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唐朝末年,曾经纵横天下、睥睨万世的大唐王朝已经千疮百孔。内有宦官专权、党争内耗;外有藩镇割据、民变不断。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

唐之亡,亡于宦官”,岑仲勉先生也说过“推原祸始,方镇之乱,亦宦官所造成者”。而宦官专权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唐代的宦官会充任各种“使职”,唐代宦官干政主要就是通过这些由皇帝任命的“使职”形式而进行的。

唐代宦官的权势之盛,一度超越了皇权,甚至可以擅自废立皇帝,皇权成为宦官争权夺利的砝码。唐代后期的历代皇帝中,顺宗、宪宗、敬宗是被宦官所杀,而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昭宗等,又是在宦官的扶持下坐上皇位的。在此背景下,唐王朝的军权、财权、人事任免等等各种重要的国家权力,都集中到了宦官手中。

唐长孺先生说“唐代宦官专权,不仅中尉掌握了禁军,枢密使盗窃国政,而且还具有一个由宦官指挥的内诸司使行政系统”。这个庞大的内诸使司系统,是唐王朝晚期“南衙北司”格局中“北司”宦官集团的基础,宦官集团借助内诸使司系统来与外朝以宰相为首的三省“南衙”的官僚行政系统所抗衡。

南衙中以宰相为首,而北司中以“三巨头”为首。

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唐代权阉王守澄剧照,曾任枢密使

晚唐宦官三巨头

在宦官的北司系统中,神策军中尉是宦官控制下唐王朝主要的武装力量;枢密使是掌握着参政议政的权力,有内相之称;而宣徽使则是这个内诸司系统的大管家。在唐朝晚期,宣徽使是仅此于“宦官四贵”(两位枢密使、左、右神策军中尉)的使职。

宦官之中,权势最大的称之为“四贵”,枢密使掌握行政,唐朝的宰相杜悰也说过“宰相、枢密共参国政”;中尉则是掌握京师禁军的重要使职。中尉产生于唐德宗时期,枢密使产生于唐宪宗时期。在很多时候,皇帝错误的判断了宦官的权势,托孤于枢密使、宣徽使,最后神策军中尉却因从龙之功不在自己,于是便矫诏擅行废立。从这方面也能够看出,掌握军权的中尉,在三巨头中的地位要远比只掌握政权的枢密使更高。

关于宣徽使则与中尉和枢密使不同,本来宣徽使并不是唐代中枢机构的决策者,但是随着宦官诸使的发展,宣徽使逐渐走进了中枢

,开始成为仅次于枢密使和神策军的使职。宣徽使在肃宗、代宗之后出现,晚唐时期宣徽使开始成为可以和枢密使一起参与到皇帝拥立的过程中。宋朝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说“枢密、宣徽四院使,拟于四相也”,由此可知,宣徽使的权势可以位列中枢,其权力之盛可见一斑。

中尉、枢密使、宣徽使三者相当于外朝“南衙”中的宰相内阁,即相互配合和外朝争锋,又相互制约。

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唐代宰相:杜悰

宣徽使的职能

上文说到,宣徽使的地位经过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职能也是在这一个过程中逐渐发展扩大的。

唐代宣徽使地位、职能的变化和宣徽院地位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在唐代宗年间,宣徽院还只是和教坊一样为皇帝提供娱乐的机构。但是随着历史的迁移,其职能也不断的变化,最后发展到了可以位列中枢,和枢密使一起参与到国家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政治事件当中。

关于宣徽使的具体职能,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两大类:

首先,传告皇帝的重大诏命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遣宣徽北院使齐元简迎郓王......下诏立郓王为皇太子”;还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两枢密使诣中书,宣徽使杨公庆继至,独揖惊受宣,三相起,避之西轩。公庆出斜封文书以授悰”。可见宣徽使可以有迎立太子、传召宰相等职能,足以证明宣徽使已经位列中枢。

其次,总管内诸司及服务宫廷的职能

根据《文献通考》中的记载,宣徽使还有着“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事,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的职能。

宣徽使虽然是总领着内诸司,但其地位却要略低于枢密使、中尉。也正是宣徽使有着“总领内诸司”的职能,所以有学者才会认为,宣徽使是北司机构的大管家。

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唐末宦官杨复恭,曾任宣徽使,后升任枢密使

宣徽使对唐代的影响

宣徽使作为宦官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造成了异常严重的影响。

首先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宣徽使管理着庞大的宦官机构,在宣徽使的庇护下,宣徽院所管辖的下属机构借助宣徽使的权势,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在唐宪宗时期,宣徽使下辖的五坊小使十分嚣张,经常凭借宣徽院受到皇帝恩宠而作威作福,对当地的百姓更是索求无度,下郅的县令裴寰对此十分不满,所以对这些人也没有好脸色。于是,宣徽院下辖的五坊小使,上告皇帝,说裴寰对皇帝大不敬。皇帝于是就以“大不敬”的罪名将裴寰下狱。古人说“十恶不赦”,其中对皇帝大不敬就是其中之一。可见,皇帝对于宦官的维护和宦官对于社会风气的败坏。

