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不知將,將不尊帥,宋軍三戰皆敗的根源!(兩宋繁華往事264)


帥不知將,將不尊帥,宋軍三戰皆敗的根源!(兩宋繁華往事264)

首先得找原因吧。

先從宋軍自身來看。

我們知道,戰爭是個複雜的系統,最終的勝敗,取決於很多因素,甚至是偶然因素。但是,如果指揮系統出了問題,不能令行禁止,前線將領不遵軍令,在戰場上我行我素,那無論如何,都是極其要命的。

第一戰,三川口之戰,主將劉平輕敵冒進,行軍中步騎協同不一致,又被夏軍假扮信使所騙,以至於在延州城外五里處被包圍。激戰中,殿後的黃德和又臨陣脫逃,導致宋軍全軍崩潰。主將劉平、石元孫被俘,將校多有陣亡。

第二戰,好水川之戰。任福一再違背軍令、貪功冒進,被夏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最終,導致全軍覆沒,任福及以下將校數十人皆戰死沙場。

第三戰,定川寨之戰。葛懷敏奉命前往阻擊,陣前違背將令,執意北上主動迎敵,陷入夏軍重圍,又不聽部下所勸,野戰之後執意突圍。本人兵敗身死,宋軍大部被俘。

三戰三敗,血淚斑斑,令人痛心。主將難逃其咎。

帥不知將,將不尊帥,宋軍三戰皆敗的根源!(兩宋繁華往事264)


三位主將,劉平、任福、葛懷敏,都在西北前線摸爬滾打多年。即便算不上百戰名將,也是戰鬥經驗豐富的老行伍。但在臨敵時,他們幾乎都犯了同樣的錯誤,違背軍令、輕敵冒進,導致大軍深陷重圍,進而全軍覆沒。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自古皆然。令行禁止,是軍隊的最重要的鐵律。身為主將,他們更應當以上率下、以身作則。那麼,他們為何屢屢違背軍令?如果說性格使然,那三人都是一樣的性格?不可能那麼巧。應該還是制度的問題。

正如前文所說,宋朝國策就是重文抑武。為防止武將坐大,西北前線的邊帥多為書生。無論夏竦,還是韓琦、范仲淹、範雍等,都是兩榜進士出身、詩文風流的書生將帥。

而這些書生將帥,在邊疆時間一般不會太長,多則三五年、少則一兩年。如此,帥不知將,將不知帥,也就不足為奇了。在職業軍人眼裡,這些文人將帥,不過是來前線鍍金,撈個出將入相的功名罷了。事實上,很多人也確實如此。

設身處地想,那些刀口舔血、出生入死的武將們,對這樣的制度安排,內心深處會真的認同?估計,更多是敢怒不敢言。

如此說來,在前線將校眼裡,那些書生將帥們又有幾分值得尊敬,他們的軍令又有幾分值得敬畏,就是個大問題了。到了戰場上,這種內心深處缺乏的尊敬和敬畏之心,就成了桀驁不馴、違背軍令的魯莽行動。而,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則是這些將校們心理上的護身符。

帥不知將,將不尊帥,宋軍三戰皆敗的根源!(兩宋繁華往事264)


重文抑武,作為宋朝國策,其利其弊,絕非三言兩語可以概述。不過,宋軍在戰場上屢戰屢敗,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這兩者之間,未必是一對一的直接因果,但追根溯源,還是這種制度安排結出的惡果。

往前千年,已成風。只是,可憐那些宋軍將士們。他們為將帥所累,屢屢陷入重圍之中。面對危局,他們沒有貪生怕死、跪地求饒,卻迸發出驚人的戰鬥力。那種視死如歸、殺身成仁,戰至最後一人的血性勇氣,那種慷慨赴死、為國盡忠的凜然大義,雖千年,猶讓人動容。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為文弱的宋人正名,為孱弱的宋軍正名,更為飽受詬病的大宋正名。

大宋雖敗,但宋軍將士,仍不愧英雄之名。

千年後,猶是如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