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他身為文臣謀士,進則為帝王師,可謀國興、立邦安;退則為逍遙身,可保自身、延富貴,是千百年來文人無限嚮往、無法企及的高度,紛紛效仿、而望塵莫及的典範。

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張良:中國最後一個貴族

很多人說張良是劉邦的謀士,但王安石說,張良才是劉邦集團的真正頭腦,他只不過是躲在幕後,利用劉邦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推翻暴秦,為韓報仇。對於其他人,劉邦非打即罵,唯獨對張良言必稱“子房”。對於口中從來不斷汙言穢語的劉邦,這相當不易,是敬師之禮。當劉邦做了皇帝后,張良意識到,文人可為“王者師”的時代已經成為美好的過去,“帝王尊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秦以降的“帝制”已經使中國的精英,變成了封建王朝的奴才。

八年秦漢風雲,實際上就是張良、項羽兩個末代貴族的較量——兩人的目的都很簡單,就是推翻秦國,報國難家仇。劉邦則不同,有一種渾水摸魚的感覺。張良堪稱秦漢風雲的幕後總導演。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另一個末代貴族項羽被迫以烏江自刎而謝幕。

隨著項羽的故去,張良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知名的傳統貴族。之所以說傳統貴族,是因為自秦以降,中國已經沒有貴族群體。雖說還有極少數的人具有貴族精神,可畢竟為數極少,稱不上是一個族群了。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並不在於財富有多少,也不在於權力有多大,而在於具有一種高貴的精神,史書上稱之為貴族精神,其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養,二是社會的擔當,三是自由的靈魂。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專制帝制”時代,中國的貴族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初衷:報國仇家恨

張良的出身與項羽相似,都是六國貴族,都是復仇者。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任過五代韓王之相。至張良時代,韓國已逐漸衰落,但韓王待張家還是甚厚的,弱韓為強秦所滅的時候,“良家僮三百人”,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時張良約20歲,正在淮陽學習禮法,如無意外,入朝為官是遲早的事。但忽然間這個理想就被秦始皇給剪滅了。年輕的張良曾像項羽一樣血氣方剛,對暴秦恨之入骨。年輕氣盛的公子哥兒幾乎在一瞬間轉變成一個超級憤青:遣盡家僮,弟死不葬,變賣家產,四處尋求天下勇士刺殺秦始皇。

眾所周知,他找到一個不怕死的大力士,在古博浪沙,扔出重達120斤的大鐵錘,擊中秦始皇的副車——秦始皇倖免於難,但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這是公元前218年。古博浪沙的一錐已證明張良的血氣之勇,接下來是該磨礪他深謀遠慮本事的時候了。

刺秦後的張良改姓埋名,在據劉邦家鄉沛縣不遠的下邳隱居下來。這一蟄居就是9年。正是這一段時光,使得末代貴族張良有了學習知識、反思自己的好時機,從而將到死也只有血氣之勇的項羽拋之腦後。在這一時期,張良遇到了師父黃石公。老人送給張良一本書,就是姜尚姜子牙寫的《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之士。

後世有人考證,這應當是張良編的一個故事。但不管真假,張良已化陽剛為陰柔,從血氣方剛之年轉為謀劃大局之齡,為之後成為一代傑出謀士而打下堅實基礎。

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功業:為什麼張良才是謀聖

在評價“漢初三傑”時,劉邦將張良置於首位:“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宋朝著名文臣真德修亦讚歎說:子房為漢謀臣,雖未嘗一日居輔相之位,而其功實為三傑之冠,故高帝首稱之。很多人可能都有同樣的疑慮,有蕭何和韓信在前,看上去出力最小的張良為何能居三傑之首?看完下面張良這十二大功業,你就明白了。

