更加诱人。

欧洲是世界第六大洲,总面积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7亿多,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整个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大约占到了总面积的6成,同时欧洲大陆河网密集,水量充沛,并且河流间还有运河相连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也能作为灌溉用水。

欧洲可耕地面积有3亿公顷,如果按照每公顷粮食产量1.5万斤来计算,欧洲大陆每年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4.5万亿斤!!!

所以,拥有了欧洲大陆,可以让英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帝国,

而且,大英帝国登陆欧洲大陆非常容易,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30公里,爱尔兰岛距离不列颠岛还有20多公里呢。

虽然欧洲物产丰富,可是英国没这个实力啊。

英国人口大约是欧洲大陆总人口的1/10,让英国以一敌十有点难了。而且,欧洲大陆有很多强国,英吉利海峡对面就是强大的法兰西共和国,英国和法国曾经有过百年战争,拿破仑时期英国甚至差点被拿破仑给困死。再往东就是德国,德国实力更在英国之上,一战二战的时候英法两国联合起来都干不过德国。最东边是俄罗斯,俄罗斯曾经是欧洲宪兵,欧洲大陆最能打的国家,不要说英国,整个西欧加一块都不见得是俄罗斯的对手。

所以,英国在历史上只能当欧洲大陆的搅屎棍,避免欧洲大陆被某一个强国统一起来,而不是想办法统一欧洲大陆!

英国也不是没有侵略过爱尔兰,但目前爱尔兰岛的北部还是英国的领土呢,实际上早在12世纪的时候爱尔兰岛就遭到了英格兰的入侵,那个时候不列颠岛还没有被大英帝国统一起来。

到16世纪,爱尔兰成为了英国的一部分,但是爱尔兰人一直没有放弃反抗争取独立,尤其是十九世纪中期爱尔兰岛爆发了大饥荒让这种小岛减少了1/3的人口更让爱尔兰人恨的不行,因为就在爱尔兰大饥荒的时候,大英帝国不仅没有对爱尔兰提供援助,还从这里进口了大量食品,进一步导致了饥荒的恶化,所以从那时候起爱尔兰人对英国就更没有向心力了。

1916年,爱尔兰爆发反对英国的复活节大起义,经过5年的抗争,到1912年12月6日,英国被迫接受爱尔兰岛南部26个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宣布成立共和国。

所以,爱尔兰岛不仅被英国侵略过,而且被他统治了好几百年。只不过在爱尔兰人的反抗下终于成功取得了独立,虽然北部地区仍是英国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英国一直有能力镇压爱尔兰人的反抗,现在爱尔兰整个岛还仍然是英国的一部分!

再说马岛!

马岛之所以一直是英国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如此,如果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英国战败,现在马岛肯定是阿根廷的一部分,可惜阿根廷打败了,那可不就还是英国的一部分吗?


历史风暴


两者是两码事。

英国国家的领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的英国包括今天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军队占领了苏格兰和爱尔兰,对其实行殖民统治,1770年。英国吞并苏格兰,1801年。英国吞并爱尔兰。这样,英国国土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岛及附属岛屿,面积31万平方公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军占领爱尔兰岛,对爱尔兰人进行血腥屠杀,许多爱尔兰人流亡美洲,爱尔兰人口由150万人迅速下降为85万人,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05年。爱尔兰新芬党制定奋斗目标是建立爱尔兰共和国,随着英国在一战中的衰落。1921年,爱尔兰岛中部和南部的26个均成立了爱尔兰自由邦,1937年成为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六个郡保留在英国,称北爱尔兰。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附近,其主权在近代由西班牙,英国,阿根廷几次易手,英阿双方声称对其享有主权,岛上有近千名英国居民。1982年,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和控制油气资源,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派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随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派兵夺回该岛,打败阿根廷军队。

英国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英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控制该海域的油气资源,确保英国在世界上的二流国家地位,努力挽回英国的进一步衰落。至于英国为什么不占领爱尔兰?目前来看,英国已经没有实力,没有条件占领爱尔兰了。




谷老师


英国人对近在咫尺的爱尔兰没有想法?

太天真了。看看英国人的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就能懂得英国人对爱尔兰岛的觊觎之心。

历史上,英国人孜孜不倦的打爱尔兰的主意,时间跨度足足有着上百年。这里心疼一下爱尔兰。被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惦记那么久,心中肯定不是个滋味。可能爱尔兰人也会想,为何天天祷告,上帝还那么远,英国人却那么近?