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唐宪宗

其次是对宫廷政治的影响

晚唐时期最突出的一个政治现象就是宫廷政变不断,皇权更迭就像是女人的脸色,说变就变。而宦官就是这个女人,他们掌握着皇帝的废立。

唐敬宗之死就是在宣徽院的宦官参与组织下完成的;文宗时期,失宠于前朝的宣徽副使刘弘逸,在文宗皇帝一朝升任枢密使;宣宗病重期间,托孤于枢密使和宣徽南院使,但是为了抢夺拥立之功,神策军中尉王宗实将宣徽使等人抓捕,改立郓王。作为能够被皇帝信任托孤的宣徽使,由此可以看出宣徽使既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在外朝也拥有很大影响力,其作为宦官集团的三巨头之一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

而晚唐的宫廷斗争,很大一部分是三巨头之间的权力争夺,以及皇帝和三巨头之间的博弈。

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唐代宦官仇士良,曾任神策军中尉

以宣徽使为例,看唐代宦官权力的逐步发展

宣徽使对大唐的影响,仅仅是唐代宦官使职对大唐影响的一个缩影。那么,唐代的宦官又是如何逐渐发展成为可以与南衙对抗,甚至是可以超越皇权的一个势力集团呢?

在唐初,内侍是可以任军职的,还可以检查南衙百官,内侍省只用宦官而不用士人,并且太宗李世民明令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随着武周的建立,宫廷斗争愈发激烈,在宫廷斗争中,宦官为李唐的复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就导致了中宗以后,皇帝对宦官的普遍亲近,但是对于自家的皇子却软禁在十王宅中。由于皇亲的权力、自由被限制,最亲近皇帝的宦官成为了皇帝唯一的依仗,于是宦官被任命为监军、各种使职开始对官员、军队等等进行干预。

安史之乱后,各个藩镇基本上都设立了监军,而宦官李辅国还出任外朝宰相,鱼朝恩等人执掌皇帝禁军,担任外朝南衙的重要职位。平定安史之乱后

,代宗将鱼朝恩铲除,由此宦官干政的情况得到了缓解,并且明令宦官不得掌控禁军。

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唐代宦官剧照

唐朝在代宗诛杀鱼朝恩之后,外朝的臣子没有了制约,相权开始对皇权进行侵夺,于是从德宗开始,内廷开始建立起和外朝类似的另外一套组织架构。在新的组织架构成立后,就开始明确出了内外朝之分。皇帝对外朝越忌惮,内朝宦官的权势也就越大,在唐朝中后期内朝北司逐渐侵蚀外朝的权力,以至于到了唐懿宗时期

,皇帝再也控制不住这个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野兽,自食其恶果!

宣徽使由低到高的地位变化,与唐代宦官的权力扩张是同时进行的。可以说,宣徽使的地位变化随着宦官权力变化而变化的,而宦官的权力变化,是影响宣徽使地位变化的原因之一。

宣徽使:晚唐宦官三巨头之一,如何逐渐成为唐王朝的大管家?

安禄山、史思明剧照

从宣徽使看大唐宦官诸使的危害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宣徽使下属五坊小使侵扰百姓,导致民不聊生。还多次提到了以宣徽使、枢密使、中尉为主的宦官集团干政、乱政。

唐后期宦官的危害,除了上文所详述的宣徽使纵容手下扰民之外,就是因宦官随意干政而导致激化各个阶层的矛盾。比如说,宦官多以监军的名义深入到各地的藩镇之中,监军依仗自己是皇权的代表,以权谋私,更有甚者,擅自干预地方军政、擅自残杀边将。监军的随意擅权,导致了大唐内部的矛盾纷争,还引起了数次藩镇军将叛乱的情况。

尤其是监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他们急功好利,却又贪生怕死。文官集团的官僚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武官集团的官员身经百战,有了一定的为官为将的能力。但是唐代的宦官长于宫廷,虽然是皇帝近侍,见识比起一般人要强,但却缺少了统军作战的经验和为官做宰的知识储备,更加重要的是由于身体上的残缺,导致了对道德、秩序的尊重和维护,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非国家的利益。

最终,宦官在皇帝、外朝官员、藩镇三方的合力下走向了灭亡

。宦官集团由奴仆变成超越皇权的力量,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几代皇帝的变革,但是宦官集团由盛而衰却只是刹那间的事情。这也说明了,宦官集团只是存在于大唐这个巨人身上的一个寄生虫,他们虽然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但是一旦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被打破,他们也将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