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人家覺得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什麼沒有必要選擇好學校。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Pv3BJ


大家都說了這是不對的想法,可是具體小朋友能學到什麼呢?

1, 毋庸置疑,可以學到文化知識,為以後,語文,數學,英文,科學,各個學科奠定基礎。看看現在幼升小的題目,就明白了!

2,小朋友每天在幼兒園,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在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學會了與人相處,學會了如何融入集體,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如何交朋友,感受了家庭之外的世界,為之後與社會的鏈接做鋪墊。

3,小朋友的性格,習慣的形成在3-5歲之間非常關鍵。在幼兒園的小集體裡,老師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好的習慣,比如,飯前便後要洗手,對待他人要禮貌,還有用專業的方法幫助孩子面對困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孩子的自信力,以及培養孩子的堅持力,等等。

4,有利於小朋友的身體發育。由於現在大多數孩子都生活在樓房裡,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條件進行身體活動,幼兒園裡有專業的場地和器材,在活動過程中會促進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對身體的掌控能力,身體骨骼,肌肉發展都有積極的,直接的作用。

5,在幼兒園,孩子和同齡人之間的關係,讓孩子學會同理心,擁有同情心,正確的認識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學會相互尊重和相互幫助。

6,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園如同世界的一扇窗子,孩子在這裡可以沒有顧慮的探索這個世界,比如,有些幼兒園會養一些花草,甚至鳥,鵝等,給孩子提供觀察,思考,探索世界的機會。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裡,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雖然有很多家長,能力很強,自己教,但是隔行如隔山,和5歲以下小朋友相處還是高中生相處有非常大的不同。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純粹的只有家庭環境會剝奪孩子接觸和探索世界的機會。

所以,幼兒教育是最基礎,這是最關鍵的教育,這點是全世界公認的,只是每個地方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接受不接受幼兒教育和接受不接受教育的問題基本上類似。在舊時代,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也可以活得很好,現在社會,教育是基礎,我們不僅要活著,而且要活得好,這可能也是每個父母的願望了。



Seasaw新西蘭


我是大飛飛,二寶媽媽,孩子好的習慣和教養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的,孩子年齡小學習能力強,印象也會深刻。

我家老大因為是9月1日生日,學前班多讀了一年,為了不讓她心裡有壓力,第二年的學前班我給她換了一個學校,離得不遠,就在原來的學校對面過個馬路就到了。

第一年的學校面積很小,孩子玩的地方不多,玩具也比較少,學習壓力特別大,每天回來都要寫4頁作業,學費要4千多一個學期,包含:早餐、中餐、下午點心。平時基本都是接送孩子,不用開家長會,老師也不家訪,學校也不組織戶外活動。學校以提高學習為主。

第二年的學前班,學校特色是博學,教茶道、教圍棋、教書法、背論語,孩子有操場,玩的比較多,週一升國旗拜孔子,老師同學見面行鞠躬禮。回來作業就1頁,學費要6千多,包含:早餐、中餐、下午點心。一個學期開兩次家長會,2個老師家訪一次,一個學期會有2次以上的親子戶外活動。學習以國學教育為主。

雖然第二年的學前班費用高了很多,孩子在學校學到了很多知識,還是比較值得的。學習環境會影響孩子,如果所有同學都在讀書,孩子肯定也會跟著讀;如果所有同學都去了博物館,孩子肯定也會提議讓父母陪著去;如果所有孩子考試都得90分以上,孩子肯定也會更加努力下次爭取考高分。氛圍真的很重要,我認為早教和學習是從出生就開始了。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和經歷,希望能對你的提問有所幫助。


大飛飛育兒


我覺得應該去幼兒園還有學前教育銜接班 因為我身體體會,我的女兒小時候沒有去過幼兒園,姥姥帶大的,長大了就埋怨我為啥沒有送她去幼兒園,沒有過過集體生活,當時進小學時候,就害怕,沒有離開過父母,膽怯,所以一定叫孩子去育兒園,現在的孩子必須要早教育,適應外面的環境,老是在老人的庇護下,對孩子的成長不易,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哈薩娜安姐