不过,爱尔兰人却不像阿根廷人那么怂。骨子里的骄傲让爱尔兰人并不是很看得起被外人夺得了帝位的英国。所以面对大英帝国的侵略,不屈的爱尔兰人用顽强的意志坚守了自己的国土。虽然北爱尔兰被占领,但是毕竟还保存了自己的主体性。

而阿根廷人与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爱尔兰人比起来,就差了不止一点两点了。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日不落帝国的终于可以看到日落了。

但是,英国虽然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但依旧在世界各地保留了部分岛屿型的殖民地。

而现在领土和领海日益重要的情况下,阿根廷那点实力在英国眼中,还真的不够看。

那么为何阿根廷在自己家门口的战争还败的那样彻底呢?

战争意志并不坚定。

马岛战争其实并非是民族主义作崇,而是军政府祸水东引的结果。

原本阿根廷军政府觉得虽然自己的实力不怎样但英国也早已经不是那个英国。在自己家门口的战争,胜率还是蛮高的。

就这样头脑一热,阿根廷军政府就把英国人给赶了出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众所周知了。经过短短数周的战斗,英国人狠狠教了一下阿根廷怎样做人。

很多人不解为何英国人千里迢迢也要死磕阿根廷,而对近在咫尺的爱尔兰却放过一马。

其实很简单。

英国人曾经是想将爱尔兰纳入版图,然而这种事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存在的是一方以强大的实力压倒性的摧毁对方。显然,英国在失去日不落帝国桂冠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这个能力。

但面对阿根廷,仅仅是占领一个岛屿。海军实力远超阿根廷的英国皇家海军,解决起来还是问题不大的。

更何况,美洲仅仅剩下这么一块地方,而且还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英国人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Crazy历史


爱尔兰从英国独立出去了,但是远离英国本土一万多的马岛却一直被英国控制着。其中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历史问题的的来龙去脉。

1,爱尔兰共和国地处西欧的爱尔兰岛,在459.3万人口爱尔兰共和国当中爱尔兰民族占80%以上,爱尔兰的祖先来自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第一官方语言是爱尔兰语,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爱尔兰人的祖先是来自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他们信奉天主教。

在英国有6500多万人:其中英格兰人占83.9%,苏格尔兰人占8.4%,威尔士人占4.8%,北爱尔兰人占2.9%。英格兰人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是古代日尔耳人的分支,原居北欧日德尔半岛、丹麦、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公元5-6世纪盎格鲁与撒克逊人两部移民大不列颠岛,形成了今天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另外苏格兰的祖先也是凯尔特人。

由此可见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与爱尔兰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从12世纪开始英格兰就开始入侵爱尔兰,至1542年英王享利八王加冕为爱尔兰国王,从此英格兰与爱尔兰共有一个国王,但没有合并。1801年英国正式兼并爱尔兰,但由于宗教与民族问题爱尔兰人在英国的政治地位不高。1845-1850年爱尔兰由于土豆歉收爆发了大饥荒,英国政府不仅不赈灾而且还阻挠其他欧洲国家救济爱尔兰,这次事件因饥饿、病死、出走移民的爱尔兰人占据整个民族人口的1/4,这件事严重伤害了爱尔兰民族的感情。自此爱尔兰民族一直都在争取民族独立,1916年爱尔兰趁英国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独立,一战后的1919-1921年爱尔兰爆发独立战争,造成了1400以上的人员死亡,战后虚弱的英国被迫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但仍然停留在英联邦内。1949年爱尔兰趁二战后的英国国力进一步衰弱的情况下宣布独立。1951年爱尔兰加入联合国。

2,马岛,面积12200平方公里。虽然马岛在地理上更靠近阿根廷,但马岛是1690年英国人发现的。1764-1765年英法两国先后移民马岛,在17-19世纪初虽然马岛反复易手,但1832年英国最终控制该岛,目前该岛上近4000民众绝大多数都是英国人。虽然该岛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但国际上承认马岛是阿根廷的国家并不多。1982年反共亲美的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贸然用武力夺取马岛,在当时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不支持阿根廷,欧美大多数都支持英国,英国军力远胜阿根廷,而且马岛丢失关系到英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声誉问题。英国于是出兵收复马岛。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楼主提出的问题结论:

1,主体民族问题。爱尔兰共和国主体民族是爱尔兰民族,而且拥有400多万人,在欧洲不属于小民族。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花了100多年的时间。

马岛由于自然条件不太好,地广人稀(约4000人),主体民族是英国人,主体民族不存在分裂倾向。

2,国际认同方面。爱尔兰民族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独立后取得了国际承认。而马岛问题没有多少国家承认是阿根廷的,只认为是英阿双方存在争议的领土。

3,选择的时机问题。爱尔兰独立都是趁英国在一战与二战后实力大大衰退而一步步走向独立的。马岛问题是加尔铁里欲转嫁国内矛盾,并在世界主要大国不支持的前提下贸然发动对英国的战争。