1、輕取宛城

公元前207年九月,劉邦軍隊抵達南陽郡,南陽郡守退入宛城固守。劉邦滅秦心切,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張良認為不妥,說宛城離秦都已不遠,一旦秦都來兵,宛城的秦兵再從後面追殺過來,劉邦軍將腹背受敵。不如假裝繞過,趁夜返回,將宛城重重圍住,以攻心之術,逼降郡守。就這樣,劉邦兵不血刃輕取南陽,解除了西進的後顧之憂。

2、智取嶢關

拿下南陽後,劉邦率軍抵達秦都咸陽的咽喉要塞嶢關。張良說,嶢關的守將是個屠夫的兒子,這種市儈小人,可通過“威逼利誘”輕取,重兵佯攻,重利勸誘。劉邦依計而行,嶢關守將果然表示願意獻關投降,還說要和劉邦聯合進攻咸陽。不料張良又說,嶢關乃秦之門戶,不同其他,守將願降,但其手下兵將未必服從,如果士卒不從,後果將不堪設想。再說屠夫之子,見利忘義,降後再叛,隱患多多。所以要趁其鬆懈,一舉攻克之。劉邦大喜,遂突然發起攻擊,很快攻下嶢關。

3、逼降秦都

小試牛刀後,張良讓劉邦繼續採取對付嶢關守將的手段,派人去利誘趙高,對他說,你幹掉秦二世,咱倆平分關中。這趙高真的就幹掉了秦二世,還派人和劉邦交涉,平分秦國。劉邦呵呵一笑,發起佯攻。趙高的美夢成空,被秦國舊族幹掉,秦王子嬰開城出降。可以說,如果不是張良的計策保證了軍事上的順利,劉邦不會比項羽早進關中亡秦。

4、一救劉邦

攻入咸陽後,劉邦即耽於享樂,自認為是關中王了,在咸陽宮裡醉死夢生,不見任何人。這可急壞了張良,趕緊說服樊噲,直接闖入宮中,對劉邦當頭棒喝:“項羽正星夜趕來,你是想做第二個秦二世麼?!”劉邦立馬清醒過來,下令即刻查封所有府庫財物,全軍退出咸陽,還軍灞上。同時聽從張良的計策,宣佈廢除秦朝苛法,並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贏得三秦民心。可以說,如果沒有張良,劉邦連鴻門宴都去不了,就讓項羽在咸陽咔嚓了。

5、二救劉邦

鴻門宴,如果沒有張良,劉邦依舊會被項羽KO。張良在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6、討漢中郡

暴秦已滅,韓王成也得到了韓國舊地,又到了張良和劉邦說再見的時候了。劉邦很大方,贈與張良大量金銀財寶,張良一轉手都給了項伯,託他幫劉邦又討來漢中郡。這樣,劉邦建都南鄭,佔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張良為劉邦討得的這漢中一郡成了最後勝利的起點,也成為大漢民族的起點——漢王、漢朝、漢族皆由此而起。

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7、麻痺項羽

張良送劉邦到褒中,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過去後,全部燒燬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襲擊。半年後,韓信就“暗度陳倉”,復得富饒、形勝的三秦之地。張良韓信,一個“明燒”,一個“暗渡”,使得劉邦積累了足以與項羽對峙的資本。

8、三救劉邦

項羽知道劉邦搞定三秦後,怒不可遏,立馬就要殺將過來。張良早已預料到這一點,上書項羽說:“漢王名不符實,欲得關中;如約既止,不敢再東進。”同時,張良還把齊王田榮謀叛之事轉告項羽,說“齊國正打算聯手趙國滅楚,項王不可不防啊。”項羽本就瞧不起劉邦,再說齊國確實在眼皮底下,劉邦在西邊鬧點事,離自己還遠,便沒管劉邦,去滅田榮了。這為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時間。

9、下邑之謀

隨著天下再次大亂,項羽變得乖戾囂張,竟然殺死了韓王成,使張良相韓的幻夢徹底破滅,最終通過種種關卡,來到劉邦身邊,此後便朝夕相隨左右。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

