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不知将,将不尊帅,宋军三战皆败的根源!(两宋繁华往事264)


帅不知将,将不尊帅,宋军三战皆败的根源!(两宋繁华往事264)

首先得找原因吧。

先从宋军自身来看。

我们知道,战争是个复杂的系统,最终的胜败,取决于很多因素,甚至是偶然因素。但是,如果指挥系统出了问题,不能令行禁止,前线将领不遵军令,在战场上我行我素,那无论如何,都是极其要命的。

第一战,三川口之战,主将刘平轻敌冒进,行军中步骑协同不一致,又被夏军假扮信使所骗,以至于在延州城外五里处被包围。激战中,殿后的黄德和又临阵脱逃,导致宋军全军崩溃。主将刘平、石元孙被俘,将校多有阵亡。

第二战,好水川之战。任福一再违背军令、贪功冒进,被夏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最终,导致全军覆没,任福及以下将校数十人皆战死沙场。

第三战,定川寨之战。葛怀敏奉命前往阻击,阵前违背将令,执意北上主动迎敌,陷入夏军重围,又不听部下所劝,野战之后执意突围。本人兵败身死,宋军大部被俘。

三战三败,血泪斑斑,令人痛心。主将难逃其咎。

帅不知将,将不尊帅,宋军三战皆败的根源!(两宋繁华往事264)


三位主将,刘平、任福、葛怀敏,都在西北前线摸爬滚打多年。即便算不上百战名将,也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行伍。但在临敌时,他们几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违背军令、轻敌冒进,导致大军深陷重围,进而全军覆没。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自古皆然。令行禁止,是军队的最重要的铁律。身为主将,他们更应当以上率下、以身作则。那么,他们为何屡屡违背军令?如果说性格使然,那三人都是一样的性格?不可能那么巧。应该还是制度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说,宋朝国策就是重文抑武。为防止武将坐大,西北前线的边帅多为书生。无论夏竦,还是韩琦、范仲淹、范雍等,都是两榜进士出身、诗文风流的书生将帅。

而这些书生将帅,在边疆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如此,帅不知将,将不知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职业军人眼里,这些文人将帅,不过是来前线镀金,捞个出将入相的功名罢了。事实上,很多人也确实如此。

设身处地想,那些刀口舔血、出生入死的武将们,对这样的制度安排,内心深处会真的认同?估计,更多是敢怒不敢言。

如此说来,在前线将校眼里,那些书生将帅们又有几分值得尊敬,他们的军令又有几分值得敬畏,就是个大问题了。到了战场上,这种内心深处缺乏的尊敬和敬畏之心,就成了桀骜不驯、违背军令的鲁莽行动。而,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则是这些将校们心理上的护身符。

帅不知将,将不尊帅,宋军三战皆败的根源!(两宋繁华往事264)


重文抑武,作为宋朝国策,其利其弊,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述。不过,宋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两者之间,未必是一对一的直接因果,但追根溯源,还是这种制度安排结出的恶果。

往前千年,已成风。只是,可怜那些宋军将士们。他们为将帅所累,屡屡陷入重围之中。面对危局,他们没有贪生怕死、跪地求饶,却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那种视死如归、杀身成仁,战至最后一人的血性勇气,那种慷慨赴死、为国尽忠的凛然大义,虽千年,犹让人动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文弱的宋人正名,为孱弱的宋军正名,更为饱受诟病的大宋正名。

大宋虽败,但宋军将士,仍不愧英雄之名。

千年后,犹是如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