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馮驥才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影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的李時珍,文圖無關

何為“神醫”?這不只是一個稱呼,更蘊含著人們內心的信賴與敬愛。

“人想不到的只有神”,在抗疫一線,無數醫護工作者前赴後繼,為我們鑄就了一道牢固的生命防線,他們無疑就是我們健康和平安的守護神。在此,向全國的醫護工作者致敬!

今天,我們給您分享馮驥才先生《俗世奇人全本》中的三篇小小說,介紹三位有個性有原則、又妙手仁心的神醫——


第一位

蘇七塊

蘇大夫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拿環,天津衛掛頭牌,連洋人賽馬,折胳膊斷腿,也來求他。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綹山羊鬚,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他手下動作更是“乾淨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裡頭怎麼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藥,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人有了能耐,脾氣準各色。蘇大夫有個各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這叫嘛規矩?他就這規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作:蘇七塊。當面稱他蘇大夫,背後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散了。

蘇大夫好打牌,一日閒著,兩位牌友來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遠的牙醫華大夫請來,湊上一桌。玩得正來神兒,忽然三輪車伕張四闖進來,往門上一靠,右手託著左胳膊肘,腦袋瓜淌汗,脖子周圍的小褂溼了一圈,顯然摔壞胳膊,疼得夠勁。可三輪車伕都是賺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塊銀元?他說先欠著蘇大夫,過後準還,說話時還哼喲哼喲叫疼。誰料蘇大夫聽賽沒聽,照樣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憂或驚或裝作不驚,腦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過去,使手指指門外,蘇大夫眼睛仍不離牌。“蘇七塊”這綽號就表現得斬釘截鐵了。

牙醫華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說去撒尿,離開牌桌走到後院,鑽出後門,繞到前街,遠遠把靠在門邊的張四悄悄招呼過來,打懷裡摸出七塊銀元給了他。不等張四感激,轉身打原道返回,進屋坐回牌桌,若無其事地接著打牌。

過一會兒,張四歪歪扭扭走進屋,把七塊銀元“譁”地往臺子上一碼。這下比按鈴還快,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張四的胳膊放在臺子上,捏幾下骨頭,跟手左拉右推,下頂上壓,張四抽肩縮頸閉眼齜牙,預備重重挨幾下,蘇大夫卻說:“接上了。”當下便塗上藥膏,夾上夾板,還給張四幾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藥面子。張四說他再沒錢付藥款,蘇大夫只說了句:“這藥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兒的牌各有輸贏,更是沒完沒了,直到點燈時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臨出門時,蘇大夫伸出瘦手,攔住華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後,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銀元裡取出七塊,往華大夫手心一放,在華大夫驚愕中說道:

“有句話,還得跟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這規矩不能改!”

華大夫把這話帶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沒琢磨透蘇大夫這話裡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兒裡欽佩蘇大夫這事這理這人。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第二位

“認牙”的華大夫

治牙的華大夫,醫術可謂頂天了。您朝他一張嘴,不用說哪個牙疼,哪個牙酸,哪個牙活動,他往裡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賽假牙一樣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賽真牙一樣得用。他哪來的這麼大的能耐,費猜!

華大夫人善、正派、規矩,可有個毛病,便是記性差,記不住人,見過就忘,忘得乾乾淨淨。您昨天剛去他的診所瞧蟲子牙,今兒在街頭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認得您了,您惱不惱?要說他眼神差,他從不戴鏡子,可為嘛記性這麼差?也是費猜!

後來,華大夫出了一件事,把這兩個費猜的問題全解開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來了兩位便衣偵探,進門就問,今兒上午有沒有一個黑臉漢子到診所來。長相是絡腮鬍子,腫眼泡兒,挨著右嘴角一顆大黑痣。華大夫搖搖頭說:“記不得了。”

偵探問:“您一上午看幾號?”

華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號。”

偵探說:“這就奇了!總共一上午才六個人,怎麼會記不住?再說這人的長相,就是在大街上掃一眼,保管也會記一年。告明白你吧,這人上個月在估衣街持槍搶了一家首飾店,是通緝的要犯,您不說,難道跟他有瓜葛?”

華大夫平時沒脾氣,一聽這話登時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鉗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說:“我華家三代行醫,治病救人,從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記不得就是記不得!我也明白告訴你們,那禍害人的傢伙要給我瞧見,甭你們來找我,我找你們去!”

兩位偵探見牙醫動怒,齜著白牙,露著牙花,不像裝假。他們遲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華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來。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說那搶首飾店的傢伙正在開封道上的一壺春酒樓喝酒呢!巡捕聞知馬上趕去,居然把這黑臉巨匪捉拿歸案了。

偵探說:“華大夫,您怎麼認出他來的?”

華大夫說:“當時我也在一壺春吃飯,看見這傢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認出他嘴角那顆黑痣,這長相是你們告訴我的,可我還不敢斷定就是他,天下不會只有一個嘴角長痣的,萬萬不能弄錯!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顆虎牙,這牙我給他看過,記得,沒錯!我便趕緊報信來了!”