首先肯定不是這樣的。啟蒙教育很重要。

我自己來說,寶寶快3歲了,如果不是重視啟蒙教育那現在肯定不會做全職媽媽了。生下寶寶時還在上班,瞭解各種東西后決定辭職自己帶。

0-3歲的成長是基礎,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穩固。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吧。以前就覺得哪些剛會走路的寶寶穿鞋上床上沙發是陋習,給老人說,他們的推辭一般就是說那麼點小娃娃懂啥。但我自己有了寶寶以後,在他會走路的時候,就不嫌麻煩,經常他上床,上爬爬墊都給他穿脫,然後再她1歲半時候就已經懂得穿拖鞋了,下地穿上,上床脫掉,雖然很麻煩,但她從來沒有過不耐煩,因為在他意識裡,這是常識。寶寶的教育往往都來自家長。

還有現在,給他從小開始讀繪本,懂得也很多。按照老觀念是那點娃娃,說道理他不懂,實際是雖然很想,但是可以聽進去。比如吃糖這件事,給他看繪本,(誰是蛀蟲的朋友),他知道要吃少點,當然也想吃的,只是給他吃少點,他很自覺,可以接受的。

總結,每個寶寶的成長環境,接受能力不同,教育方法肯定也都不一樣,但是早教和啟蒙教育肯定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上面的例子,有些事情他剛剛知道以後就明白那是常識,以後自然不會犯常識性的錯誤。


嘔嘛私享鋪


一些老人家覺得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什麼沒有必要選擇好學校。

這個問題我想分成三部分回答,一是“早教重不重要”;二是“要不要上早教中心或幼兒園託班”;三是怎麼定義和選擇這個“好學校”。

01 早教重不重要?

答案是:重要。

當前,從寶寶出生,父母就開始謀劃給寶寶做啟蒙教育,誰都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科學合理的早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早教的內容很多,專業一點來說就是“五大領域、八大智能”的開發,包括感統訓練,智力開發,語言訓練,性格培養,專注力培養等等,而這些概念轉化到實際的教學課程,可以包括:音樂、舞蹈、樂高、美術、英語、廚廚樂、數學等等。

音樂啟蒙:給孩子創造音樂環境,然後通過遊戲,結合繪畫、繪本、舞蹈、樂器等,鍛鍊他們的感官、韻律、節奏、語言、協調性等能力。當然,很多家長已經為孩子計劃好以後學習樂器,那麼音樂啟蒙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感統課:藉助專業感統訓練器材,進行大動作、精細動作等五大領域訓練,增強感統。感統失調的孩子,可能注意力不集中,平衡感不好,動作發展遲緩等等。

樂高課:有專業的老師,給孩子一個主題,並作簡單的構建思想的引導。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拼出不一樣的造型,比如房子、汽車、遊樂場等。刺激了孩子想象力,鍛鍊孩子的空間感。

創意美術:運用各種美術元素,利用手邊各種素材,進行有主題或無主題地創作,比如製作花、水果籃、冰淇淋、森林等,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感受美感、發揮想象力。

數學啟蒙:讓孩子認識數字,主要是進行數量感知。另外,還有一些圖形認知,對空間的瞭解。

全腦:課程主要包括百科閃卡、地圖閃卡、國旗閃卡、世界名畫閃卡、順序記憶、幾何圖形認知、故事順序記憶、吹球、迷宮、拼圖、空間感知等課程,同時開發孩子的左右腦。


02 要不要上早教中心或幼兒園託班?

答案是:不一定。

進不進行早教”和“上不上早教機構”是完全兩回事。早教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境下實施的。而上不上早教中心,取決於每個家庭的需求。

家庭早教成本低,增強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交流。缺點是方法可能不繫統、不科學,孩子接觸的人過少。

有以下三種需求時,建議去上早教中心或幼兒園託班。

  • 針對一些相對專業的啟蒙教育,例如樂高、美術、英語等領域,家長不具備教學能力時,可以選擇。以英語為例,雖然我們可以在家裡陪孩子聽英文兒歌,讀英文繪本,看英文動畫。但是,家庭早教缺的是一個系統的教學方案和良好的互動輸出環境,另外,我們還會擔心自己的口語發音是不是標準等問題。
  •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規範行為習慣、與集體融合的能力時。孩子在父母面親總喜歡撒嬌,往往難以立規矩。
  • 父母均上班,且晚上加班多,老人精力有限,只能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給孩子選擇早教機構或託班,可以解放老人。