公元前205年春,劉邦先佔彭城後被項羽打敗,狼狽逃至下邑,心灰意冷。正是在這個時候,張良給劉邦制定了決定後來楚漢勝敗的“下邑之謀”。接下來四年,劉邦基本忠實執行了這一計策:

1.通過自己正面與項羽對峙,彭越背後打游擊騷擾的戰術,拖延住項羽;2.離間原本和項羽關係近的英布等南方諸侯王,瓦解項羽的力量;3.韓信一路向北,再向東,降服各路諸侯,集聚足夠雄厚的決鬥資本。

10、制止分封

公元前204年冬,項羽圍劉邦於滎陽,漢軍糧草匱乏,漸漸難撐,張良外出督糧。正是這個時候,劉邦差點採取了一個昏招:效法商周,刻印封王,恢復秦末舊六國,則六國君臣、百姓必擁戴劉邦。

在這關鍵時候,張良外出歸來,拜見劉邦,說這真是自尋死路:第一,商湯滅夏後分封夏後代,是基於可控為前提的,現在你能控制項羽並於必要時致其死地嗎?第二,周武王分封商紂王的後代,前提是在殺了商紂王后,你現在得到項羽的頭顱了嗎?第三,無論商周,都表彰前朝忠臣,目的是鞭策本朝臣民,為本朝臣民樹立榜樣,現在是你需要表彰忠賢的時候嗎?第四,武王散發的糧食錢財都是敵國的積蓄,你現在連糧草都沒有,拿什麼去救濟貧困?第五,把兵車改為乘車,倒置兵器以示不用,現在鏖戰正急,不是自尋死路嗎?

第六,過去馬放南山,牛息林蔭,是因為天下已太平。現今激戰不休,怎能偃武修文?第七,如果你把土地都分封給了六國後人,則將士謀臣各歸其主,誰還跟你劉邦奪天下?第八,如果你是六國之後,是向強大的楚國臣服,還是向被圍困的你稱臣?第九,你不認為封土賜爵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獎勵手段,是賞賜給戰爭中有功之臣,用以鼓勵天下將士追隨你的好辦法嗎?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還靠什麼激勵將士從而取得勝利呢?聽完張良的話,劉邦立即下令銷燬已經刻制完成的六國印璽,從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戰略錯誤。

11、窮追項羽

公元前202年,兵困馬乏糧草不濟的項羽和劉邦終於坐下來劃下了楚河漢界,約定罷兵。劉邦這次是想玩真的。但張良說,不能真玩啊,要當做緩兵之計。此時不消滅項羽,待項羽明白過來兵足將廣之後,被滅的就是你劉邦了!劉邦覺得很對,遂撕毀協議,起兵再戰。

12、虛撫韓彭

就在劉邦苦戰項羽之時,韓信已羽翼豐滿,要求封王了。劉邦當然很生氣,但張良認識到,韓信的向背已成為楚漢之戰的關鍵所在,說服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封彭越為梁王,並代表劉邦親往齊地分封韓信,安撫其心,成功地解決了漢內部的權位矛盾,贏得了楚漢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穩住韓信後,楚漢戰爭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轉折,韓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計兵圍項羽於垓下,繼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楚軍士氣,終於打敗項羽,迫其自刎。至此,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告終結。

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謝幕:放得下,才能保得住

然而,隨著末代貴族項羽的故去,末代貴族張良也意識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雖然張良無兵無權,甚至沒有任何職位,但從心底講,做了皇帝的劉邦還是很畏懼張良的,也可以用“又愛又怕”形容。他不知道該怎樣“褒獎”張良,所以讓張“在齊地自擇三萬戶”。

但從“齊地”兩字可看出劉邦並不誠心,至少另有所慮。此時,齊地還是韓信的地盤,居然讓張良去齊地領三萬戶封地,什麼意思?你劉邦不知道張良是韓國人,他孜孜不倦的目標就是“復韓”?這說明,劉邦不僅對韓信,骨子裡對張良也有些信不大過。當然,也或許是太信任張良了,希望讓他去制約韓信。

