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阵法?

艺屿EYESVOT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的历史上,一个将领临阵指挥能力往往能从他排兵布阵的本领上看出来。一字长蛇阵、雁形阵、蛇形阵等阵法,大家都在影视作品中看过不少了,今天协虎想详细介绍一下一个战斗力爆棚的阵法:鸳鸯阵。

鸳鸯阵大名如雷贯耳,为什么协虎今天要特别拿出来介绍呢?其实,关于鸳鸯阵,可能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且听我慢慢说来。

一·抗倭奇阵,从何而来

说道鸳鸯阵,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必定是抗倭名将戚继光,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鸳鸯阵是由戚继光发明的。实则不然,初创鸳鸯阵的另有其人,而戚继光只是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后世熟知的那个版本。

▲唐顺之像


疑似最早发明鸳鸯阵的人,应该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唐顺之。他曾在兵部任职,后来因为私下拜会太子、触怒皇帝而被罢官。但当倭寇大举侵犯东南沿海时,上奏请求重新启用他的奏折达五十余封。唐顺之因而重新出山,带领部队开始抗倭,屡屡大捷。

为了便于治军,他将许多前朝的将领奏疏、著作和自己的想法加以整合,写成《武编》10篇。其中,在《武编》前集有关于阵法的内容中,就提到了“鸳鸯阵”。但鉴于《武编》也有的内容是摘录和整合,“鸳鸯阵”究竟是不是唐顺之本人的创造依然存疑。

▲《武编》中对鸳鸯阵的记载


后来戚继光在调往浙江担任参将,招募训练义乌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授“鸳鸯阵”。

二·鸳鸯阵的“使用说明”

鸳鸯阵不同于前文提到的那些大规模的阵法,它主要应用于比较小规模的士兵作战,是一种“战术配合”。《武编》中所提及的鸳鸯阵编制仅有五人,而戚继光改进的鸳鸯阵将两个这样的组合合在一起相互照应,形成十二人的编制单元。但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小而精”,让一个个编制单元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

接下来协虎以较为完备的戚继光版鸳鸯阵为例子,进一步解释鸳鸯阵。

戚继光版本的十二人编制包括队长一人、长牌手一人、圆牌手一人、狼筅手二人、长枪手四人、镗钯手二人、伙夫一人。其中队长在阵前指挥、两个盾牌手在队伍前面为队伍提供防护、狼筅用于干扰和压制敌人的兵器、长枪手做主要输出、镗钯手为队伍后方和侧翼进行掩护。

▲鸳鸯阵示意图


这样的一个十二人小组在作战时,又可以根据敌情和地形的不同,分为两组或三组作战,,分别被成为“两才阵”和“三才阵”。两才阵每组都由盾牌手和长短兵器组合、三才阵则把盾牌调整到两侧进行掩护,显然是针对敌人不同的进攻方向而改变。

而除了这十二人小组以为,鸳鸯阵背后还有火铳和弓弩的火力支援,在必要的时候,镗钯手也会以镗钯作为支架,用以施放火器。如此一来,不管是长短兵器还是远近兵器,都充分配合。

《武编》所记载的鸳鸯阵只有一名盾牌手,也没有执短兵器的士兵。戚继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小巧灵活的圆盾,并加强了短兵器的配置以备近身作战,同时还演练了阵型的变化,灵活性自然大大增加。

▲变为“三才阵”的鸳鸯阵


三·克敌制胜、战绩光荣

“鸳鸯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鸳鸯阵只是小编制的阵法,但发挥出来的作用却非同凡响。面对倭寇中浪人武士善于近战的特点,戚继光的改善使得浪人难以在狼筅和长枪的威胁下接近鸳鸯阵,即使侥幸接近了也还要应付刀牌手。而倭寇的长兵器也会在狼筅和盾牌的压制下难以伤人。

凭借着鸳鸯阵的奇特功效,加上戚继光治军有方和义乌人天生的勇悍,戚家军在抗倭战争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嘉靖四十年的台州大捷:斩杀倭寇三千余;福建平倭寇的战斗中,斩杀倭寇五千余;两年后于平海卫等四处战斗,斩杀倭寇两万余。

这些都是“斩杀”,是实实在在根据人头数量来算的,其他乱战中来不及枭首的、烧死的淹死的、战后伤重不治的都没有算上。如果算上了,数量应该会更多。而戚继光人品大家是有目共睹、治军也是以严格著名的,杀良冒功的事情大概率不会出现在此时的戚家军。那么这一杀敌数量,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了。

▲台州大捷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这么多大胜之后,戚家军的伤亡数量非常少。少到史书上几乎能一一列出战死者的性命。而从戚家军建军到后来转战北方这么多年,总共战死了多少人呢?

