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抄袭”事件看教育——胡红梅也是牺牲品

近两天,胡红梅事件在教育界炸了锅,能力超强的“名师”抄袭引发了各路讨伐。其实胡红梅的“抄袭”在教育界绝非单一现象,反响之所以强烈,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当前教育评比体制的一种排斥,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胡红梅也是一个牺牲品。

通过“抄袭”事件看教育——胡红梅也是牺牲品

接触过胡红梅老师的人都有同感,人美能力强,无论从教学业务,还是领导能力都是实力派,这样的老师放在哪里都会发光,在教师群体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有能力人为什么还去造假?其实只要从事教师行业的人都有知道,抄袭在教育工作中一直普遍存在,从备课教案,到论文课题,谁能免抄?可能用个好听的说法叫参考借鉴,或者洗稿拼凑,但不管怎样,都脱不了一个“抄”字,看看所谓的“成果”就知道了,有多少东西是自己工作实践所得。

通过“抄袭”事件看教育——胡红梅也是牺牲品

教育中“抄”的盛行,由来已久,曝光的事件也不少见,但却从没有像胡红梅这般引起轰动,归根到底与胡老师的敏感的身份有关,通过网友晒出她的名师、模范、能手、“十大”等身份相关的贴子可以看出,人们对胡老师“名师”身份更加关注,至于抄袭损害了哪些人利益,除了道德的批判外并没有很多的反响。可谓:成也名师,败也名师。恰恰这些有光环身份和“抄袭”二字犯冲,以至于胡红梅真正的才华也都忽略不计了,换成普通的老师估计也许就不了了之,也可以说是“名师”才是事件发酵的根本原因。众多的笔伐中,老师占了绝大多数,言论中可以看出,人们真正排斥的是当下“名师”为代表的教育评比制度。

通过“抄袭”事件看教育——胡红梅也是牺牲品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深有体会,老师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评比活动,而参加评比则需要上交各种材料和证书,不管实际从事的什么工作,需要交的证书和材料不能缺项,有些证书需要靠实力,有的材料则需要去“造”,比如每到教师评聘季,各种论文课题推送广告漫天飞,老师们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项,抄袭造假已成常态,甚至不择手段。不仅是老师的评比,学校很多的活动这都是如此,上级的检查评比就是看材料,只要材料齐全有亮点就可以评高分,无疑这样的评比制度在某些层面鼓励老师和学校造假。

通过“抄袭”事件看教育——胡红梅也是牺牲品

很多的名师就是靠评比打造出来的,这样的老师往往个人素质出众,善于表现,有时“一课”成名,一步成功,步步通畅。因为各种评比活动都是有门槛和限制的,拿到校级,才有资格参加县级,逐级类推。并且教育的各项活动基本都是年年重复换汤不换药,资格限制却是一样的,普通的老师一步落下,就再难有机会和资格。而上级荣誉的分配都是卡条件的,这样机会和荣誉都会集中在那几个人的手里。一证在手,证证不愁,名师评比、职称评聘、干部选拔基本都是这样的套路。

通过“抄袭”事件看教育——胡红梅也是牺牲品

相比那些名师,大多数工作在基层的老师,埋头教学却难以成名,晋级提拔更是被名师占据,也可谓“名师”害人不浅,所以老师们对这种评比可以说极其反感,随之对各种评比出来的选手也是不感冒,对胡红梅的口诛笔伐可见一斑。所以胡老师的能力再强,难以掩盖她的瑕疵,或者说是这种制度下取得的光环放大了她的瑕疵。从这个角度说,胡红梅也是制度的牺牲品。

通过“抄袭”事件看教育——胡红梅也是牺牲品

事件发酵后单位和部门纷纷做出处罚决定,对胡红梅而言,所有的光环扫地,得不偿失,伤害远大于惩罚。我们不禁要反思,抄袭要惩罚,那么纵容“抄袭”的制度和部门该如何处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