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小孩磕了碰了我都很自责,特别怪自己没看好他?

游子山下蒲公英


大家好,我是玉洁,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可爱]

我的孩子现在5周半,我个人认为孩子小磕磕碰碰是常事,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小孩不磕不碰不大,所以我觉得只要别出现大问题就好!

至于妈妈总是责怪自己没有看好,很自责,我个人认为这都是每一个母亲的通病,因为自己孩子就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见不得孩子有一点疼痛和哭,恨不得是自己受伤,去替代孩子的疼,是我们爱孩子已经超出了爱自己!

我以前也是和很多妈妈一样的想法,就是自责,看着自己宝宝一天一天长大后,我得出一个结论!

现在孩子是很聪明的,尤其三周半后的孩子就是一个成人的大脑,什么都懂啦,你告诉他哪个东西不能玩,你玩了会受什么伤,你把这些都告诉了,他如果偷着拿了玩了最后也真受伤了,你首先看看伤哪了,是不是皮外伤,如果是皮外伤就和他在把之前的话讲一遍,他这一次一定会听进去,再疼也没那么哭闹,他认为是自己非要去拿,即使受伤也会自己自己承担!之后还想做类似的事时候,他会想起那次没听妈妈的话最后把自己伤了!希望帮到大家,谢谢!



玉洁oo


很多新手妈妈,在宝宝发生磕碰受伤的时候,都会特别紧张,看到宝宝的伤口会更加的难过自责,责备自己没有照看好宝宝。与其事后自责,不如在家里做好预见性处理,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我的女儿刚满一岁,已经可以自由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了。前段时间,女儿在家里接连受伤。先是额头碰到餐桌腿上,肿了好大一个包,很久还没有完全消退。几天后和奶奶一起玩的时候,又在卧室里摔倒,下巴撞在床沿上,刚长出的小门牙很用力的撞在了下嘴唇,当场出了好多血。等我和孩子爸爸从厨房跑出来,只看见孩子嘴角流了好多血,衣服上也是,我当时吓得双腿发软,看着痛哭的孩子心疼自责不已。待清理了女儿嘴角上的血,仔细检查才发现女儿的下嘴唇,被上面的小门牙磕出了三个深深的伤口,这次是我女儿出生以来受伤最严重的一次。看着依偎在我怀里痛哭的小小人儿,我难过的直掉眼泪。本身这个长假宅在家,家里有三个大人,按说孩子应该会得到加倍的照顾才对,而我们竟然让孩子三天两头的受伤,我和孩子爸爸都特别难过自责不已。

在第一次磕碰额头的受伤之前,我们已经将家里的餐桌、茶几、柜子角,容易对宝宝产生磕碰的地方都贴上了防撞条。但是百密一疏,我们忽略了餐桌腿上也会是一个容易产生磕碰的地方了。当时应该就引起我们的警醒,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对周围一切都很好奇的时候,大人陪孩子玩耍的时候要寸步不离,更不应该边陪孩子,边玩手机。正是因为我们在宝宝第一次受伤后没有吸取教训,导致她接二连三的受伤。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磕碰虽在所难免,家里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也有很多,家长千万不要抱着“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意外”的想法,做为大人需要有预见性的帮宝宝在家里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1、把有尖锐边角的桌椅、茶几、柜子的边缘都包上防撞条;

2、宝宝易拉开的抽屉、柜子门按上安全扣;

3、对家里的地面应及时做好清洁,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

4、收走打火机、水果刀、剪刀之类坚硬的危险用具;

5、热水壶、热茶等危险物品放在远离孩子的活动区域;

6、给所有的插座孔按上保护套,以防孩子用手抠;

7、台灯、落地扇、陈列柜之类容易摔倒的物品,想办法做好加固处理;

8、玩具上的小零件、衣服的纽扣、硬币之类的小件物品,收纳后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9、注意能卡住宝宝头的空隙;

10、盛满水的用具一定要加好盖子,以防孩子打开;

11、边跑边吃的宝宝,嘴里的东西容易卡在气管里;

12、尽量不要让孩子在高处玩耍。

同时也要注意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避免孩子远离有可能产生磕碰和危险的地方:

