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父母把孩子教育得很好!將來必有大出息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父母把孩子教育得很好!將來必有大出息


01

愛讀書、愛思考


曾經看過一本很溫情的小說《布魯克林有棵樹》,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布魯克林區家庭的故事。


這家有兩個孩子,媽媽是清潔女工,爸爸是酒吧侍者,收入緊巴巴的,唯一的奢侈就是星期天的早上能喝一壺咖啡。


但是,即使生活在如此困窘的環境裡,爸爸媽媽也還是堅持讓孩子們每天讀書。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她和爸爸會輪流給孩子們念一個小時的書,不管工作到再累,也雷打不動,每天如此。


孩子們發現書裡的新世界,漸漸長大之後,借遍了鎮上圖書館的書,姐姐更是憑藉著滿腹學識和過人的毅力,跳出了困境。


毫無疑問,是書籍成為她努力的跳板,給了她尊嚴和“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


02

學會感恩與節制


幾位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們去國外參加舞蹈比賽,在機場坐自動扶梯的時候,看到一群老人也要乘扶梯,就禮貌地站到一邊,讓老人先行。


下了扶梯,孩子們正好和老人同路,就嘰嘰喳喳地交談了起來,告訴老人他們是來參加國際青少年舞蹈比賽的。


隨後,老人提出想和孩子們一起合影,這時,帶隊老師才認出來,原來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嘉誠!


李嘉誠被孩子們的熱情天真感動,主動提出贊助孩子們旅費,還承諾讓孩子們每人挑一件禮物。


有個家長髮微博說,自己就是這次與李嘉誠結緣的45名孩子中的一位,孩子最後選的禮物,竟然是一塊橡皮。


家長說:

“我們家買了橡皮,出發前就吵著要去買橡皮。禮物不在於貴重,開心就好。要懂得感恩,知道節制。”


03

學會適度分享


尹建莉老師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極其深刻:


“家長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


尹老師說,自己女兒圓圓7歲的時候,家裡親戚的孩子小毅來家裡住過幾個月。


有一次,尹老師和圓圓去買一種家人都很愛吃的蛋糕,只剩一點點了,勉強夠兩個人吃。


尹老師就問她,能不能這次回去只讓姥姥和小毅吃?這次圓圓先不吃。


圓圓很痛快地答應了,即使自己很想吃,但是想到弟弟還小,姥姥老了,都是需要照顧的人。


回家之後,她一直堅持要把蛋糕讓給弟弟和姥姥吃,自己說什麼也不吃。姥姥都感嘆,圓圓真的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