能洞察天下人的張良,豈能不瞭解日夜相伴的劉邦?項羽已死,我張良的歷史使命也就完結了。你劉邦取了天下,我張良報了仇。兩人各得其所,皆大歡喜,此時分手,恰到好處。

張良已生去意,但仍不好駁了劉邦的面子,亦想曲諫劉邦,不要學殘暴的項羽。於是說:我最早和你相識於留地,對那座小城難以忘懷,你真要封就封我個留侯吧。

張良辭封的理由就是這麼簡單:我張良祖祖輩輩是韓國舊臣,暴秦滅韓後,我散盡萬貫家財,一心為故國復仇。現在目標已經達到,很開心了。況且,國破家亡後,我已經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已經很滿足了。我的心願已了,從此願遠離塵世,追隨師父黃石公修仙養道。

劉邦“乃封良為留侯”。實際上張良雖然智深,但是他的退隱,也不能僅僅理解為明哲保身,因為他開始的目的就是為國報仇,既然目的已經實現,那就自然可以退身出局,功名利祿原本就不是他的目標,這是他與蕭何尤其是韓信根本不同的地方。

正是這種出發點的不同,導致了做法的不同,同時也最終造成了結局的不同。“漢初三傑”中,最後韓信以謀反罪名被殺,蕭何也被治罪下獄,惟有張良一生平平安安。張良用事實告誡世人:放得下,才能保得住!

“相韓”已成空夢,張良或許有過“相漢”的念頭,但是他所忠心的,還是心底的故國。同時,他也太瞭解劉邦了,所以在最後把這一念頭也壓在了心底,當劉邦問他誰可為相時,他推薦了蕭何。這一刻,劉邦心中是否想過讓張良為相?不得而知。反正,後來至劉邦病危,呂后也沒能從劉邦口中問出張良的名字。或許,他知道,天下定後,張良的心已絕塵而去。

呂后問劉邦:“蕭何死後,由誰來接替他呢?”劉邦說曹參。呂后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後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呂后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輕嘆說:“不用操那麼多心了,你也活不到那時候。”

呂后不甘心,劉邦死後,她想方設法逼張良出來做事,但都沒有成功。劉邦死後,張良即搬離長安,在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東南的黃袍山修建了“良山道觀”及“伐桂書院”,隱居於此,教當地孩子讀書習字。

北宋詩人黃庭堅7歲隨父遊黃袍山,在參觀“良山道觀”和“伐桂書院”時,賦詩一首:牧童騎牛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是啊,中國歷史上王侯將相多了去了,又有幾個人能比得了張良的名氣?!約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張良作為秦末漢初時期的重要人物,在中國古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張良出生於韓國貴族,秦滅韓後,張良一直致力於為韓報仇,但刺秦失敗後,張良思想開始慢慢轉變為致力於輔佐漢朝,到後期張良一心一意輔佐劉邦,為漢王朝的統一鞠躬盡瘁,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統一”,在各種條件的驅使下,張良的思想作出了大轉變。

一、秦軍鐵蹄覆滅了韓國,天下大亂的大背景下,張良走上“為國復仇”之路,後得到劉邦賞識,張良慢慢走上輔佐劉邦的道路

公元前230年,秦軍鐵蹄覆滅了韓國河山。身為韓國貴族,先祖五世相韓,家族的榮耀與心中的愛國的情懷,激勵著張良走上了為國復仇的道路。張良散盡家財求得一滄海力士,於公元前218年,擊始皇帝於博浪沙中,但擊中副車,刺秦失敗,張良更名亡匿於下邳,開始了十年的流亡生活。下邳的亡匿期間,張良迎來了人生第一次轉折。圯上老人慾傳授張良《太公兵法》,但先試其為人。三次將鞋子墜於橋下,張良三次將鞋子拾起,恭敬的為老人穿上。

