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模式助力戰“疫,青銅峽醫保玩實的。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醫療保障局充分發揮醫療保障部門在疫病救治、疫情防控方面的保障作用,出臺了10條保救治、抓落實舉措,並在第一時間完善支撐手段,通過“三個確保”、“四個指導”、“五個調整”保證各項舉措落實落靠,全面助力我市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三個確保”保放心。一是確保確診和疑似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對於確診和疑似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含疫情期間確定為確診、疑似患者前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大額)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患者個人不支付醫療費用。二是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建立了定點醫療機構疫情防控救治資金預撥機制,對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單列預算,及時撥付救治資金500萬元,申請市財政再增加專項預算300萬元,共計800萬元,確保專款專用,減輕救治醫院的墊付壓力,保證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工作順利進行。三是確保確診和疑似異地就醫患者先行救治。對於確診和疑似的異地患者一律實行先救治後結算。

“四個指導”保安心。一是指導醫療機構用好防控救治預付金。預付金既可用於墊付診斷方案確診的參保患者的醫保支付費用,又可用於確認疑似參保患者的醫保支付費用。二是指導醫療機構做好參保患者的宣傳引導。及時告知確認疑似和確診患者,個人無需支付救治醫療費用,消除個別患者因醫療費用問題而產生的顧慮。三是指導醫療機構開展“長處方”記賬。指導醫療機構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綜合症等特殊慢性病患者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保障患者用藥需求,避免交叉感染。四是指導醫療機構開展診間結算。支持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按照有關診療規範推行診間結算,減少人員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五個調整”保舒心。一是調整報銷範圍,及時更新信息系統,將衛健部門制定的新冠肺炎治療方案裡的藥品和診療服務項目,臨時性納入醫保基金甲類支付範圍,進一步擴大感染患者的醫療保障範圍。二是調整個人賬戶支付範圍,將疫情防護用品(含口罩、手套、消殺用品等)納入基本醫保個人賬戶支付範圍。三是調整異地就醫備案辦理方式。對受疫情影響,醫保備案事項鼓勵群眾儘量選擇“掌上辦”,在“我的寧夏”APP已設置異地就醫備案登記項目,所有醫保備案事項可以通過掌上辦理。四是調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期,將2020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期延長自治區宣佈疫情解除後的兩個月內,待遇期從2020年1月1日起計算。五是調整經辦服務渠道,開通 “不見面”辦理渠道,全面壓縮辦理時限,保證第一時間為參保人服務的同時,減少人員流動,降低傳染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