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生於“戰後”的電影怪獸

1954年11月3日,日本東寶電影公司推出了由本多豬四郎導演、谷圓英二負責特效製作(當時稱“特殊技術”)的科幻恐怖片《哥斯拉》(ゴジラ)。從而宣告了電影史上與金剛(King Kong)齊名的怪獸之王的誕生。迄今為止,哥斯拉系列電影共有三十一部,其中日版二十九部,美版兩部。

哥斯拉:生於“戰後”的電影怪獸

但當我們回首哥斯拉電影的起點,也就是《哥斯拉》上映的1954年,便會發現,這一年恰處在日本人所謂的“戰後”時期。事實上,對於哥斯拉電影產生原因和過程的任何解讀,都不能忽略“戰後”這個特殊的社會歷史背景。

對於日本人來說,“戰後”不僅是“戰爭結束之後”這樣一個淺顯的字面意思,而是一個有著特殊而複雜內涵的詞彙。其本質就是在美國“強權”主導下,日本經濟社會諸方面整體性的再現代化過程。而從時序上看,就至少有三種對於“戰後”的不同理解:⑴從1945年8月15日宣佈戰敗投降到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或者到1956年12月12日日本加入聯合國——這主要是從政治和國際關係的角度出發,即日本結束被佔領,恢復獨立主權國家地位,並重返國際社會。⑵從戰敗投降到1964年10月10日東京奧運會開幕——這主要是從經濟和國民心態的角度來看,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是奧運會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被看作是日本經濟起飛的標誌,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東京奧運會的召開則被看作是日本走出戰敗陰影,重新被國際社會接納成為平等一員的象徵。⑶從戰敗投降直到現今——這種觀點主要從日本的民族主義出發,認為:時至今日,日本國土上仍然有外國駐軍,日本仍舊受到二戰戰後格局的約束,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都談不上完全的獨立自主,因而“戰後”仍在繼續。

無論對“戰後”持何種解釋,不可否認的是,“戰後”——而非戰敗本身,是日本國家和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民眾的精神氣質等方面都發生重大異變的根本誘因。具體到電影《哥斯拉》,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戰後”,幾乎可以肯定這部電影就不存在了。而在“戰後”這個複雜的歷史複合體中,“原爆”與“SF”對於哥斯拉電影的產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作為文化基因在這個系列電影中不斷複製、變異與傳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