偵探說:“我還是不明白,怎麼一看牙就認出來了呢?”

華大夫哈哈大笑,說:“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認識人,可認識牙呀!”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偵探聽罷,驚奇不已。

這事傳出去,人們對他那費猜的事就全明白啦。他記不住人,不是毛病,因為他不記人,只記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醫術還能不高?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第三位

神醫王十二

天津衛是碼頭。碼頭的地面疙疙瘩瘩可不好站,站上去,還得立得住,靠嘛呢——能耐?一般能耐也立不住,得看你有沒有非常人所能的絕活兒。換句話說,凡是在天津站住腳的,不管哪行哪業,全得有一手非凡的絕活,比方瞧病治病的神醫王十二。

要說那種“妙手回春”的名醫,城裡城外一揀一筐,可這只是名醫而已,王十二人家是神醫。神醫名醫,一天一地。神在哪兒,就是你身上出了毛病,急病,急得要死要活,別人沒法兒,他有法兒,而且那法兒可不是原先就有的,是他靈光一閃,急中生智,信手拈來,手到病除。

王十二這種故事多著呢,這兒不多說,只說兩段。一段在租界小白樓,一段在老城西馬路。先說租界這一段。

這天王十二在開封道上走,忽聽有人尖叫。一瞧,一個在道邊套煙筒的鐵匠兩手捂著左半邊臉,痛得大喊大叫。王十二急步過去問他出了嘛事,這鐵匠說:“鐵渣子崩進眼睛裡了,我要瞎了!”王十二說:“別拿手揉,愈揉扎得愈深,你手拿開,睜開眼叫我瞧瞧。”鐵匠鬆開手,勉強睜開眼,一小塊黑黑的鐵渣子紮在眼球子上,冒淚又流血。

王十二抬起頭往兩邊一瞧,這條街全是各樣的洋貨店,王十二喜好洋人新鮮的玩意兒,常來逛。他忽然目光一閃,也是靈光一閃,只聽他朝著鐵匠大聲說:“兩手別去碰眼睛,我馬上給你弄出來!”扭身就朝一家洋貨店跑去。

王十二進了一家洋貨店的店門,伸出右手就把掛在牆上一樣東西摘下來,順手將左手拿著的出診用的綠綢包往櫃檯上一撂,說:“我拿這包做押,借你這玩意兒用用,用完馬上還你!”話沒說完,人已奪門而出。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王十二跑回鐵匠跟前說:“把眼睜大!”鐵匠使勁一睜眼,王十二也沒碰他,只聽叮的一聲,這聲音極輕微也極清楚,跟著聽王十二說:“出來了,沒事了。你眨眨眼,還疼不疼?”鐵匠眨眨眼,居然一點不疼了,跟好人一樣。再瞧,王十二捏著一塊又小又尖的鐵渣子舉到他面前,就是剛在他眼裡那塊要命的東西!不等他謝,王十二已經轉身回到那洋貨店,跟著再轉身出來,胳肢窩夾著那個出診用的綠綢包朝著街東頭走了。鐵匠朝他喊:“您用嘛法給我治好的?我得給您磕頭啊!”王十二頭也沒回,只舉起手搖了搖。

鐵匠納悶,到洋貨店裡打聽。店員指著牆上邊一件東西說:“我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就說借這東西用用,不會兒就送回來了。”

鐵匠抬頭看,牆上掛著這東西像塊馬蹄鐵,可是很薄,看上去挺講究,光亮溜滑,中段塗著紅漆;再看,上邊沒釘子眼兒,不是馬蹄鐵。鐵匠愈瞧愈不明白,問店員道:“洋人就使它治眼?”

店員說:“還沒有聽說它能治眼!這是個能吸鐵的物件,洋人叫吸鐵石。”店員說著從牆上把這東西摘下來,吸一吸桌上亂七八糟的鐵物件——鐵盒、鐵夾子、釘子、鑰匙,還有一個鐵絲眼鏡框子,竟然全都叫它吸在上邊,好賽有魔法。鐵匠頭次看見這東西——見傻。

原來王十二使它把鐵匠眼裡的鐵渣子吸下來的。

可是,剛剛那會兒,王十二怎麼忽然想起用它來了?

人想不到的只有神,所以天津人稱他神醫王十二。(節選)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俗世奇人”裡的三位神醫

(點擊上圖即為購書頁面)

收錄馮驥才2019年18篇新作

完整收錄54篇“俗世奇人”系列

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剛烈;水鹹土鹼,風習強悍。近百餘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衝,因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故而隨想隨記,始作於今;每人一篇,各不相關,冠之總名《俗世奇人》耳。

2019年,馮驥才先生又創作了18篇“俗世奇人”新作,現集成《俗世奇人全本》,呈現給讀者完整的54篇“俗世奇人”系列,並獨家收錄馮驥才先生親自手繪的58幅生動插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