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驗」在非洲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

“土地,廣袤的土地。”距離第一次前往蘇丹考察已過去十年,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尹慶良仍記得那時的情景。十年間,就在這片土地上,他和同事們用棉花幫蘇丹農民蓋上房、買上車、送孩子上大學。

中非農業合作由來已久,具有良好的基礎,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未來仍大有潛力可挖。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發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新呼喚;譜寫“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的新樂章;制定中非合作朝著更高水平邁進的新路徑;奏響中非人民心手相連、親如一家的新旋律。

“中国经验”在非洲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

蘇丹專家參觀山東棉花研究中心試驗站

山東省農科院供圖

從一個示範中心說起

中國援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項目是中國政府落實的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八項舉措之一。2008年12月,作為中國援蘇丹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項目考察團15位成員之一的尹慶良來到這裡,眼前的一切讓他心裡泛起了波瀾。

“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閒置,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只有每畝100公斤左右。守著這麼多土地,還不能解決溫飽問題,許多農民居住在茅草屋,家徒四壁。真是不應該呀。”尹慶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自己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總想著能做些什麼幫助他們該多好。

這裡土地資源豐富,尹慶良認定蘇丹未來農業的規模化生產是很有條件的。他也坦陳,一開始確實有些盲目,“什麼都想做得很好,目標設得比較大也比較寬泛。在後來的實踐中,我們發現要抓住當地真正需要的、能為當地帶來收益的項目”。

尹慶良擔任了蘇丹農業示範中心主任,帶領專家團隊開展大量鑑定試驗,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研究制定高效栽培技術規程,向種植農戶推廣。在非洲工作時間太長,“回中國反倒成出差了”。他說。

從蘇丹首都喀土穆到戈達裡夫州法烏鎮260多公里,約3個半小時車程。2013年12月24日,在時任蘇丹農業部部長易卜拉欣·穆罕默德的見證下,示範中心95畝棉田現場收穫,單產達到每畝399.1公斤。

此時,這裡種植的是來自山東棉花研究中心、通過蘇丹品種審定的“中國1號”“中國2號”。幾年過後,這兩個棉花品種的種植面積已佔蘇丹棉花種植總面積的95%。

如何讓蘇丹農民種出財富?良種良方配套才能成功推廣。尹慶良介紹,審定的同時進行了栽培技術的研究,總結出一套簡化栽培技術,稱為ETE種植技術,也就是“早播、密植、經濟施肥”。這都是針對當地傳統種植習慣中的問題來設計的。

如今,蘇丹農業示範中心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商業化運營期既要依靠我們自己維持示範中心的運轉,還要保持各項公益功能不變,目前運轉得非常好。”尹慶良說。

“把示範中心做成中蘇農業科技合作交流平臺、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展示平臺、農業技術諮詢服務平臺。”中心主任的工作現已交與一位年輕人,而作為農科專家的尹慶良仍舊沒有停下思考。

分享中國經驗

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是中非農業合作的一個縮影。60多年來,中非之間一直進行著農業合作和分享。

正如尹慶良對非洲的第一印象,包括蘇丹在內的大多數非洲國家土地資源豐富,很多國家雨熱同季、降雨充沛,農業發展卻長期低迷。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南南合作學院院長、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云及其團隊研究發現,在過去幾十年中大多數非洲國家都維持著2.5%以上的人口增長,雖然農業也可以達到3%以上的增長率,但其增長的很大部分都被人口增長所抵消。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所以農業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面積的擴大而不是生產率的提高。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中非農業合作列為中非合作的十大計劃之一。中國積極參與非洲國家農業開發區建設、合作建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加強南南合作、進行能力建設等。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有的援助計劃和合作活動都是針對能力建設的。”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唐盛堯表示。

國際食物政策所資深研究員陳志鋼表示,“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國經驗就是自己的主動性。現在要思考怎麼把這個經驗和啟示更好地發揮到非洲去?就是說發揮非洲人的主動性去解決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我們要幫他做這做那。”

“從坦桑尼亞開始,我們認識到中國的經驗是什麼,應該跟非洲分享什麼。”李小云說。2011年,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在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的兩個村,示範中國農民如何通過自力更生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改善村級農業生產條件等方面的基本做法。

李小云團隊提出了轉換既有資源稟賦的發展路徑,將中國人多地少條件下形成的勞動密集農業技術,在坦桑尼亞的條件下進行再開發,形成了勞動密集玉米增產技術體系。其要點是通過增加勞動力的投入提高土地單產,以克服資本不足的缺陷。

他們不僅在實地示範中國農業發展的技術經驗,也示範中國農業發展的制度性經驗,將制度和技術作為一個整體落地非洲田野。這帶動了當地的農業增產增收和減貧、村莊自主能力提升,對地方政府探索發展型政府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力。

中國、非洲與世界

“我們應該是相互的。非洲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非洲,就像談戀愛一樣,兩頭都熱才有機會。”北京德邦大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境外農業開發產業聯盟秘書長劉漢武說道。

尹慶良說,最讓他感到高興的是,看到蘇丹當地農民豐收的喜悅。他還記得拉哈德灌區第十村80歲高齡的農民哈梅德見到他們時又親又抱,高聲地說:“西尼(中國)是蘇丹人的兄弟,西尼是蘇丹人的朋友。”

在蘇丹農業示範中心科研推動基礎上,新紀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租用土地繁育良種、與當地農戶合作種植等方式,逐步擴大規模,已在拉哈德灌區形成集棉花良種繁育、種植、加工、貿易為一體的較為完備的產業鏈,合作農戶和企業的收益都在增加。

“我們不僅要幫助當地農民提高棉花的產量,也要提高其品質,滿足中國和世界市場對於高品質棉的需求。”尹慶良說,此外也在花生、芝麻、油葵等油料作物品種選育及新技術研發等方面繼續開展農業國際交流合作。

在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南南合作學院副院長、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徐秀麗看來,當談論中國能夠為非洲農業發展提供什麼的時候,似乎就是簡單的中國和非洲的關係。但我們又無法逃避一個不在場的東西,即全球的價值鏈。

“中國要為全球的糧食安全做貢獻,該怎麼辦——通過提高非洲的糧食安全來提高全球的糧食供給。”徐秀麗說。

事實上,非洲一些國家近年來的發展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過去他們總是認為我生產糧食、我賣給自己,我賣給你、你就是來剝削我的,但是這兩年非洲很多農業官員開始慢慢理解,非洲為什麼不能成為全球價值鏈的一個環節?其實可以通過國際貿易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南南合作學院、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唐麗霞說。

“如果能夠讓非洲優質的農產品走向國際,我想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劉漢武說。

從2007年開始,德邦大為公司在津巴布韋從事農業示範中心建設運營方面的工作。劉漢武在11年間走遍了30個非洲國家,總覺得“越走進非洲越有感情,越有感情越想去,就這樣交替循環”。他還想說,“非洲大有前途,有志向、有夢想的年輕人應該到非洲去。”

《中國科學報》 (2018-09-05 第5版 農業週刊,原題:科技灌溉非洲熱土)

“中国经验”在非洲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
“中国经验”在非洲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