隨後老人與張良相約於五日後再次於橋頭相見,但又故意以張良來遲相刁難,但張良不改辭色,最終打動老人,傳授張良《太公兵法》。這邊是著名的“拾履授書”,而這也引起了張良由一個從依靠武力刺秦的遊俠轉變到出謀劃策于軍中的智者,由依靠己力試圖扭轉局勢到輔佐他人以推翻暴秦。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掀起了秦末天下反秦的序幕,天下各路義兵蜂起。張良募得少年百餘人慾投奔景駒。奔赴途中遇到劉邦部隊,與劉邦傾心交流。張良將《太公兵書》說於劉邦,得到劉邦賞識,張良遂改投劉邦麾下。此時張良雖投奔劉邦,但復國之志並未動搖,並一直在為光復韓國的做著努力。隨後張良隨著劉邦軍來到薛地,見到了剛剛被項梁扶上王位的楚懷王心,張良便趁機進言請求復立韓國以為楚國輔助。

項梁接受了張良建議,立公子成為韓王,張良為韓申徒。韓國初立無一席之地,張良又輔佐韓王西略韓地,雖得數城,但轉眼即為秦軍所覆。直到張良率軍再次投奔劉邦,才取城十餘,為韓國根據之地。韓國雖立,但暴秦依在,張良誅滅暴秦之志依然沒有達到。張良遂拜別韓王,再次輔佐劉邦,而此次投奔輔佐一直持續到漢王朝建立,張良離世。張良從此成為劉邦軍中最足智多謀的謀士,幫助劉邦逃脫鴻門宴,計謀明燒棧道,為劉邦定鼎天下多獻奇策。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軍攻破關中,秦亡,隨後項羽入咸陽,開始稱西楚霸王,並開始大封諸侯。張良此時看到韓國復興的際遇。並欲再次前去輔助韓王成。公元前206年,項羽因張良追隨劉邦而將韓王成斬首,另立大夫鄭昌為韓王。項羽斬殺韓王成促成了張良最後一次轉變,從此張良復立韓國之情冷卻,走向全心全力輔助劉邦的道路。

否定謀士酈食其分封之策,是張良轉變的最終完成。張良從六國親貴後裔轉變為漢的忠心擁護者和建設者。在為漢的統一的過程中,張良一直否定分封之法,力主以劉氏一統天下,成為劉氏加下的最忠誠的擁護者與支持者。

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二、天下形勢所趨、項羽分封諸侯失敗、劉邦善攬人才,以及劉邦集團存在濃厚的分封要求等諸多因素導致張良思想發生轉變

張良能從一位熱心復興韓國的舊式貴族後裔轉變到忠心支持漢一統天下的支持者,其心路轉變不可不謂差異巨大。而時局的轉變,天下形勢的發展等等因素都直接或間接的促成了張良的心路轉變。

(一)張良分析天下形勢,剖析項羽分封諸侯失敗的原因,認識到分封諸侯並不可取

張良是秦末漢初著名的謀士與智者,他能在紛亂的時局中聞名於天下,並並能夠指揮大軍取得赫赫功名,最主要的就是他能夠準確的把握天下形勢。而他在失敗的教訓與成功的經驗中逐漸認識到分封諸侯已經不再符合當時的形勢了。

公元前207年,項羽入關中,開始大封十八路諸侯。力圖通過諸侯,確定項羽自己西楚霸王的地位,並以諸侯為羽翼,輔助自己,但是西楚霸王項羽沒有想到,分封諸侯成為了後世分亂的根源,從項羽分封諸侯之後,便不斷有諸侯叛亂,項羽忙於鎮壓叛亂,這就給了劉邦東進提供了機遇。

劉邦被項羽軍圍困於滎陽,形勢岌岌可危。謀士酈食其進言劉邦分封六國後人以合力抵禦項羽軍。劉邦以策詢問張良,張良一反常態,斷然於以否決,明確的指出了分封諸侯是不符合時局之舉,此做法不利天下統一,反而會加劇天下分裂。

