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 「百草」助力「一戶一策」開花結果

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 “百草”助力“一戶一策”開花結果

黃蒿灣村的田地 甘霖 攝

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 “百草”助力“一戶一策”開花結果

百草集團捐助愛心物資 瞿學忠 周靖博 攝 

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 “百草”助力“一戶一策”開花結果

技術人員檢測土質

早春的榆中北山乍暖還寒。這個季節往年是中連川鄉黃蒿灣村農民最忙的時候,但今年這兒的農民清閒了不少:隨著甘肅百草集團萬畝艾草產業園項目的啟動,黃蒿灣村今年第一批3000多畝梯田完成土地流轉簽約,而按照產業園的整體構想,在未來兩年將全面完成萬畝土地的流轉,把黃蒿灣打造成榆中北山第一個以產業園為依託的基地村。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幾年,黃蒿灣村的農民將徹底告別傳統的農耕模式,在自己的土地上一邊當“地主”,一邊當“長工”。百草萬畝產業園在給黃蒿灣村帶來希望的同時,也讓最近入戶對接落實“一戶一策”幫扶計劃的蘭州日報社幫扶幹部們省了不少心。“一戶一策最主要的就是要徹底摸清情況,有針對性地給貧困戶找到致富門道。百草產業園作為一個整村發展規劃,惠及每一家農戶,既解決了土地流轉問題,又給村民們提供了大量的就近務工渠道和機會,一下子就把一戶一策幫扶工作落到了最實處。”榆中縣中連川鄉黨委書記水生虎說。蘭州晚報記者瞿學忠周靖博

2018,老楊的新計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楊景臻,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偏頭溝社村民,60歲,四口人,家裡種70畝土地。和北山農村所有這個年齡的人一樣,對於未來生活的願望都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找到好的出路,再就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一點。但老楊的願望在去年一下子落空了,妻子突然患了宮頸癌住院,幾個月下來前前後後花費了15萬元,這一下子就讓這個剛剛脫貧的家庭再一次返貧。“兩個孩子剛畢業還沒上班,家裡原本也不富裕,她這一病馬上就讓家裡見底了。”雖然遭遇了這麼大的變故,但我們從楊景臻的臉上沒看出多少沮喪。“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幾乎絕望了。後來,鄉村幹部、幫扶幹部和我談心,瞭解幫扶和大病救助政策,聯繫籌款通道。總算是挺了過來。農村合作醫療按照最高限報了6萬元左右,孩子們發動愛心籌匯捐了7萬多,親戚朋友、幫扶幹部也救助了一些,總算是把妻子從死神邊拉了回來。”“錢沒有了可以再掙回來,人沒有了就啥都沒有了。”老楊算著妻子在醫院的花銷的同時,還特別叮囑我們在報道時一定要感謝幫助過他們一家的那些好心人。

“生活還要繼續,但一切得重新開始了。”老楊說了一句很“哲理”的話。過去有妻子幫忙,兩個人操持70多畝山地還能顧得過來,但妻子這一病,以後地裡的所有活計都要他一個人來扛了。“幸好今年有百草集團來,第一批流轉土地中就有我的30多畝,擔子一下子減輕了。”按照老楊2018年的新計劃,今年在安排好自己農活的同時,將會一直在百草打工,算下來一年也有近3萬元的收入。

“有這麼好的政策,有這麼好的企業,有這麼好的機遇,我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展望未來,楊景臻信心滿滿。

『一戶一策』不能光靠熱情

“百草集團好啊,養個兒子也不見得過年能給老媽子500塊壓歲錢啊,更何況人家不是給一次,是年年給!”說起這兩年幫扶單位蘭州日報社和百草集團,黃蒿灣村83歲的村民白金蓮和82歲的王鳳蓮笑得合不攏嘴,因為幫扶單位給村上帶來的變化,遠不止每年春節500元慰問金這麼簡單。

2017年底,幫扶單位蘭州日報社結合黃蒿灣村實際資源情況,給黃蒿灣村請來了“大老闆”百草集團,計劃在未來幾年投資近3000萬元打造產業基地,給村裡興修基礎設施、產業基地,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1萬畝以上,在全村形成了全員入股、全員打工、全員分紅的發展新模式。

“幫扶幹部們把工作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再不動起來就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了。”村民吳承霞感慨道,蘭州日報社的幫扶幹部,隔三差五地給他們聯繫優質養殖消息,帶人來家裡免費搞技術培訓,養出欄了幫著賣小羊崽,甚至都為他們在白銀打工的兒子兒媳做打算,讓老兩口有了更多把日子過好的心勁。2016年吳承霞家裡用國家的扶貧貸款5萬元買了10只羊仔2只豬仔,在家搞起了小養殖。初次搞養殖以前也沒經驗,幫扶隊聯繫市上的技術員家裡沒少來,今年市場怎麼樣、明年豬肉價格好不好都是幫扶隊員們的牽心事。

“一戶一策光靠滿腔的熱情還不夠,結合實際科學研判,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研究增收幫扶措施。種什麼、養什麼、享受哪些惠農政策,預期收益怎麼樣,賣給誰,好不好變現都是我們要給幫扶對象算清的一本賬,我們出個點子是小事,落實在幫扶對象家的一年辛苦是天大的事!”幫扶幹部李世昌說。

產業與希望

有了產業,就有了希望。村幹部、村民們心裡都很清楚,在引進百草集團這件事上,駐村幫扶單位、駐村幫扶工作隊前期下足了功夫。

“1.5萬畝梯田對於一個貧困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亮點、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發展資本。”黃蒿灣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楊貴智告訴記者,以前黃蒿灣村家家養驢,荒一批地、種一批地,靠天吃飯、先天不足,現在全村實現梯田化後,戶均梯田達到了40畝以上。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讓這些梯田真正成為老百姓致富的聚寶盆,土地集中流轉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從2017年初開始,黃蒿灣村駐村幫扶工作隊著手研究、聯繫梯田流轉和產業扶貧項目。通過多方聯繫溝通,7月份,在蘭州日報社黨委、中連川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引進甘肅百草中藥材種植公司。通過前期調研、取土測方、項目考察等一系列工作後,百草公司決定在黃蒿灣村流轉新修的梯田1萬畝,建設黃蒿灣萬畝梯田現代農業暨中藥材產業園,發展高原艾草產業鏈,打造艾草產品體驗、中藥健康養生及美麗鄉村北山農遊文化產業。

“通過土地流轉收入、農民從事務工收入,初步估算每戶年收入將新增15000元。同時,隨著產業園項目的延伸,種植結構調整也順利完成,從傳統的農作物種植更新升級為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的新型產業。只有這樣,貧困村才會有後勁,產業富民也才能真正落到了實處。黃蒿灣村通過產業扶貧帶動整村發展,讓一戶一策真正落到了實處,更重要的是給榆中北山這些深度貧困村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發展思路。”水生虎說。(瞿學忠 周靖博 甘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