1)陌生人;

2)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运动器械;

3)不设防护栏的危险地方;

4)行车道上的车辆;

5)行驶中的电梯;

俗话说百密一疏,在孩子年龄太小,对周围环境还处于认识了解的初期,没有完全的判断力的时候,家长意识到有危险的时候,应该立即把孩子抱离危险的环境,并坚决制止孩子可能招致危险的行为。父母更不能把孩子一个人丢在一边不管,即使1分钟也不行,应该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家长的用心陪伴比什么都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危险,而不要总是事后后悔自责。


青橙花开呀


对你的遭遇,我深有感触。

孩子五个月的时候,睡觉从床上翻滚掉下去,摔了一个大包。

孩子哭的伤心,我也跟他一起哭。

拍个照片给我老公,我老公也心疼坏了,虽没有说什么责备我的话,但是我知道他心里是有些怪我的。

二宝在一岁的时候,大宝不到四岁,两个人一起叽叽歪歪,吵得我头昏脑胀。做好饭,小宝哭,大宝要洗手,老家的水龙头孩子不好弄,我只好把煮好的面条往桌子里面推一下,就把还不太会走路的小宝放在地上,去给大宝弄水洗手。

可是刚放好水,就听到小宝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哭。

我心里突的一声,知道完蛋了。

待我跑过去,小宝坐在地上大哭,面条撒了一地,我慌了。赶紧抱起来冲到卫生间,一看小手通红,立刻凉水给他冲,当时大冬天,穿的特别多,我知道他脖子也烫了,但是我没办法给他冲脖子。

大宝这个时候还在一边一直说:妈妈我手还没洗干净……

我深深的绝望,家里一个人都没有,一个人都没有。我只好一直给他冲手,小宝一直哭,我对大宝无力的说:弟弟烫伤了,你别在说话了。

大宝深表理解的说,哦……

家里没有人,我就这么给他冲了一会儿,发现脖子下面一大片起了大泡,手上的烫伤冲的也不及时,也起了大泡。我抱起小宝带着大宝冲出家门骑电动车带他去医院。去完医院回来的路上,我给我老公打电话,他在外地,我突然就哭了,我说孩子烫伤了,我好害怕…

往事历历在目,真的不堪回首,如果老人知道帮个忙,我不至于手忙脚乱,家里老人每天吃饭从不管我们,我自己带孩子做饭。公公自己吃好了就出去遛弯了,从没想过我一个人带俩孩子怎么做饭怎么吃饭。

曾经我是怨他们的。

幸好我们搬走了。现在都好了,孩子庆幸没有留疤痕。

其实两个孩子闹腾起来,而你只有一个人,就算你有再强大的心,你也无法不出错。我开车的时候孩子在后面叽叽歪歪的闹腾,我分心创过两次红灯。想想也是很可怕。

宝妈给你个抱抱,每个母亲都是全身心的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你的感受是正常的。但是请学会好好爱惜自己,爱不好自己,你就更无法好好爱孩子。


阁下久等


孩子的成长,是在不断好奇、不断探索中完成的,偶尔磕碰是正常的。作为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给予到孩子,在养育中,会看很多育儿书籍,实践中还会诸多小心,但依然担心没有带好,这是关心则乱的原因。建议父母,如果有不解的感受,再多看看育儿相关的书籍,因为对于儿童影响至深的人,是父母,尤其是妈妈。不要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无意识地受着自身成长经验的局限性。

孩子从一出生,他的成长敏感期就到来了。从起初只能看到黑白色逐步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从什么都放嘴里的口欲期,逐步过渡到会爬会走,可以用更多感官去探索未知。

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是大脑飞速发育的时间,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当小家伙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中,磕碰几下,父母注意规避安全性即可,大可不必内疚。

自我的内疚感,自己从自身着眼,除了在带孩子的事情上会这样,在其他事情上是否也会有因为某种结果不好,便自责。这属于自我自信心的范畴。当一个人“自信”不足时,总会需要“他信”,当与我们相关的外在事情没有做好时,那种自我攻击情绪就会出来。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反观自我的成长。





