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詐騙老婦緣何頻頻得手

2017年12月17日下午,金寨縣一名男子向警方報案稱:其70多歲的母親王秀蘭(化名,下同)在前一天早晨買菜回家途中,被3名女子以消災為名騙取現金2500元,金戒指一枚、金耳環一對以及醃製鹹鵝一隻。接到報案後,金寨警方隨即展開調查,一個專門針對老年婦女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謊稱“神醫”消災 專盯老太騙錢

通過受害人王秀蘭的陳述,民警基本還原了該案的大致案發經過。

案發當日早晨7點多,受害人王秀蘭去菜市場買菜回來的路上,一名中年婦女向她打聽附近是否有一位從外地回來的“陳醫生”,聲稱找該醫生看病。王秀蘭搖頭稱不知曉,該婦女便詢問另一名路人,該名路人聲稱知曉這位“神醫”,並告訴王秀蘭,自己有個親戚患重病也是由這位神醫治癒,並且很熱心地提出可以帶路。在走了幾百米後,該路人指出前方走過來的一個人說,這是“神醫”的孫女。隨後便詢問能否去找“神醫”看病,“神醫孫女”稱家裡在“祭人”,陌生人不能進去,要先通報,讓她們在遠處等候。後“神醫孫女”返回,告知王秀蘭家有災難,其本人不能摔跤,摔跤會半身不遂等等,需要拿錢壓著破災。王秀蘭信以為真,將錢財和值錢的首飾悉數交給了“神醫孫女”。

辦案民警通過公安案件系統查詢發現,自2016年以來,六安周邊縣區受理了多起類似詐騙案件,且都已被列為刑事案件。對比分析後發現該犯罪團伙具有一定的作案規律:一是受害者多為年紀較大的農村或城鎮婦女;二是犯罪時間集中在上午7-10點之間;三是犯罪地點相對固定,主要是六安城區及周邊縣區農貿市場、路口等人流聚集地;四是犯罪手段為三人分工配合,以“找神醫看病花錢消災”的方式實施詐騙。

民警巧計追蹤 騙子悉數落網

辦案過程中,通過實地走訪、詢問相關被害人、摸底排查等手段,民警逐漸掌握了3名犯罪嫌疑人的畫像,並通過視頻偵查等技術手段,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和行動軌跡。

2017年12月19日,3名犯罪嫌疑人落網前,剛在金寨農貿市場用相同方式騙了一位老奶奶,而騙來的錢還沒來得及數……

審訊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其在2016年下半年的時候認識的犯罪嫌疑人楊某和張某,三人經常在同一麻將館打牌。因都是無業,沒有經濟來源,遂一起商議“搞點錢花”。作案中,三人有著具體的作案計劃和分工。第一人負責尋找受害者,以問路、尋找“老神醫”之名進行搭訕;第二人隨後出現,謊稱認識“老神醫”並帶路,並指出第三人是“老神醫孫女”,進而騙取受害人錢財。經查,3名犯罪嫌疑人共同多次到金安區、裕安區、金寨縣、舒城縣等地,騙取老年婦女財物,共計詐騙現金39100元、詐騙部分黃金首飾價格計14323.50元。案發後,張某親屬代為退還30300元給部分被害人並取得諒解。

2017年11月20日,金寨縣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林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處罰金5萬元;被告人楊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處罰金4萬元;被告人張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處罰金3萬元。同時責令3名被告人退賠剩餘贓款及贓物折價款,發還相關被害人。一審宣判後,楊某、張某不服提出上訴。2018年4月,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被告人林某、楊某的一審判決,對被告人張某依法改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3萬元。

老人總易上當 原因令人深省

為什麼犯罪分子要將目標鎖定到老年婦女身上?據該案3名被告人交代:因為老年婦女比較容易上當,而之所以選擇上午7-10點左右在農貿市場、路口等人流聚集地附近作案,則是因為這個時間出現在這些地方的老年婦女身上一般都裝有現金,如果讓她們回家拿錢風險較大,容易被家人發現阻止。即使最後被人識破,也能及時從現場逃竄。

現如今,老年人被詐騙的案件報道在各類媒體上屢見不鮮,為什麼罪犯會屢屢得手,值得深究。承辦該案的金寨縣法院楊顯明法官認為,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缺少防範意識,特別是偏遠山區,一些老年人文化水平較低,比較迷信,再加上精神孤獨、缺少陪伴,犯罪團伙精心編造的故事,容易取得老人信任。如何避免或者減少類似案件的發生?金寨縣法院副院長馮克鈞認為,應加強針對基層老人的反詐騙宣傳,而且宣傳方式要更有針對性。不能僅僅發發傳單、發送短信,或者每年舉行一兩次集中宣傳了事,建議把老年人受騙的典型案例編成情景劇、地方戲曲等進行巡演,便於文化程度低的老人接受。另外,老人的子女、親屬平時也要有意識提醒老人提高警惕,瞭解新型詐騙手法,還應關注老人的異常動態,及時發現、制止上當受騙。( 郭洪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儲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