03 “好學校”的定義和選擇。

答案是:最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家長在選擇的時候,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 距離。選擇距離近的早教中心或幼兒園託班。一來方便接送;二來照顧到老人的身體和安全;三來方便應對突發情況;四來可以適應冬天睡懶覺的情況。
  • 環境。環境良好、衛生,包括硬件和軟裝。廚房衛生,消毒做的如何。飲食合理,陽光充足。有安全的戶外活動場地。

  • 師資配比。早教中心,一般一個主教一個副教。因為每節課的時間在1個小時以內。而託班時間較長,標配是3個老師,一位班主任,一位教輔老師和一位保育員。如果學生過多,老師可能顧不過來。
  • 老師素質。老師要有耐心和愛心。畢竟小孩子情緒多,生活上也需要多照顧和呵護。
  • 課程。如果是早教中心,通過試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課程。如果是幼兒園託班,選擇主要是進行生活習慣和基礎認知的培養的學校,如果有特色課程更好。不需要找那種超前學課教育的學校,否則給孩子增加負擔,還容易抹殺孩子的靈性。
  • 收費合理。並非最貴就適合,我們還是要考慮家庭的可承受範圍。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您的關注!


兔丫丫說早教


我是珊姐,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來說說作為一個媽媽的看法吧。

首先,我個人認為,只要是有益的教育都會對孩子有所幫助。早教是孩子一個初步認知的過程,好的早教可以稱之為“啟蒙老師”,我來說說我家小寶的早教感受吧。


1.運動能力:小寶是6個月開始上早教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肢體運動相對比較多,從鍛鍊爬,翻身,鑽洞到游泳,早教中心都有一整套的學習計劃。而這個時候的游泳是我最喜歡的,小孩子天生就會游泳,所以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水沒有什麼恐懼感的,而游泳不但能鍛鍊孩子的肢體發展,更重要的可以鍛鍊孩子的勇氣和互動性。


2.認知能力:這個時候的認知基本還停留在對物品和形狀的簡單認知,當然還有一些基本顏色的認知,圖形的認知等等。

3.互動性:早教中心,會有很多陌生的孩子在一起做遊戲,大家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家長的配合下一起完成一些簡單的遊戲。這讓孩子明白除了家人外,外面還有更多的小朋友。這個時候孩子的情況就會表現的很明顯,有些孩子活潑好動,有些孩子比較靦腆,有些孩子比較膽小.....我還記得當時小寶就被老師們稱之為中心的“淡定姐”,基本是無論在哪裡,參加什麼活動,她都面無表情的看著,卻不過去參與。不過經過幾次課程後,她會主動過去和其它小朋友玩了。

4.英語的啟蒙:因為小寶上的是雙語早教,所以對於母語外的語言有了一定的接觸,雖然當時還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但通過老師的動作,她漸漸能理解了老師說的意思,並給予相應的回覆。


以上四點是小寶剛剛進入早教中心的認知。她的早教是從6個月開始延續到1歲多,整個過程我一直都有陪伴。確實對她的幫助很大,尤其是在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初期,她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還算是讓我放心的。


至於幼兒園是否重要,我個人認為幼兒園比小學重要。因為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走出家門,第一次走進“社會”,第一次和陌生人一起生活學習的第一步,但也是我最擔心的,因為幼兒園的孩子還不會表達,還不懂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幼兒園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很多時候無從知曉,所以這時候的引導就極其重要了。


最後,再來說說我對老人家隔代教育的一些看法。我認為,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畢竟他們那個年代是沒有早教的,有些地方甚者連幼兒園都沒有,她們對這些認知很多還是“0”,這需要我們去溝通和引導,他們對教育的不理解很多時候並非我們認為的“無知”。我建議可以帶他們一起走進早教中心,一起參加早教課程,我相信當他們真正放心的時候,或許她們會比我們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以上是珊姐作為一個媽媽的看法。最後我想提醒所有的家長們,教育是平等的,教育是自由的,而家庭教育才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媽媽們,一起加油吧!


