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 “百草”助力“一户一策”开花结果

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 “百草”助力“一户一策”开花结果

黄蒿湾村的田地 甘霖 摄

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 “百草”助力“一户一策”开花结果

百草集团捐助爱心物资 瞿学忠 周靖博 摄 

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 “百草”助力“一户一策”开花结果

技术人员检测土质

早春的榆中北山乍暖还寒。这个季节往年是中连川乡黄蒿湾村农民最忙的时候,但今年这儿的农民清闲了不少:随着甘肃百草集团万亩艾草产业园项目的启动,黄蒿湾村今年第一批3000多亩梯田完成土地流转签约,而按照产业园的整体构想,在未来两年将全面完成万亩土地的流转,把黄蒿湾打造成榆中北山第一个以产业园为依托的基地村。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黄蒿湾村的农民将彻底告别传统的农耕模式,在自己的土地上一边当“地主”,一边当“长工”。百草万亩产业园在给黄蒿湾村带来希望的同时,也让最近入户对接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的兰州日报社帮扶干部们省了不少心。“一户一策最主要的就是要彻底摸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贫困户找到致富门道。百草产业园作为一个整村发展规划,惠及每一家农户,既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又给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近务工渠道和机会,一下子就把一户一策帮扶工作落到了最实处。”榆中县中连川乡党委书记水生虎说。兰州晚报记者瞿学忠周靖博

2018,老杨的新计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杨景臻,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偏头沟社村民,60岁,四口人,家里种70亩土地。和北山农村所有这个年龄的人一样,对于未来生活的愿望都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找到好的出路,再就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一点。但老杨的愿望在去年一下子落空了,妻子突然患了宫颈癌住院,几个月下来前前后后花费了15万元,这一下子就让这个刚刚脱贫的家庭再一次返贫。“两个孩子刚毕业还没上班,家里原本也不富裕,她这一病马上就让家里见底了。”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变故,但我们从杨景臻的脸上没看出多少沮丧。“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几乎绝望了。后来,乡村干部、帮扶干部和我谈心,了解帮扶和大病救助政策,联系筹款通道。总算是挺了过来。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最高限报了6万元左右,孩子们发动爱心筹汇捐了7万多,亲戚朋友、帮扶干部也救助了一些,总算是把妻子从死神边拉了回来。”“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回来,人没有了就啥都没有了。”老杨算着妻子在医院的花销的同时,还特别叮嘱我们在报道时一定要感谢帮助过他们一家的那些好心人。

“生活还要继续,但一切得重新开始了。”老杨说了一句很“哲理”的话。过去有妻子帮忙,两个人操持70多亩山地还能顾得过来,但妻子这一病,以后地里的所有活计都要他一个人来扛了。“幸好今年有百草集团来,第一批流转土地中就有我的30多亩,担子一下子减轻了。”按照老杨2018年的新计划,今年在安排好自己农活的同时,将会一直在百草打工,算下来一年也有近3万元的收入。

“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企业,有这么好的机遇,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展望未来,杨景臻信心满满。

『一户一策』不能光靠热情

“百草集团好啊,养个儿子也不见得过年能给老妈子500块压岁钱啊,更何况人家不是给一次,是年年给!”说起这两年帮扶单位兰州日报社和百草集团,黄蒿湾村83岁的村民白金莲和82岁的王凤莲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帮扶单位给村上带来的变化,远不止每年春节500元慰问金这么简单。

2017年底,帮扶单位兰州日报社结合黄蒿湾村实际资源情况,给黄蒿湾村请来了“大老板”百草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投资近3000万元打造产业基地,给村里兴修基础设施、产业基地,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在全村形成了全员入股、全员打工、全员分红的发展新模式。

“帮扶干部们把工作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再不动起来就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村民吴承霞感慨道,兰州日报社的帮扶干部,隔三差五地给他们联系优质养殖消息,带人来家里免费搞技术培训,养出栏了帮着卖小羊崽,甚至都为他们在白银打工的儿子儿媳做打算,让老两口有了更多把日子过好的心劲。2016年吴承霞家里用国家的扶贫贷款5万元买了10只羊仔2只猪仔,在家搞起了小养殖。初次搞养殖以前也没经验,帮扶队联系市上的技术员家里没少来,今年市场怎么样、明年猪肉价格好不好都是帮扶队员们的牵心事。

“一户一策光靠满腔的热情还不够,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增收帮扶措施。种什么、养什么、享受哪些惠农政策,预期收益怎么样,卖给谁,好不好变现都是我们要给帮扶对象算清的一本账,我们出个点子是小事,落实在帮扶对象家的一年辛苦是天大的事!”帮扶干部李世昌说。

产业与希望

有了产业,就有了希望。村干部、村民们心里都很清楚,在引进百草集团这件事上,驻村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前期下足了功夫。

“1.5万亩梯田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亮点、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发展资本。”黄蒿湾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杨贵智告诉记者,以前黄蒿湾村家家养驴,荒一批地、种一批地,靠天吃饭、先天不足,现在全村实现梯田化后,户均梯田达到了40亩以上。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让这些梯田真正成为老百姓致富的聚宝盆,土地集中流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从2017年初开始,黄蒿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着手研究、联系梯田流转和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多方联系沟通,7月份,在兰州日报社党委、中连川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引进甘肃百草中药材种植公司。通过前期调研、取土测方、项目考察等一系列工作后,百草公司决定在黄蒿湾村流转新修的梯田1万亩,建设黄蒿湾万亩梯田现代农业暨中药材产业园,发展高原艾草产业链,打造艾草产品体验、中药健康养生及美丽乡村北山农游文化产业。

“通过土地流转收入、农民从事务工收入,初步估算每户年收入将新增15000元。同时,随着产业园项目的延伸,种植结构调整也顺利完成,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更新升级为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新型产业。只有这样,贫困村才会有后劲,产业富民也才能真正落到了实处。黄蒿湾村通过产业扶贫带动整村发展,让一户一策真正落到了实处,更重要的是给榆中北山这些深度贫困村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发展思路。”水生虎说。(瞿学忠 周靖博 甘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