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引言:孙中山: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科举制度,一项对古代阶层流动产生决定影响的制度。无数寒门子弟通过这块敲门砖步入仕途,士家大族垄断的统治平衡就此打破,真正有用的治世之才有了施展自己的平台。可以说,没有科举制让底层的百姓看到了机会,刺激了温室里的贵族,一次官场的革命就此迈出了第一步。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高考是人们改变命运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平民子弟的敲门砖是高考,被誉为人生中最重要时刻,一所所高等院校的大门被敲开,和古时的人们一样,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学习。不错,老祖宗的东西咱们留下来了,科举制的筛选方法也被沿用至今。

可能大家印象中科举只是古板的笔墨纸卷,知乎者也。但是咱们也清楚,现在的高考就是延袭了科举制度的框架。毫不夸张的说,现代考试中有的,在古代科举他一个也不少。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科举考试


那么,科举考试中又有哪些咱们不知道的猫腻呢?今天,我就来带大家聊聊科举场上的那些事儿。

科举考试难度堪比考研

现在大学普及率已经从最开始的4.8%增长到了70%,几乎是人人都可以上大学。即使是这样,还有人为了那750分的题每天熬到两三点,三年如一日,勉勉强强考上一个大学。

可是科举考场的残酷永远超过了你的想象,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也就是说,在上千名考生中,一次只有三十三个人的名字得以刻在皇榜上,考中的几率只有可怜的

3%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寒窗苦读


你以为你在以前可以轻而易举的考上状元?醒醒,你数学还没及格呢。就按明清时期为例,你得

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才能从秀才走到状元这一步,往往很多人走到会试这一步就耽搁了一辈子。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那是大文学家吧,他到了72岁才勉强中了贡生,也就比秀才高级一级。为什么写《聊斋志异》,因为自己没考上,有官做谁还写小说。他在《促织》中写的“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可能就是在描写自己的悲惨。

有人抱怨现在学生压力大,高中一个人得学六科,孩子精神上顶不住。可单单是四书五经就有九本书,还不加上法令、算术、书法、政论等等这些陆续加上的科目。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四书五经


主考官也是精挑细选下来的,就这九本书,他能给你变着花样的出题,还不带重样的。唐朝时期,当时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明经,就是随便抽出一段话,让你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宋朝时期就更注重实用性,死记硬背的科目去掉了,逐渐换成议论时政的文章,慢慢演变成了明朝的“八股取士”

一般来说,明清时期的乡试和会试分为三场,一场三天,也就是说考试要连续进行九天,考试在一个狭小的隔间里盘腿而坐,不禁考脑子,还考体力,指不定有那个身体弱的没抗住,临收卷的时候晕了,寒窗十年就白费了。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范进中举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理解范进为什么疯了吧,以至于看到榜上自己的名字时会笑道这么:“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多年的折磨,范进能不疯么。

不上辅导班是不可能的

既然考试这么难,想要一个人死记硬背来通过那简直是不可能了。每年变换的题型,出题老师的思路都不可能靠考生一个人来摸索。于是有需求就有市场,专门为了科举考试的应运而生的学堂就此诞生。是不是听起来十分耳熟,和现在某些教育公司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辅导班不止是给大家讲解四书五经中的内容,更多的而是去分析历年的考卷,以此来得出答题的框架,类似于现在的押题。(在当时应试教育已经出现端倪)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科考进阶顺序


《桃花扇》中有一段描南京三山街书商蔡益所的,此人专攻历年的试题,当时的文人没有不仰仗他的。据说有一次主考官突然更换成了钱谦益,蔡益所敏锐的察觉出新任主考官在试题形式上的不同,便就此推出新的答题思路,重新印制了新的辅导书,不亚于现在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书院的暴利也是难以想象的,比如晚清有个南京中山书院,院长年薪高达900两,中间学生的红包礼品也是不计其数,有些历史悠久的书院官府还有补贴。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白鹿洞书院


尽管如此,考生还是对这些高学费的书院趋之若鹜,毕竟效果显著。就拿白鹿洞书院为例,就出过李渤,朱熹,陆九渊,胡适,刘少奇等影响国家命运的文人政客,可见这些“辅导班”的功效。

看样子,光靠自己寒窗苦读,没点门路还真是够呛。要想博取功名,古人往往和我们一样去报个辅导班。

作弊方法数不胜数

前面说了这考试难度这么大,又得耗费精力去学习 ,有的人就动起了歪心思,他们在考试途中常常玩点小猫腻,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作弊。

官府也不是吃素的,自然对考生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法是严加追查,可是往往就有“创新”的考生成为了那个漏网之鱼。我给大家总结出来几点古人惯用的作弊伎俩。

1、夹带小抄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夹带小抄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低级的方法,由于大部分都考试时间是在开春,穿的衣服也比较多,于是乎就有人把一些重要的考点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夹带在自己的

坎肩、袖子里。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明朝科举明文规定“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进场前也要沐浴,由士兵来检查衣物。考试过程中一旦发现不仅要取消资格,还要打入大牢。

2、找枪手代替自己

夹带小抄不行了,自己脑子也记不住。还好在古代人脸识别技术还差点意思,于是一条替人考试的生产线慢慢兴起。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温庭筠


说到枪手,不得不说一下晚唐词人温庭筠,经验十分丰富,据说在考场上叉八次手就能替他人写出文章,因此得名“温八叉”

3、贿赂考官

为了防止以上现象的发生,明清时期便设置五名考生为一组,一名秀才担保,规定一个人作弊,其余五个人都得遭殃。其他组的成员为了减少竞争压力,纷纷互相举报,替考的人自然得谨慎。

这样的情况下,贿赂考官貌似才是最稳妥的方式。唐宋的时候设置了糊名和抄录的预防方式,这样考生的笔迹名字都处于未知的状态。

聊聊科举那些猫腻,嘿!带劲

最小作弊夹带


顺治丁酉科场案就是对科场舞弊现象的一次严打,共计十六名主考官被斩立决,又派出重兵看押举人重考,这次严打说明了科举考场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仍然有投机取巧的人。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能否认科举考试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给当时由世家大族把控的封建社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直到现在,不仅在我国,欧美国家在挑选人才等制度上也沿袭了科举制度的框架。科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唐代画家张萱说的一样:“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