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虚伪的人请绕道


我们祖先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体现道的正反两面:

黑与白,光明和黑暗;乐与怒,欢喜和悲伤;这些基本都体现了先哲们: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的辩证思想。




石头1974


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處必有暗,至於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

光明多的地方阴影也多,欢乐浓时愁情亦随着增重。有乐极生悲之意 。稍微有点福祸相依之意,看问题要全面 。

丰子恺说,儿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他的三十岁以后,就是人生的秋天了。他的心境也变了,对于春日的热闹不再那么关心和热爱了,更喜欢秋日的静谧,更因为秋天与死亡的意义相联系。他突然觉得春天有点庸俗,百花争春只适合年少之人欣赏了。我可以理解他的心情,就像我不再喜欢过年,过年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假期罢了,我并不会在过年时特地为自己添一件新衣裳,但是我觉得可以反过来看待这个问题。“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当我们年龄增长,戴着重重枷锁跳舞,是否可以看到“暗多之处明亦多,愁苦之时欢亦浓”。年龄大了,也还可以保持一份童心啊,就像丰子恺自己,一直都怀着童心在创作漫画和散文。枷锁多了,也还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里寻求一份自由啊。孩子是可爱的,孩子长大了,中年人就要空虚和寂寥了吗,不必都如此吧,可以寻找自己的欢乐啊。


翁子涵


“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这段话出自丰子恺\t《缘缘堂随笔》,这段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倾向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

福祸相依,明暗共存,欢愁同有。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捉摸不透,天之将明,其黑尤烈。事物发展到极致,就意味着转机即将到来,物极必反的道理就在于此。万事万物的规律无一不在警示着人们在安乐顺利之时要有忧患意识,注意事情发展动态,未雨绸缪,防备不测之事。同时也激励人们在身处忧愁绝望时,要相信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艰难之境总会有转机。




無两书房


明多之处暗亦多!(周易)里说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互为表里!光明与黑暗亦是如此!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光明极胜之处黑暗也是极多!当你看着那些明人成功业绩时,可想过他们背后的努力!当你受到赞美和表扬时,可知道背后又有多少人嫉妒和谩骂!

欢浓之时愁亦重!(道德经)说。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有欢聚就会有离散,喜极之时必有悲生!当情谊欢浓之时,便会有离散之愁重!当新生命诞生之时欢喜雀跃,过后便愁之未来的安生!

光明里有黑暗陪伴,黑暗里亦有光明希望!欢浓时会想到离愁,离愁悲处会盼望下次的相聚!



用户年华青春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光明多的地方阴影也多,欢乐浓时愁情亦随着增重。有乐极生悲之意 。稍微有点福祸相依之意,看问题要全面 。


明志弘


明多之处暗亦多,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思想。明,指一个人的财富、荣耀、才貌、幸福等在人前暴露、显现、展示。暗,指那些对别人的财富、荣耀、才貌、幸福等所生出的嫉妒、抵毁、算计、掠夺。

所以,中国人有这样的俗语:出门不露白,露白易丢财。这里的“露白”就是把钱财置于明处显摆的意思。另有俗语云: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贼偷东西是他的本职工作,但是为什么贼会惦记上那人?因为那人财富外露。让贼有了目标。因此,亦有俗语云:富不露财。尤其是出门在外的时候,更要谨慎小心。

以上是拿钱财做个比例,而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优于大众的东西,都容易招置如贼对钱财般的“惦记”。明多之处暗亦多,是让人不要过于招摇、显摆自己的优势,以免飞来横祸。

另外,明多之处暗亦多,也用在兵法之上。在没有掩体的地域行进、布局,就容易招至暗箭的攻击。所以,古代战争中排兵布阵有很大的讲究。

欢浓之时愁亦重,是具有诗人气质略带悲观的思维。欢浓,指亲友之间的欢聚,指恋人之间的浓情。愁亦重,是相对于欢浓的。人月团圆、推杯换盏、宴席丰盛、气氛热烈,越是如此,离散后就越显寂寞孤单,就越是清冷愁怅!恋人间,你浓、我浓,缠绵悱恻、海誓山盟。一但分别,生不如死,思念噬骨,此恨无期!《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个中思想的典型。她在宴席上想得是“终要散去”,在花海中独为落花葬吟,见到风筝高飞,却叹它被人操控的命运......

认为,欢浓之时愁亦重的人,不是冷血无情,而是多愁善感。恰恰因为把亲人、朋友、恋人......等人间美好真情看得太重,才惧怕失去时无法承受的伤痛!用冷淡的态度与处事方式,来减弱失去时的痛苦。没有对错,只是性格使然罢了。


郁离星


世间万物一定要辩证去看,正所谓祸福是相依的,人是欲望的产物,只要有欲望就会有喜怒哀乐。

人性是不完美的,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追名逐利,出人投地的观念,深入人心,以至于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唯利是图,尊崇強者,追逐富贵,如此更加剧了人类社会竞争的残酷。

有多少阳光便有多少阴暗,有多少欢浓便有多少忧愁,人的生存不止是活着的初心,外物和杂念早已深入骨髓,所以阴暗面随着欲望不断生长,得失之间,不断的在转化。


回忆红叶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

大概意思就是:光明多的地方阴影也多,欢乐浓时愁情亦随着增重。有乐极生悲之意 。稍微有点福祸相依之意,带有点悲观的世界观。



万花筒月读


看此诗句式是儒家的文风!却暗藏道家哲理,阴阳八卦,有阴自然有阳,有阳也有阴!阴阳都逃不过盛极而衰,事物都有对立面,越是趋于顶点越是衰败的前兆!

“明多之处”表示“明”极多,“暗”自然如影随形,“欢浓”“时愁”同理!

此句诗也有佛家的道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魔一念之间!是魔即是佛,是佛也是魔!是明也是暗,是欢浓也是时愁!

从中国三大教 儒道佛 解释,不知道满意否?

但如果从易懂的方面解释,即是乐极生悲!





生活中诗歌从名字开始


有一句话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还有一句叫:“乐极生悲。"这两句话用很通俗地语言就回答了该问题。“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易经》告诉我们:“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