Linda果


很高心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首先您要了解,孩子这一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你保护的了一时还能保护一世吗?只要不是很严重,不必太挂在心上,孩子都觉得没什么的事家长就没必要这么担心。

孩子成长总会去经历这些事,不能因为这个有危险那个有危险就不让孩子碰,适当把控就好,例如孩子老爱去玩饮水机,家长怕烫伤,其实这个是不用担心的,饮水机的水温并不是100度,当孩子在碰到时也会因为惯性而缩回手,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反而会让孩子明白那个是热的,不能碰。

孩子的自愈能力是很强的一般的小磕碰很快就会好的,家长也不要太自责,你也不能预料他会发生,能做到的是尽量减少受伤,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在家里找找有危险的地方贴上防小孩子碰撞的海绵条。

从你的疑虑中,感觉是个刚做妈妈不久的,比较担心这个。生多两个就不太会有这样的担心啦,哈哈哈!

希望这个答案能让你宽宽心,谢谢


稚绘园美术


这个主要由于孩子还小,看起来特别脆弱,他磕磕碰碰你肯定会自责,这是母爱的本能,多数人都如此,不止你一个。这也是一个过程,等他长大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到时你就不足为奇了!你要想明白的是:

1、没有谁能替孩子百分百排除障碍

我也像你一样经历过一段时间,甚至我自己还没自责,倒是被自己老公指责,说我马大哈,孩子都看不好等等。事实上,作为妈妈,我们才是最怕孩子磕磕碰碰的那个人。只是谁都是第一次做妈妈,你的认知范围不一定全面,你能尽量做到保护她的周全,但你无法百分百排除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

就像孩子走路,走的好好的,突然摔了一跤,你能怎么办?只能提醒他下次走路要小心,其他别无他发,你总不能抱到他长大吧?

当然,重大安全隐患,基础常识还是要学习的,比如孩子玩火、游泳等等,可能涉及生命安全的这些安全教育,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2、孩子需要通过自己探索这个世界

有时磕磕碰碰没什么不好,孩子需要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我教给你的永远只是知识,怎么运用到生活中去,靠的还是我们自己!

你跟孩子说吃饭要怎么吃,他听了就会了么?肯定不会,他还需要通过自己练习才会。或者偶尔他被台阶拌倒了一次,那么下次他就会知道需要抬脚,自己才不会摔倒!

磕磕碰碰不能完全说它不好,偶尔也是孩子的成长经历,会教会孩子避开不该碰的东西,所以只要不是严重的,轻微的磕碰其实很正常,不用心理负担过大!

3、犯过的错误别再出现第二次

多数人会自责,是基于这一点。孩子已经因为同样的情况,磕磕碰碰第二次了,宝妈就会自责,早知道我不干嘛了,孩子就不会受伤!

所谓千金难买早知道,要是谁都能早知道,就不存在后悔一说!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磕磕碰碰,第一次可以原谅,第二次你也不用原谅自己了,这种自责无济于事,显得有点廉价!

做父母要学会从错误中反省自己,而不是反复的自责,毫无悔过之心,否则孩子是真可怜!引导者都反复犯错,你能指望孩子成长?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总之,要学会正确看待孩子磕磕碰碰的事情,凡事有利有弊,俗话说:“育儿先育己”当妈的过度紧张自责,对孩子也会有不良的影响!

我是楷妈谈育儿,育儿路上与你分享,喜欢我的育儿观,欢迎留言探讨,关注我吧!

楷妈谈育儿


你的心情可以理解,尤其是宝妈们都会有过这样的心情……之所以自责,因为我们在乎宝宝,因为我们爱他们……

宝宝摔跤虽然是常有的事,摔的不疼还好,宝宝自己拍拍手就起来了,看着萌萌的样子,还觉得有点可爱……

可是有时候看到宝宝摔后疼的嗷嗷大哭、摔到脑袋起了包、插破了皮、摔破了嘴巴……还是让妈妈心一下揪了起来。尤其看到他那疼痛的表情,滑落的眼泪,心中不由的懊悔起来……

甚至会很自责“要是我反应快点他就不会摔倒了、要是及时擦干地上水宝宝就不会摔倒了、要是给他穿双防滑点的鞋就好了、要是……”

可是哪有那么多要是?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难免会摔“几跤”,既然不能避免,但尽量把它降低最小化……

如何把摔跤降低最小化或怎样预防宝宝摔跤呢?