二百余人而已。

虽然后来戚家军还应用了更多火器、车营等技战术,但鸳鸯阵一直没有消失。也就是说,戚家军如此耀眼的战绩,鸳鸯阵也是有很大功劳的。

鸳鸯阵看起来虽然简单,但为什么能发挥这么大的功效呢?其实,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阵法充分发挥了士兵间配合的力量,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给士兵们加了一个重要的buff:组织性。经过这一阵法训练的士兵是能够令行禁止、懂得相互配合的,这才是在战斗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所有的明军都有这样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许就不会出现萨尔浒那样的惨败了。

[1]张慧琼.明代抗倭儒将唐顺之及其海防诗创作[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31(04):1-4.

[2]胡嘉山.戚继光抗倭的“鸳鸯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03):12.

[3]师里.戚继光与鸳鸯阵法[J].东北师大学报,1994(02):21.

[4]林长华.戚家军的《长枪队》与《鸳鸯阵》[J].中国民兵,1989(09):28.


协虎战争史


受到电视的影响,一谈到阵法,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什么诛仙阵、八卦阵、八门金锁阵等等,人进去后晕头转向困死在里面。

但这大多实际是为了达到戏剧效果而夸大的。现实中我也在一些古籍中看到过这类奇门遁甲阵记载,配合时辰方位,只用几张凳子就可以起到鬼打墙一样的作用,但是也说到这种阵法非常严苛,用于一两个人可以,但是在战场上,变数太多是无法使用的。

至于真假,没见过,也就持保留态度了。

而真实战场上阵法又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在动作片中,主角往往能一个打数十个数百个,而反派们总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个个送,我们观众总是着急的大喊怎么不一起上!

而真正的古代这方就是为了发挥人数的作用,一起上,或者造成局部的优势兵力。我怀疑这阵法是不是从打群架中领悟发展过来的。

结合《唐太宗李公卫问对》记载关于阵法的演变,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代有名的阵法。

传说中阵法的始祖是黄帝的大臣风后,其创握奇阵,并著有《奇握经》传世,而该阵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风后八阵图。

奇握阵以天地风云四阵为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奇,四正四奇总为八阵。大将居阵中掌握机动兵力(即所谓“余奇”之兵),称为“握奇”。

后来据说这个阵法传到了姜太公手上,被运用和改进。

再后来武庙十哲之一的司马穰苴创五行阵,但是历史上司马穰苴记载很少,只留下《武经七书》之一的《司马法》,具体五行阵如何也就不得而知。

后孙武创八卦阵,但是具体如何也是没有记载。

孙武之后孙膑在结合古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孙膑十阵》对后世影响很大,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和火阵。前八阵为后世的基本阵法,而后两阵其实是两种利用水火的战法。

来到秦末汉初的时候,张良受黄石公圯上授书,得到了姜子牙的《太公书法》,猜测其中可能就是等到姜太公的改进的握奇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历史再来到了三国时期,此时阵法终于迎来了其巅峰。传说中“智近乎妖”的诸葛亮,总结了前人的阵法,最终创出了八阵图。与演义不同,八阵图是在诸葛亮北伐后期创造出来的,据说实际上为八个阵法,分别是: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晋灭三国后,司马炎非常推崇诸葛亮,曾命陈寿整理诸葛亮所有著作,并要求武将都学习武侯兵法。至西晋初,马隆曾用扁厢车根据八阵图列阵,边战边进,推进上千里,大败秃发树机能。

可是到东晋,知道八阵图的已经很少,面对诸葛亮的八阵图垒遗址,没有人知道是什么阵法,只有桓温说出这是常山蛇势。

这是因为八阵图对于武将素质要求非常高,所以到今天实际已经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八阵图是怎么样的了。

