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為什麼偏向全資收購企業,而騰訊只是選擇投資?


阿里為什麼偏向全資收購企業,而騰訊只是選擇投資?


阿里為什麼偏向全資收購企業,而騰訊只是選擇投資?

阿里巴巴和騰訊雖然一直以來都是競爭對手,但兩者之間在一些做法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投資方向上,阿里巴巴更偏向於全資收購,而騰訊則偏向於投資。

其實,在一開始騰訊也是想全資收購企業的,但卻無奈發現這個方式不太合適。就比如騰訊最早看中的企業是京東,想要全資收購京東。

可是劉強東不答應,只允許佔20%的股份。馬化騰和劉強東談不攏,一氣之下選擇了易迅網,易迅網的老闆覺得憑藉騰訊的流量,肯定可以碾壓京東。可是沒想到京東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超越了易迅網、噹噹和卓越等眾多互聯網公司。

面對發展如此迅速的京東,無奈之下騰訊只好答應選擇投資京東,成為京東的大股東,並將自己的拍拍網易迅網打包給京東。入股搜狗,將自己的搜搜打包給搜狗。

其實,阿里和騰訊的經營模式是截然不同的。馬化騰的經營模式更像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商人,他在選擇投資企業的時候就只是投資,並不會過多地去參與它們的經營。

騰訊屬於絕對的大股東,而且在流量上也有大規模的支持,但實際控制人還是劉強東本人,保持原生團隊足夠的創造力,只是在資金和流量給予足夠的支持。騰訊的投資更像是在做市場的試金石,投資了京東又扶持了拼多多;投資了虎牙又扶植了鬥魚。

這種做法短期看可能會有資源浪費的嫌疑,當然也不會很明顯,畢竟明擺著賠錢的買賣誰都不會去做。但從長期來看,可以一直保持近似於寡頭壟斷的地位,因為他已經360度無死角地深入了市場。

而阿里巴巴則相反,馬雲選擇全資收購企業。馬雲在收購後則會選擇干預運營,並逐漸注入自己企業的價值文化。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了這一行業的發展,讓它們朝著自己的方向去發展。所以,馬雲更像是一個改革者。

但在我看來,似乎馬化騰這樣的策略會更有效一點。畢竟只是投資,這樣大家還可以做朋友啊,有錢大家一起賺。而阿里這種做法,感覺競爭對手會更加多,我辛辛苦苦出來創業,剛初步發展就被收購了,這給誰都不願意啊。

但不管怎麼樣,都是在探索中求發展,只有與時俱進和銳意創新相結合,才能實現真正的發展。阿里巴巴和騰訊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還是十分期待未來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後續發展的。

現在的互聯網更新換代十分迅速,不管是阿里、騰訊還是百度,都在積極應對,努力做好自身,準備蓄勢待發。

在下一代的萬物互聯時代現在看阿里巴巴走的走得更加靠前一點,而近幾年比較默默無聞的百度也不是一點機會沒有,畢竟現在全力做人工智能,真的做出東西並且挺到市場的爆發期,那麼注重技術的百度公司還是會回來的,但這一切裡面的變數非常大。

騰訊公司在不溫不火中也是在積攢著下一次的發力點,每家公司都有獨特的基因,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