1、板凳、桌角尽量用软东西包裹或买些防摔桌角保护。这样即使宝宝不小心摔到上面也起到缓冲的保护作用,不至于那么疼或伤疼减轻最小。

2、地面保持干燥。地面有水时及时擦干,尤其是地板砖地面有点水都比较滑,所以及时用干燥的拖把擦干,以免宝宝摔倒。最好有个备用的干燥拖把,有水就立刻擦干。

3、给宝宝穿防滑点鞋子。防滑的鞋子鞋底都设计较深的防滑纹,走路比较稳,可以有效的减少宝宝摔到几率。由于宝宝小活泼好动,跑起来一不留神宝宝就摔倒了。最好选择比较舒适的那种,舒适防滑两不误。

4、卫生间的门尽量关着。卫生间是家里最容易见水的地方,尽量及时拖干,以免一不留神宝宝进来摔倒。尽量做到人走门关,卫生间一般都有窗户,想通风打开窗子即可。

5、户外多留意。户外活动不像家里空间小,宝宝在户外,容易“忘形”一不小心有可能就摔跤了。户外看宝宝最好不要玩手机。以免手机里的东西让你走神忘记了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保证宝宝在自己的可视线范围内玩耍,最好紧跟着宝宝,大点的孩子可在范围内即可。切记不要玩手机!

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开心果”,是父母的心头肉……

所谓,摔在你身,痛在我心……

虽然在宝宝成长的过程,难免会摔跤,既然不能避免,但尽量把它降低最小吧……

让我们多一些预防,

让我们少一些自责。

愿每个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以上5点就是这次的总结和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育儿小小漫的分享


相对爸爸来说,妈妈对孩子磕到碰到会比较在意、自责,这是母爱的使然

妈妈心中要知道,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不止有身体上的磕碰,心里上也会有磕碰,您对于宝宝身上的磕碰这样自责,也要放大胆让宝宝去尝试,若因自责而处处不让宝宝去尝试,以后宝宝内心会更惧怕尝试。

孩子本身就是在各种尝试中长大,妈妈要相信,磕碰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现象,妈妈要确保孩子不要处在危险的环境中,大胆让孩子去试试。

孩子在尝试中,会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磕到碰到,痛了会主动避开,一能锻炼孩子的处理方式,二能锻炼孩子的思维方式。

宝妈,你的自责是正常的,自责也会令我们考虑更多带孩子更安全的方法,有妈妈的保护,孩子更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支持者


这个情况是很普遍的

自己的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磕着碰着家人会心痛自责这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心痛

首先小孩子爱玩爱闹是小朋友的天性,他们一开始用自己的双手探索这个时间,到处摸,拍,用嘴去尝各种东西。会走了以后就开始到处乱跑,不想让抱着,想到处看看。



这个时候就算是一个人24小时守在他们身边,宝宝也会磕着碰着,这种可以尽量避免,但是也不能百分百避免,所以大家一定要放松心态,这是宝宝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作家长的就是给宝宝尽量多的保护。同时这是对宝宝的锻炼,不舍得她吃苦受累,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放松心态,加油,你就是最棒的家长,最后祝愿每个宝宝健康成长!


天时地利的迷信


从提问的问题来看,虽然不清楚你是否是孩子的父母?或是其他,但可以感受到您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孩子磕磕碰碰是成长必经的之路,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将大的危险主动清除掉,比如家中尖锐的物品收拾好,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桌角及家私角都用软套保护好,外出注意安全,避免孩子开饮水机…重要的大的危险提前清理,其他的小的磕磕碰碰就可以放轻松点,孩子走路不稳当摔跤了,擦破皮这种小事常有,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就好,不必太过自责,过度的保护对孩子反而不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舒服点,也祝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