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思维--解决“身在局中”的迷惑

在充满焦虑感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只关注事情最后的结果,像陀螺一样被现实生活搞得团团转,身心俱疲。因此,如何从现实生活的纠缠中抽离、如何从定势思维中摆脱以获取新鲜的养分,就需要我们拥有一种理性的认知思维——“

局外人思维”。面对他人的困境,我们拒绝旁观者的冷漠;但面对自己,就需要有旁观者的客观和冷静,用“局外人思维”理性分析问题,合理解决问题。

人们认知方式上的独特性:我们对问题越熟知,就越会循规蹈矩地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处于问题的来源地时,我们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受到约束,所能想到的关联事务也及其有限。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不同的立场去解读,就会有不同的领悟。别将自己禁锢在小世界里,抛开局限,开阔眼界,以局外人的角度看问题,试着更理性地解读问题。

局外人不是一种身份,也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一种心态。那就是永远对世界保持新鲜感,永远探索未知,永远像年轻人那样思考。具体说来,可以找一份与原来工作差异较大的工作,投身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乐于遭遇尴尬的风险,问一些可笑至极的问题等等。与局外人思维类似的说法叫“小白”,在研发产品时,不把自己作为专业工作者,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小白”, 更能站在用户立场,研发出适合用户的产品。微信研发团队负责人张小龙说,他能3分钟内把自己变为小白,而马化腾1分钟内就能把自己变为小白。

局外思维--解决“身在局中”的迷惑

一定要记住,学会用一种跳出局外的思维和角度,审视人生中出现的任何状态,才能更好的去面对这一切,扩大自己的格局,不要让自己的眼光只局限于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