传说八阵图在隋朝传到了大将韩擒虎的手上,韩擒虎又将其传到了外甥李靖手上。后来李靖对于唐朝军队的建设都是基于诸葛亮兵法的基础上,但是这八阵图实在太难,就将其简化为六花阵。大大降低了武将掌握阵法的要求,但这也导致了八阵图最后的失传。

而到了宋朝,阵法的使用就开始走偏了,比如宋太宗赵二,每次打仗前总喜欢画个阵法给下面的将领,让他们按这个阵法打仗,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平戎万全阵,此阵非常壮观,完全布成需要比例14万,展开直径20里,但实际上却基本上没什么卵用。

宋朝对外战争的失利就往往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后来比较著名的将领,岳飞就是不用阵法打仗的,他就提出兵法运用之妙,在于纯乎一心。就是打战不应该拘泥于阵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

之后传说,阵法传到了刘伯温手上,再之后传到戚继光。但这里有个人物却要提一下,就是俞大猷的老师唐顺之。我们一般认为鸳鸯阵是有戚继光发明的,实际上鸳鸯阵最早是有唐顺之发明,之后戚继光再在鸳鸯阵的基础上改良出五行阵,而五行阵又可根据地形变化成大小三才阵。

但这里的阵法我觉得已经和古代的阵法不同了,本质上应该和现在的三角战斗队形是一样的了。

而什么契型阵、鱼鳞阵、却月阵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来自上面阵法的实际应用或变阵,至于那些什么一字长蛇阵,什么二龙出水、四门斗底的都是小说家们编出来唬人的,战场上真的想列这些阵,赵二证明会被人打死的。


潘不安讲究史


阵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古代大战基本上离不开排兵布阵,我个人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是在封神榜上,在我国历史上比较常见的阵法大概有:长蛇阵,北斗七星阵,八卦连环阵,然而要弄明白一个是,说书是说书,现实时现实。

历史上最早出现阵型,是黄帝大战蚩尤,据说黄帝向神学会了阵法战胜蚩尤,但这是神话,有史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的左,中,右三师,这应该是最早的阵法。中国的阵法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出现了《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这一类兵书,在当时出现这样的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再往后比较著名的有诸葛亮的“武侯八阵”,戚继光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之所以跨度大,是因为这两位比较有特色,重阵法而非兵法。阵法是深入了解兵法基础而创。

鸳鸯阵

在其他国家日本深受我国文化影响,在军事上也一样,武侯八阵变结合日本实际发展成武田信玄的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长蛇、衡轭武田八阵。

在西方古罗马阵法是由步兵阵和骑兵阵编成,这是早期的,说道步兵阵就不得不提非常著名的马奇诺方阵,本质上没有比较惊艳的地方,主要是以较高的机动性,完整的队列,发动冲击,在西方同时代,步兵是很杂乱无章,因此马奇诺方阵才能在那个时代常有胜迹。


玄坤


一字长蛇阵。

二龙出水阵。

天地三才阵。

四门兜底阵。

五虎群羊阵。

六丁六甲阵。

七星北斗阵。

八门金锁阵。

九字连环阵。

十面埋伏阵。

龙门阵。





杰哥208733768


10、蒙古口袋阵

蒙古军队在历史上一般比起交战的敌方军队数量要少,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除了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无所不在的情报网络,阵法也是一大因素。而口袋阵就是其中的典型,此战法就是先用骑兵远程袭扰,把敌人搞得很烦,然后去追骑兵,简单交手后骑兵佯败将敌人引入口袋阵,口袋阵的中间是冲击力较强的精锐骑兵,这时直接冲身敌阵,一开始就分在两翼的步兵再跟上包个圆。

9、郑庄公鱼丽阵法

相传为郑庄公观渔民结网捕鱼有感而发明的阵法,《司马法》中记载"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庄公(郑庄公)曰:‘鱼丽阵如何?’ 高渠弥曰:‘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阙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坚极密,难败易胜。’”在繻葛之战中郑庄公以此阵法大败周桓王,并在战斗中射中了周桓王肩膀。

8、戚继光的鸳鸯阵

鸳鸯阵是一种相对疏散的战斗队形,戚继光的鸳鸯阵以十一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此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掩护后队前进。长牌手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带有标枪、腰刀(戚家刀),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此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金国的铁甲阵