張良度天下形勢的分析,使劉邦幡然醒悟,放棄了分封六國後人的想法,而合力攻項羽軍,並最終走向天下一統。從項羽從分封諸侯後逐漸走向失敗的教訓中,張良更加堅信分封諸侯已經不符合當時局勢,時局的扭轉需要以一姓來完成統一天下的任務,而這一姓非劉氏不可。

(二)韓王成被害,非劉邦不得不能統一天下,張良也只能棲身劉邦之下

秦末紛爭之後,到項羽分封諸侯,天下格局唯項羽獨大,但卻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而且項羽為人桀驁,不得人心,分封諸侯後,各處諸侯不滿項羽分封之法,各處起義不斷。相較於項羽,劉邦的實力雖不及,但是卻比其他諸侯的實力強。而且劉邦善攬人才,劉邦也是有著統一天下的實力。

項羽分封諸侯後,又斬殺韓王成,這一做法徹底斷絕了張良的選擇餘地。張良在投奔劉邦之前也曾向其他起義軍獻過策,但是都不得重視,唯有劉邦知人善用,給了張良施展才華之機。而在張良力圖復興韓國時,劉邦也曾傾力相助,可以說劉邦對張良有著知遇之恩。所以說劉邦是張良施展才華的唯一依靠。

(三)劉邦勢力集團中存在濃厚的封土立國的要求,分封之法不利於天下一統

秦王朝結束初秋戰國的戰亂,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但是短短几十年的統治,並沒有徹底清除社會上存在的六國舊思想,分封的呼聲依然存在,在劉邦的勢力集團中也存在封土建國 的濃厚情緒。但是項羽的前車之鑑,時局的轉變,都讓張良很清楚的認識到分封是不利於統一的。

劉邦勢力本來就弱於項羽,若大行分封雖然會樹立黨羽,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削弱劉邦集團的實力,唯有合力於一處,才有可能和項羽集團一戰。張良深刻剖析敵我實力,深知唯有合力才可取得天下,結束紛亂局勢,鞏固統治也需集中權力。張良思想的轉變,地位與立場的轉換,最終成就了漢王朝一統天下,也對後世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張良讀了一部兵書 滅了一個王朝 開創了一代盛世

三、從“為韓報仇”到“忠心輔漢”,張良成就了自己畢生追求,否定分封之法,使得劉邦認識到分封的利弊,加強了中央集權,對漢之霸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對後世起到了借鑑作用

張良最初試圖以一己之力復興韓國,但是在失敗懂得了非得依靠一方勢力不得成就一番事業,於是張良開始轉而依靠劉邦勢力來複興韓國,但是韓國孱弱和韓王成被殺,這斷絕了張良退路,進而只能盡心輔助劉邦。張良成為劉邦的謀士智者,一路為劉邦統一天下出謀劃策,最終建立漢王朝霸業,而張良也以實現自己為帝王師的宏偉抱負,以智者之名流放百世,世代為人稱頌。

漢初,劉邦迫於形勢不得不分封了一些異姓諸侯,但這是應付時局之舉,張良告誡依然讓劉邦銘記於心。在分封異姓諸侯之後,劉邦旋即大肆剷除異姓諸侯,並同時分封同姓諸侯,試圖以分封同姓諸侯來因對分封諸侯與不分封諸侯的利弊。但是漢初分封同姓諸侯同樣給漢王朝的統治帶來了諸多麻煩,經過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代的努力,最終瓦解了諸侯勢力,使得諸侯再也不得威脅到中央的統治。

張良一生,先是致力於為韓報仇,積極復興韓國,後是反對分封六國,輔助劉邦統一天下,其思想前後發生了巨大轉變,當與復韓努力的失敗,對時局形勢的深刻把握及對劉邦集團的深刻認識有著密切關係。無論張良是先忠於韓,還是後盡心於漢,都彰顯的了張良的忠誠之心和智慧之才,可以說張良對漢朝成就霸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而張良對對分封的態度也影響到了後世歷代封建王朝對待分封態度,使得中國中央集權愈加鞏固與發展,對後世起到了借鑑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