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好父母的15條標準,你中了幾條?

沒有父母會否認自己對孩子的愛。但對教育來說,僅僅是有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智慧。



本文作者李鎮西,有著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今天這篇文章是他在“全國家庭關係教育研討會”上的演講,其中提出了好父母的15個標準,快來對照下,你做到了幾條。

當校長時,我常對老師們說:“最好的教育莫過於感染,最好的管理莫過於示範。”這話同樣適合於父母。當我們成為好父母之後,兒女自然會優秀起來。

那麼,怎樣的父母才算是好父母呢?或者說,好父母都有些什麼標準呢?

我想了想,試著提出以下標準——

李镇西:好父母的15条标准,你中了几条?

-01-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你叫孩子別睡懶覺,你睡懶覺嗎?你讓孩子健身,你健身嗎?你讓孩子別說髒話,你說髒話嗎?你教育孩子對人要有禮貌,你對人有禮貌嗎?你讓孩子別沉迷遊戲,你沉迷麻將嗎?……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你肯定不是一個好家長。

孩子的品格和習慣都源於父母。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做給孩子看。

-02-有讀書的習慣

你家裡有書房嗎?你有手不釋卷的習慣嗎?你經常和孩子談論謀一本書嗎?你在孩子面前是不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孩子想不熱愛閱讀都難。

孩子的書卷氣,只能由家庭的書香氣薰陶。而家庭是否充滿書香氣,取決於父母是熱愛閱讀。這裡的熱愛,不是一時,而是一世;不是偶爾,而是終生。

-03-

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複製品。孩子的精神世界應該得到尊重。你是畫家,則不必強迫兒子也成為徐悲鴻;你是歌唱家,也不必非要女兒成為李谷一不可。

企圖迫使孩子成為第二個自己的家長是愚昧的;因為自己“小時候家裡窮,什麼藝體特長都沒學會”便強迫孩子圓自己的“夢”,這樣的父母更是愚蠢的。

-04-經常自然而然地和孩子談心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藝術。成為孩子知心的朋友,既是教育的條件,也是教育成功的標誌。我特別主張父母每天和孩子有“一席話”(談心),“一段路”(散步),“一盞燈”(燈下共讀)。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把自己變成孩子,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而當孩子給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你的教育就開始走向成功了。

-05-和孩子有至少一項共同愛好

教育就是陪伴,就是傾聽,就是不知不覺走進心靈。多一項和孩子的共同愛好,就多了一條通往孩子心靈的道路。

相反,如果你從不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從不和孩子一起上網,從不和孩子一起踢球,從不和孩子同追一部電視劇,從不和孩子一起做一件彼此都感到有趣的事……對不起,你就失去了和孩子溝通的有效渠道。當然,也失去了為人父為人母的樂趣。

-06-真誠給孩子認錯道歉

沒有人不犯錯誤,做父母的也不例外。關鍵是,犯了錯誤後怎麼辦?知道自己錯了之後你的態度,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因為孩子正看著你呢!

如果你百般掩飾,找藉口為自己辯解,你就在教育孩子文過飾非;如果你惱羞成怒,斥責指出你錯誤的孩子,你就是在教育孩子強詞奪理。

唯一正確的態度是:“孩子,爸爸(媽媽)的確錯了,請原諒!”

-07-不把大人的仇恨播進孩子的心靈

夫妻之間的親密感情不應僅僅被看成是兩個人之間的愛,其實這種愛同時也是一種無聲而有效的家庭情感教育。

當然,夫妻之間難免也會鬧彆扭甚至發生衝突,問題是雙方都不要去爭搶孩子的感情世界,逼著孩子“選邊站隊”,更不應該給孩子灌輸仇恨。

我看見有些夫妻離婚了,可依然以朋友身份保持著友誼,這是一種非常可貴的愛的教育。

李镇西:好父母的15条标准,你中了几条?

-08-關心孩子的身體勝過其學習成績

孩子的睡眠時間比學習時間重要,孩子多吃一個雞蛋比多做一道習題重要。

孩子成績優,身體棒,當然最好不過,但有時候不可得兼,非要你二選一,你選什麼?難道你放棄孩子的健康,而選擇分數?孩子不顧一切考了個第一名,可身體搞差了,這個“第一名”拿來何用?

我常說:“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而幸福的載體只能是健康的身體。

-09-不施暴力和冷暴力

所謂不施“暴力”就是不打孩子,這點恐怕很多父母難以做到。但衝動中打孩子而且事後很懊悔,與打孩子打得理直氣壯,是不一樣的。

我們要儘量做到不打孩子,因為在拳頭下長大的孩子只能崇尚暴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冷暴力”更勝過體罰,比如損害孩子自尊心的斥責——尤其是大庭廣眾之下的斥責,有甚於打孩子,因為這傷害的是心靈。

-10-要求孩子做家務事

有的孩子在學校是三好生,但在家裡可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為現在的孩子普遍不做家務。

愛是一種責任,對孩子的愛就是對孩子的責任;同樣,愛的教育就是責任感的教育,而責任感的培養始於做家務。

許多父母以孩子學習忙為由不許孩子做家務,但如果孩子不會家務,缺乏對他人的責任感,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11-沒有不良嗜好

曾在孩子中搞過一個問卷調查:“你最希望你的爸爸媽媽克服的缺點是什麼?”

答案有:“吸菸”“說髒話”“酗酒”“賭博”“沉迷網遊”……

凡此種種,應該是父母最不希望孩子染上的嗜好,但有的父母們已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了。很難想象,這樣家庭裡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文明人。

讓孩子成為一個純正的人,請從自己做起。

-12-允許孩子不出類拔萃

同事的孩子上了清華,便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夠上北大。因為攀比,便有了憂慮、糾結、焦灼,而這一切便轉化為對孩子的苛求;更要命的是,這種情緒會不知不覺傳染給孩子,於是孩子也憂慮、糾結、焦灼起來,便失去了天真無邪的快樂。

任何時代,傑出人物總是寥若晨星,為什麼不允許孩子做一個普通而幸福的人呢?

-13-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如果孩子考差了,你會對孩子說“祝賀你,因為你檢測出了自己學習上的問題”嗎?如果孩子考好了,你會說“孩子,爸爸媽媽允許你下次考試失敗”嗎?

我們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完美,近乎於聖人,孩子因此很累。問題是,任何孩子都不可能完美,不完美才是常態。

如果你非要讓孩子完美,請你用對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你能夠完美嗎?

-14-尊重孩子的隱私

父母對孩子許多心靈侵犯,往往都是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比如未經允許看孩子的日記,翻孩子的書包,偷聽孩子的電話,查看孩子的微信聊天……

其實孩子未必真有什麼不得了的“秘密”,只不過是漸漸長大的他們想獨享一份心靈自由罷了。如果父母發自內心地尊重孩子,孩子也許會把你當作朋友而主動向你敞開心扉。

-15-和孩子一道成長

我們的心智比孩子成熟,但我們的心靈不如孩子純潔;孩子們比成人更富想象力和“初生牛犢”的勇氣,但他們往往幼稚而脆弱。雙方都需要成長,彼此都可以為師。

最好的父母並非沒有缺點,但他們一直都在學習,包括向孩子學習。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心靈的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最後達到親子的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