铁甲阵由”铁塔兵“和”拐子马“组成,这是金军的”常胜军阵。“铁塔兵”是金兀术的侍卫亲军,由3000余名头戴双层铁盔,身披重甲的骑兵组成,每推进一段,后边便设置障碍,使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正面冲锋时,犹如一面铜墙铁壁,气势磅礴。在“铁塔兵”的两翼,是15000名骑兵的“拐子马”,人马均以铠甲覆身,分排都以环锁相连。金国曾凭借此阵法数次大败宋军。

6、岳飞撒星阵

撒星阵是南宋名将岳飞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四人一组,一人长斧砍马腿,一人大盾防御,一人长矛补刀,一人指挥,一组为一星,多个星之间协同作战,便称之为撒星,撒星阵故由此而得名。

5、李靖的六花阵

六花阵是李靖在诸葛亮的八卦阵的基础上改良而来,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左虞侯军、后军、右军、右虞侯军。在潞州之战中,李靖凭借此阵打破了突厥人战无不胜的神话。

4、韩信十面埋伏阵

此阵法大多数人都应该听过,在亥下之战中大败项羽。韩信将士兵排布为一个U形的包围圈,然后将项羽的军队引入U-字的陷入处,然后再从左右两侧出击围剿。

3、刘裕却月阵

刘裕在距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称“却月阵”,是水军和战车相结合的阵法。刘裕凭借此阵法以三千晋军打败魏军三万人。

2、诸葛亮八卦阵

此阵法应该是知名度最高的阵法了。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防御性阵法,《三国演义》中描述,按遁甲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1、 霍去病车悬之阵

相传为霍去病所创,车悬阵与方圆阵相似,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设,不同之处在于,机动兵力在外,结成若干游阵,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轮流攻击敌阵型。此种阵法在当时纵横大漠,无人能当。但此阵存疑。


天府之勇


注意你的言辞。警告



cq风雪夜归人


阵就是一群干一个人的,差不多兵力的没卵用,除非都傻傻的遵守规则


隨鈊鎖慾


不邀自来。其实八卦阵、长蛇阵、雁行阵云云都是扯淡。电视里看到的一个方阵冲进另一个方阵厮杀的方式也是扯淡。真正短兵相接,讲究的无非两个字,攻和防。攻就是让伤害最大化,方阵要一线展开,争取使所有的矛都能攻击到敌人。防就算让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盾兵也要一线展开,争取能阻挡敌人所有的攻击。正因为这样,战争的胜负往往由两类兵种决定,弓兵与骑兵。由于近战兵种的保护,弓兵可以肆无忌惮地将伤害打到最高。而骑兵则负责冲散敌军阵型,遏制弓兵的发挥。原理和现代的策略战争游戏是一样的。

当然战争还受地形影响。在狭窄地形,人多的部队无法展开,有效的作战兵力是有限的。中国有句古话,狭地相逢勇者胜。也即是说,无论兵多兵少,在狭窄地形里,胆怯的一方最先发生混乱,自然要输。

士气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胜负。真正打起来,场面是非常混乱的,士兵只顾着打,哪晓得自己身边到底是敌人多还是队友多。士气低落的一方,在震天的厮杀声浪里,只觉得到处都是敌人,当然抱头鼠窜。

所以说,古代阵型这东西,都是意淫出来的。


dancingcash


说到阵法这个事情,我想最厉害的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吧,别说什么阵法就连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设计了诸葛连弩,还有水牛木马这样奇怪的东西,但是熟知兵法的诸葛亮更是知道阵法,比如有什么一字长蛇阵,八卦阵,还有什么诸葛亮平生著作名叫八阵图。

记得有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在军前叫阵,这司马懿就说,你先摆下阵型,让我来破,u如果能破了你的阵法,你就回你的蜀国去,永远不得在北犯我大魏国,于是这诸葛亮就摆好了,原本是一个八卦阵,但是这诸葛亮爸八卦阵一变,这司马懿原本还信息慢慢的,但是不料被这诸葛亮大的落花流水,连忙逃命,从此这司马懿再也不敢小看这诸葛亮的阵法了。


用户7069428528105


薛岳的天炉战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