珊姐談擇校


大部分的早教確實沒啥用,但是幼兒園卻非常重要,孩子非常有必要上。

幼兒園的重要性不是體現在其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幼兒園提供的群體環境。

兒童的成長是一個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中心化發展的過程。

在兒童早期,兒童的智力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會換位思考,只會從自我的角度看待問題。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經典的“三山實驗”來證明孩子的以自我為中心特點。

他準備了三座大小不一樣的假山,然後讓孩子從各個角度觀察,然後讓孩子坐在假山的一端,給孩子4張照片,選出對面玩具娃娃看到的假山樣子,結果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普遍無法正確指出,皮亞傑因此得出6歲下的孩子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

處於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會表現的比較自私,無法共情,幹什麼都只顧自己。同時他們思考問題也有很大侷限性,比如不懂守恆概念、沒有可逆性等,

只有隨著兒童的不斷成長,兒童進去了去中心化階段後,兒童才能克服這些缺點,變得跟成人一樣,可以進行正常的邏輯思考,換位思考。

而要進入去中心化階段,幼兒園提供的群體環境就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當兒童進入幼兒園後,他會發現這麼多的同類,自己不再像在家裡那樣是家庭的中心,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環境促使他們儘快的進入去中心化階段,懂得從別人的角度思考,照顧別人的感受,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跟別的小朋友更好的玩耍。

因此幼兒園的群體環境可以促使孩子儘快的過渡到去中心化階段,無論是從情商還是智商都會使得孩子領先於那些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


神通奶爸


先看一個小故事吧!1978年在巴黎一個記者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記者感到非常驚奇,又問道:“為什麼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老人回答:“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受人尊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如此看重幼兒園教育,我們能隨便說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什麼東西就不選擇好學校?當然,作為老年人,他們可能認為好點的幼兒園收費昂貴!花這個錢不值得!好的幼兒園,它的教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方式等更適合幼兒身心發展!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為了下一代,上個好一點的幼兒園還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和老人家好好溝通下,相信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他們會理解的!


愛做夢的彩虹蝸


首先回答我的觀點:認為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是完全錯誤的!認為孩子太小,學不到什麼東西更是荒謬!二三歲的寶寶正是觀察、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任何事情都是具備兩面性的,決不能武斷的斷言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

早教的好處:

1,促進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

2,早教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3,早教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挖掘孩子的潛力!

4,早教可以鍛鍊孩子的人際處理關係!

但是早教同樣也有其弊端,不過早教的弊端是過早的對孩子進行早教,此外還有部分早教中心並沒有起到好的早教作用。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是其第一任老師,有時間的話,完全可以自行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對孩子早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去早教中心,家長完全可以做好這份工作。

在2020年,如果感覺幼兒園不重要,我真的要懷疑是不是火星上來的!幼兒園作為孩子接觸社會的第一堂課,是極其重要的!

上幼兒園的好處:

1,讓孩子適應群體生活。

2,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3,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不上幼兒園,在家裡是誰在看管?父母中必然要有一個人全職帶娃,如果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會經常教孩子,文明,禮貌,謙讓麼?有能力和體力陪孩子到處玩耍,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嗎?我認為大多數的爺爺奶奶是做不到這一點的!當然,也有部分可以做到,但大多數是做不到的。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你想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不論是早教還是幼兒園,都有其好處和壞處,但是個人認為好處還是要高於壞處的。

好的學校帶來的是:好的硬件設施,好的教育環境,好的飲食等等。有能力的話,建議選擇好的學校。

要想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並不只是簡單的送TA去一個好的學校。更重要的是家長在家對孩子進行的教育,畢竟在孩子小時候,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最久的、最早的。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起一個好的榜樣和帶頭作用。


寶貝用心幫


事實不是這樣。老人思想可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人了,他們的經歷經驗只能在他們成長的年代作參考。時代不一樣了,接觸知識的方式也變了,起跑線越來越早了。

六歲之前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關鍵六年,特別是3-6歲,有句老話講"三歲老大,七歲看老",不無道理。三歲之前,主要陪養孩子的一些基本行為,口頭語言和立規矩等關鍵期,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因此,應該選擇一個資質好、條件好的幼兒園,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抓住孩子學習成長的關鍵期!

還有一點,幼兒園學到的好習慣,到小學後會持續的,所以在小學能很快出類拔萃。孩子自尊心、好勝心很強,如果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父母眼中的乖寶寶,他會一直鞭策自己持續下去的!

我家兒子也是剛入幼兒園,為了好一點教育,選擇租房住在幼兒園附近,孟母三遷第一遷吧[捂臉]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