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濟”的崛起

伴隨著“口紅一哥”李佳琦雙十一破十億,且人業績堪比中型美妝公司一整年的銷售額消息的傳播,不經讓我們開始思考這個社會發生了哪些有趣的經濟變化。

經濟結構的轉變主要是由於社會需求的變化導致的,社會需求的改變往往是和國家產業結構的改變有關。

咱們國家一共經歷了兩次產業轉型,第一次是1978年-2012年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第二次是2013年-2019年的轉型期。工業化社會需要的是各種勞動力工人,在就行城鎮化建設時需要大量的基礎製造業和建築業的支持,那段時間大家都在辦廠蓋樓賺得滿缽滿。但是2013年後大家都開始覺得生意不好做了,經濟開始疲軟了。發現一個育兒嫂的工資都比自己高了才發現社會的需求變了,這個感覺的來源就是由於中國完成啦工業化和城鎮化,這也意味著靠製造業驅動的時代結束了。

接下來登場的將會是以教育、醫療、娛樂這些人力資本密集型的服務業,而對於第三產業的服務業,以前五大三粗的男人使不上力了,水做的女人開始有了用武之地。

從社會中堅力量人數佔比方面看,教育部網站數據有一個趨勢,從2011年-2018年,八年裡已經有七年的時間,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數量多於男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女生也多餘男生,女博士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以上的數據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從這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一輪人們的消費升級會趨向於女性的價值觀也就是“她經濟”的開端。

我們能感受到這幾年身邊的小鮮肉越來越多,各種韓劇和綜藝節目也越來越好看,這也是她經濟的反應。

在彩妝行業中國護膚品市場2018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護膚品市場,有超過2000億的人民幣市場。

國內2008-2015彩妝行業每年都維持15%上下的增長,但是2017年增長率提高到了21%,2018年提高到了39%,天貓彩妝品類直接翻倍。

其實行業的增長率是和GDP的增長有高度相關性的,2017年後國內GDP增速放緩,在此背景下為何彩妝行業還能實現39%的逆勢增長呢?

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她經濟”的到來,那在此經濟背景下社會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之前覺得整容是一個大手術,過不去心理上的坎,雖然他一直被汙名化、缺乏標準、魚龍混雜,但是近三年醫美行業總收入翻了一倍。還有這兩年特別火的美容儀器,動不動就賣七八千,這在之前是很少會有人買的,現在的醫美服務正在由之前的小眾“奢侈品”變為年輕一代的“快消品”,數據顯示在18-40歲女性中,醫美的用戶滲透率已經打到7.4%,也就是說每13個年輕女性中就有一個做過醫美項目。

所以這也演變出了各種圍繞“她經濟”的基於女性視角的賽道,比如現在很火的小紅書、和李佳琪,他們都是從女性角度切入到電商領域的。

除了美妝和醫美行業,健身教練的收入也出現了增長。身材管理是中產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你會發現很多網紅博主的vlog中健身已經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一線城市的健身教練收入能在1萬-3萬不等,他們工作經驗的溢價很高,5年工作經驗的薪水增長能達到40%以上。

所以“她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所以產業格局的變化帶來社會中堅力量的變化帶來了消費格局的變化,也將會產生更多新的千億規模的產業。


“她經濟”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