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扶貧車間”在農村“開花結果”

為充分引導當地貧困家庭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實現“造血式”脫貧,各地基層政府積極引進企業入村,在廠房租地、水電費補貼等方面出臺了優惠政策,營造了“扶貧車間”發展的良好環境,並全力支持相關村和有關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採取“企業+扶貧車間+農戶”的模式,著力培育和發展“扶貧車間”,讓身在農村的村民變身為產業工人。

“扶貧車間”的建立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生動實踐,也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創新性舉措,可以讓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實現了群眾“足不出戶、就地致富”。

在村裡建設“扶貧車間”,規模一般比較小,主要以低端的手工技術為主,諸如服裝、紡織等行業,技術要求低,工序相對比較簡單,易操作,村民樂於接受,而且每月的工資以計件報酬的方式發放,村民可以靈活安排上下班時間,拓寬了村民增收的渠道。由於不少原材料都來自於農村,不僅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也可為本地群眾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幫助貧困戶找準貧困根子,解開思想釦子,有效激發致富信心,發揮好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通過誠實勞動,使貧困家庭穩定增收,更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留守、殘疾、年老、體弱等貧困群眾的增收難題。

但是,“扶貧車間”的建設須防範“只開花不結果”。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對貧困人口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照顧,盡最大努力進行幫扶。還要扶上馬送一程,利用自身優勢生根開花結果,激發貧困群眾精準脫貧的內生動力,吸納解決更多貧困人口。(來源:人民法院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