4,实力与代价问题。爱尔兰的民族前前后后持续了一百多年,让英国人焦头烂额,最终取得了民族独立。反观阿根廷实力远逊于英国,英国伤亡了区区几百人就收回了马岛。


雄鹰展翅长空


英国原来是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靠着工业革命成了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原来有很多的殖民地,现在虽然没有大的殖民地了,但是在亚洲和美洲还有一些小岛屿,马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在1982年的时候阿根廷政府想收回马岛,因为这个岛屿原来就是阿根廷的,当时阿根廷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于是阿根廷总统便想通过收回马岛来转移国内矛盾,这样就和英国兵戎相见,当然当时英国的首相是撒切尔夫人,这是一位出了名的铁娘子。人们都以为二战之后英国已经没有任何军事实力了,但是英国还是派出了航空母舰以及很多军舰远征马岛。在这个岛屿上是没有发生多少战事的,因为岛上的守军总共也就几十人,这些人根本没发生像样的战斗就直接投降了。

当时英国和阿根廷的战斗主要发生在海上,阿根廷主要是靠空军和导弹,实际上也集成了英国的一艘战舰,但是这些武器都不是阿根廷自己生产的,这些武器是来自美国的,后来美国和英国站在一起,切断了对阿根廷的武器供应。缺少了精确制导空空导弹的阿根廷空军,就丧失了战斗力。导致英国方面把阿根廷给打败了,由于美国的帮助英国最终取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

但是爱尔兰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爱尔兰原来也是英国的一部分,不过是一个松散的联邦,这里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文化和民族传统,和荷兰以及威尔士完全不同。也就是说爱尔兰一直没有被英国同化,在历史上也多次和英国开战,在近代还出现了爱尔兰共和军,当然英国是这种军队为恐怖组织,爱尔兰的抵抗组织在爱尔兰国富迈克尔克林斯的指挥下不断对英国当地的官员发起暗杀行动,导致英国在当地的殖民统治无法实行。最后英国被迫承认了爱尔兰独立,当然这其中也爆发过多次的战争,虽然爱尔兰军队没有取得大胜,但是当时英国国内也比较疲弱,无力清剿爱尔兰共和军。虽然最后迈克尔克林斯遭到暗杀,但是爱尔兰也最终取得了独立。

现在英国面临着脱欧问题,前首相特雷莎梅警告英国有再次分裂的危险,因为苏格兰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苏格兰也是一个民族和文化相对独立的地区,如果英国硬脱欧,苏格兰也是非常有可能会独立的。爱尔兰之前发生的事情可能在苏格兰再次上演。


四十五度军报


个人认为,不是英国不想占领仅有400万人口的爱了,而是英国知道,他根本就征服不了爱尔兰的人心,而英国出兵打马岛战争,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马岛之前就一直被英国所掌控,第二个原因是,马岛的战略地位特殊,下面 小柳带大家仔细来分析一下;

爱尔兰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派兵入侵过爱尔兰,但在爱尔兰人的坚持抗争下,英国军队始终无法完全控制爱尔兰,爱尔兰人为了反抗英国的统治,甚至发展出了爱尔兰共和军,与对抗英国军队的入侵,他们之间打了很长时间的战争, 这也让英国知道,他们无法靠武力,来征服爱尔兰人,最终被迫允许了爱尔兰独立,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英国不想占领爱尔兰,而是他们征服不了爱尔兰人的人心;

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

英国当年之所以要打马岛战争,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马岛之前就一直被英国占领,可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府,为了缓解国内矛盾,便把矛头指向了马岛,希望收复马岛,来缓解国内的紧张矛盾,可英国不同意了,在英国看来,马岛就是一块无主地,谁先占到就是谁的,显然,英国认为是他先占领的,况且,英国早就将马岛纳入了自己的版图,阿根廷的出兵行为,在英国看来,无疑是侵略行为,所以,当时的撒切尔夫人,是以阿根廷侵犯英国领土主权为理由,决定出兵向阿根廷开战的;

英国出兵的第二个原因是,英国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于英国来讲,无疑是发现了宝藏一样,谁先占领马岛,也就意味着,谁就拥有马岛附近海域的油气开采权,英国显然不愿意失去这一机会,这也是英国为什么 要出兵马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英国为了马岛附近海域的资源,也要不远万里的出兵,打这场马岛战争。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您的一个点赞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多看看书,多了解历史吧。英国以前翻译全称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后才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英国人心慈手软吗?是善良吗?不!绝对不是。只有把英国佬打怕了,打疼了,它们才老实,这也包括那些西方国家。它们只吃打,哪怕你对它们再好也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